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经营模式创新是否能够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进而推动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选择南疆A县两家参与产业减贫的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差异对减贫成效的影响。结论表明,由合作社技术创新、融资创新、产权利益联结机制、服务利益联结机制构成的组织创新经营模式的差异,是不同合作社对产业减贫效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基于结论,合作社应从技术创新和融资创新入手,完善产权利益联结机制和服务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水平,从而提升合作社带动产业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2.
合作社组织资源禀赋的阶段性水平直接关系到合作社能否规范发展和起到减贫成效的重要前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对南疆两家较为典型合作社进行案例实证分析发现,规模化收益、实现节本增效、增强组织影响力等组织资源禀赋因素影响合作社组织资源禀赋的状况,进而形成合作社资源禀赋的阶段性变化和由内部管理、人才资源禀赋构成的合作社组织规范性差异;合作社资源禀赋状况带来的组织规范性的差异,是不同合作社减贫效应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基于结论,提出丰富规模化收益、实现节本增效、增强组织影响力等合作社组织资源禀赋,提升合作社内部管理、人才资源禀赋水平等方面的组织规范性,进而促进合作社减贫成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陕西省2013—2018年的产业发展和扶贫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减贫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实证研究陕西省产业结构和减贫效应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减贫效应系统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系统,产业结构和减贫效应2个系统目前还处于颉颃阶段,整个区域耦合度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治理之间存在匹配程度低、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产业结构与减贫效应需要进一步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以减贫最大化为目标取向,根据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以期找到产业结构调整与贫困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组织作为培植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来抓,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作用与成效 (一)合作社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有效地整合了科技、品牌、环境、市场营销等资源,提高了合作社进入市场的能力,从而承担起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效益农业经营水平、配置农业资源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5.
西藏岗德林生态农业合作社积极利用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在经营上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花卉和蔬菜加工、多元经营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制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龙游县献军种粮专业合作社是以"合作社+农户"为运作模式的衢州市首家农民种粮专业合作社,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社作为产业减贫的重要主体,其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减贫效果的影响显著。基于南疆拜城县不同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减贫效果的调研和案例分析发现,利益分配方式、风险共担方式、利益联结方式的不同对农户减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发挥合作社带农促农作用,必须在利益分配方式、风险共担方式、利益联结方式层面优化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涵及控制食品安全的动力来源,以葡萄产业为例,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这两种典型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分析其内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合作社应保证生产的组织化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并及时将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户,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以保证农户的切身利益。为了提高合作社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应加强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督;农业企业基于管理集中的生产组织模式、技术精专的运作方式、同质的种植模式、信息充分沟通的产品市场分布,具备提供优质高端农产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产业选择对于产业减贫的效果以及合作社如何通过不同产业选择带动农户持续减贫,开展了对南疆S县K乡合作社产业减贫的典型调研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业产品属性特征、附加收益特征、技术难度和市场风险特征对农户减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结论,从合作社产业选择要注重产品属性、产品附加收益特征属性、技术难度和市场风险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国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演替过程,对农机经营组织模式进行科学界定,为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区域适应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从文献和实地调研2方面入手,剖析我国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现有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我国农机经营组织模式进行科学界定,通过综合评价对各种组织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排序。【结果】我国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与此相对应,可将我国的农机经营组织模式分为集体经营、个体经营、联合经营、合作社经营和企业经营5种模式。从组织化程度、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效益、服务水平等方面对5种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模式发展前景从低到高依次为集体经营、个体经营、联合经营、合作社经营和企业经营。【结论】各地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演替进程不同,不同时期适宜发展的农机经营组织模式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各地应因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农机经营组织模式,以促进区域农机化更好、更快地发展。合作社经营组织模式和企业经营组织模式是未来农机经营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组织模式在促进农户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利用甘肃、河南、湖北和云南4个大麦主产省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分析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对大麦种植户生产投入与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访农户中,选择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种植户占比为68.22%,高于选择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大麦种植户占比(31.78%)。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户主年龄、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大麦种植面积和获取信息渠道数量是大麦种植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生产投入效应方面,与传统产业组织模式相比,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显著降低了大麦种子、农药和机械等投入成本,进而降低了大麦总生产成本;在收入效应方面,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比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大麦单位面积净收入提高了31.83%,进而有效增加了大麦种植收入。因此,建议政府提升大麦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大麦现代产业组织发展,完善现代产业组织与大麦种植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促进大麦种植户增收、稳定大麦产量和推动大麦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业是发展现代养殖业必须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山西饲料产业的现状是产能不断提高,产量增幅有限,产业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集团化和产业化经营优势明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企业数量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产能相对过剩,设备利用率严重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政策扶持力度小。应加快企业整合融合,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强饲料原料的综合利用,延伸和扩展饲料行业的产业链,强化科技支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模式,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与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质就是拓展农业多功能,从多功能视角来研究农村产业融合的绩效与障碍因子,可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从过程与结果2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以湖北省4个典型案例村为代表,分别表征4种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模式Ⅰ,农户独立经营模式;模式Ⅱ,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模式;模式Ⅲ-A,“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经营模式;模式Ⅲ-B,“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其农村产业融合的多功能绩效与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存在差异,相较于模式Ⅱ,农户协作经营模式(含模式Ⅲ-A和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较高,其中模式Ⅲ-B的多功能绩效水平更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障碍因子不同。模式Ⅰ和模式Ⅱ目前主要以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加工业生产、生态系统服务方面;模式Ⅲ-A和模式Ⅲ-B目前主要以农业、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影响其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等非农生产活动方面。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的多功能绩效,应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多功能协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产业。  相似文献   

14.
从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创立机制入手,将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分为内生型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外生型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而对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进行总结。结合成都市郫县、温江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实地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合作社发展先进经验,提出了若干有关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新经营模式,为当前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选取及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烟农增收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形成主业经营与多元增收相互促进、互为保障、良性循环发展态势,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立足山地烟区,在烤烟产业发展及多元化经营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实现了创效增收的良好成效,为其他山地烟区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贫困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减贫增收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减贫中的作用及对贫困社员的增收作用机制,构建了能力视角下的贫困农户参与合作社减贫的内在机理与理论框架,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以信息获取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3个社员能力维度,检验其在合作社中贫困农户的参与行为和减贫增收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贫困社员收益的提高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资本参与和农业生产经营等业务参与行为,更取决于社员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2)在贫困社员三个维度的能力中,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对其收益提高的影响程度最大;3)为了促进社员稳定可持续减贫与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鼓励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社员的各维度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普惠金融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在测度精准扶贫时期粤东西北地区12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减贫增收,且对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的减贫增收效应要大于中高收入水平群体。但是对于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减贫增收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为此,提出改善普惠金融供给结构、优化供给方式,深化发展"普惠金融+产业项目"的产融结合扶贫模式和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烟农增收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形成主业经营与多元增收相互促进、互为保障、良性循环发展态势,舞阳烟农专业合作社立足山地烟区,在烤烟产业发展及多元化经营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实现了创效增收的良好成效,也为其他山地烟区的烟农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典型实例剖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组织模式的几种类型,认为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能有效降低生产经营的交易费用,且有利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契约关系稳定性实现的路径: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组织健康发展;执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与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深入,以往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落后的经营理念都已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形势,牙克石市积极组织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突出产业组织建设,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当前,全市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