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利用非遗+扶贫、非遗与旅游业之间互相结合、非遗手工艺资源与产品创造性发展、创建非遗文化与经济共享平台等方...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湖州荻港村落文化积淀深厚,从早期的渔猎文化发展到农耕文化及所带来的名人文化在村落中仍清晰可辨。该文选取荻港村这一案例村,通过探析其传统村落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的现状,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尝试从协调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恢复文化生态3个方面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思路,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西燕 《农村.农业.农民》2020,(5):49-50
作为人类文明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面临诸多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是侗族村民其特有的精神文化家园,也是侗族村主要的文化交流地,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但鼓楼文化受到现代化的冲击。通过对占里侗寨的调研发现鼓楼文化的传承在传承人、传承功能、创新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合理行业标准,完善政府扶持机制,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等促进乡村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玉堂酱园创始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玉堂酱菜制作技艺经过300余年的历史积淀、历届传承大师的潜心研究及发扬光大,传承至今,在中华民族传统酱菜行业独树一帜,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但是,在现有文献中,关于玉堂酱菜制作技艺的记录很少,加之工业文化的兴起,都阻碍了对玉堂酱菜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7.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13-14
旅游与文化一脉相承,特色是旅游的生命,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反过来,保护传统文化又可以丰富乡村旅游开发的途径。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要以乡村文化为基础,在合理的机制下将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即把传统文化推出去,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旅游开发,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手工艺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广东肇庆高要新桥洋篮历史悠久,曾畅销世界但目前面临失传。大力发展乡村手工艺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严重冲击,因而需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实现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日渐深入,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在社会各界均得到了大力重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玉树地区实际情况为例,研究玉树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情况。玉树虽然在传统村落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共享生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做好旅游业的适度开发以及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修改维护、强化古民居建筑空间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是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及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做好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通过民俗文化的活化与发展,串起现代人零碎的的乡愁记忆,促进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又能帮助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追...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农业大国及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我国较早地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认定及保护传承工作。农业文化遗产经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后如何进行合理保护,又如何进行传承发扬呢?本文以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江苏省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对此进行探索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永康土特产文化的特点和现状,提出土特产文化挖掘与传承的主线。针对土特产文化的保护性传承和开放性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土特产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福建拥有深厚的非物质文化底蕴,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新时代,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与转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本真性的前提下,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引进来"、"走出去"观念,加强城乡互联互动,并调动人民群众的智慧保障传承主体权益。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能带领乡村在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发展,脱离文化氛围则无法给乡村持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为例,为保护与传承小麦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和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目前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旅融合、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和传承人队伍建设等对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活力,为临安... 相似文献
18.
苏春维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34(4):71-75
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农耕文化遗产逐渐地消失,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作用保护传承农耕文化,以安顺市鲍家屯水利遗产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分析在水利在修建、保护传承过程中是什么样的驱动力推动集体采取行动,研究发现有效的组织制度管理、集体-个人利益联结、旅游开发可以有效驱动集体进行水利保护传承,因此提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集体保护传承意识,集体活态传承发展水利,建立完善相关集体保护传承机制等来推动集体积极保护传承水利遗产,将农耕文化遗产逐代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许应楠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1,(3):1-7
乡村振兴战略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够促使当地产业与乡村资源结合,形成特色产业,助力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更能够保护和传承我国中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文化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尤为迫切和重要。另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我国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大力支持,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出口将会引来一个快速发展期。文章以手工艺产业为例,将乡村文化产业与跨境电商结合起来,对我国乡村文化产业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从政府支持、农民认知、跨境电商能力、产品品质、文化海外输出、产业氛围六个方面,构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并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对乡村文化产业跨境电商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该文从政府支持、乡村文化传承人培养、文化走出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跨境电商发展对策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国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文化,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提炼出的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改造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接班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