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不同天数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对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按猪场原有生产节奏随机选择1~6胎正常大白母猪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分别按7 d批、21 d批、28 d批导入批次化配种模式。试验均采用相同的定时输精和同期分娩技术,共收集432头大白母猪的繁殖记录。结果表明,21d批次比7d批次窝产活仔数提高了1.13头,差异显著(P<0.05);28 d批次比7 d批次降低了木乃伊胎数0.60头,差异极显著(P<0.01);21 d批次比28 d批次死胎数高0.85头,差异极显著(P<0.01);窝总仔数与死胎数呈正相关(r=0.386,P<0.01);窝总仔数与木乃伊胎数呈正相关(r=0.196,P<0.01);木乃伊胎和死胎数呈正相关(r=0.122,P<0.05);初生窝重—活仔数回归方程y=2.221+1.251x。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激素在批次化生产中对杜洛克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一:选用800头体况相近,健康的240日龄杜洛克猪后备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0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每天16:00-17:00饲喂烯丙孕素5 mL,连喂18 d,停药42 h后按1000 IU/头剂量肌肉注射PMSG;72 h后按0.1 mg/头剂量肌肉注射GnRH;24 h后进行人工授精,间隔16 h再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二:将400头体况相近的第一胎产后断奶母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第1天16:00注射孕马血清素,72 h后注射GnRH,24 h后进行人工授精,间隔16 h后再次进行人工授精。比较不同组间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等。结果表明:试验一中,试验组的情期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健仔数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二中,试验组的发情比例、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娩率、健仔数、产仔数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批次化生产中合理使用性激素可显著提高杜洛克... 相似文献
3.
猪场经济效益与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建立高产母猪群,关键在于后备猪的选择、培育和管理。如果猪场能重视并选择高质量后备母猪,补充基本母猪群,就能长期保持持续高产的种猪群,那么猪场就能兴旺发达、财源广进。所以选择和培育好后备母猪,是办好猪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是预先挑选,留作种用的母猪,是养猪场的未来。在母猪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后备母猪发情是否正常是后备母猪生产能力的重要标记,后备母猪乏情是各养猪场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不具备生产能力的种猪无法给猪场带来效益,并造成猪场饲料、人工、畜舍等综合性的极大浪费。本人就后备母猪乏情的主要原因作系统介绍,并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经验,对乏情母猪的防治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5.
乏情后备母猪药物处理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82头长大、大长9~10个月龄一直未能发情的后备母猪进行了药物处理,以三合激素连续处理4天和以中药促情芨连喂3天后立即注射氯前列烯醇2次(上下午各1次),处理后5天内观察发情表现。结果,三合激素组母猪发情率为45.0%(18/40),配种后46天不返经为5.56%(1/18);促情散加氯前列烯醇组发情率为97.62%(41/42),配种后46天不返经为97.56%(40/41)。41头母猪平均产 相似文献
6.
7.
8.
正常情况下外种后备母猪在6~7月龄,体重在70~80 kg时就达到性成熟,建立正常的发情周期.在8~9月龄,体重达90~110 kg时,就可以开始配种.可是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后备母猪超过此年龄及体重仍不发情,这对规模化猪场扩大规模及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及体成熟之后,只有85%~90%的母猪能正常发情、配种,有10%~15%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与体成熟仍不发情,这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能使这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激素在工厂化养猪中对母猪乏情的催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障碍,是工厂化、规模化养猪场的常见病,也是造成优良种植淘汰的主要原因,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于1998年2月20~10月20日在南农动物科技学院指导下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由常州瘦肉型原种场5000头生产母猪以及后备猪中选出,超9月龄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断奶后超15天没有发情的初产母猪以及超过10天不发情的经产母猪,共430头。饲养条件优越,试验期间各种条件基本一致。1.2试验药物级促性素(HCG):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批号9706201。前列腺素:上海第九制药厂生产,批号9709… 相似文献
10.
据笔者观察,初产母猪断奶后20天以上不发情的母猪比例约占可繁母猪群的15%~20%,对猪场母猪年生产力的影响较大.为验证头胎母猪断奶后乏情是否与其卵巢内持久黄体存在有关,以及采取何种方法处理效果较佳,特采用以下目前常用的3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乏情致使饲养的后备母猪无法配种,增加了饲养成本,造成养猪场尤其是种猪场经济上的损失,需要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以及国外优良种猪的大量引进和杂交利用,猪病的流行和发生复杂化,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的质量难以保证,母猪性成熟延迟和乏情率日趋增高,尤其是青年母猪不发情,使青年母猪繁殖力下降,饲养成本增高,从而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因此,文中对后备母猪乏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究将批次化生产技术应用于猪场,并对猪场的应用情况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母猪群数量设计批次规模大小,人为地利用激素使特定数量的母猪群同时发情、排卵,让其实现同期输精及其分娩,统计该猪场在批次化技术前后发情率、受胎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死胎数、窝均断奶数、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及PSY。结果:母猪应用批次化技术对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窝均死胎数无明显影响,母猪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显著提高(P 0.05),窝均断奶数和PSY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后备母猪达到一定年龄和一定体重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或安静发情等都统称为后备母猪乏情。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外来品种及其杂交的后备母猪5-6月龄就进入初情期,如果超过了7月龄或体重达到120kg后,还没有出现过一次发情症状,就可视为乏情。 相似文献
16.
后备母猪乏情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备母猪8月龄.体重在110kg以上,仍未发情时,一般称之为后备母猪乏情。在养猪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疾病比较复杂或饲养管理不够规范的养猪场中时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养猪场母猪的利用效率,导致养猪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批次化生产中减少血促和生源等激素的使用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筛选出在批次化生产中激素使用的最佳方案,本试验以某规模猪场的192头经产母猪及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使用不同激素方案后,不同组别母猪的配种分娩率、产仔数、断奶数、断奶重以及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不注射激素组相比,注射激素组在产仔数上有明显优势,但相应地带来了哺乳期仔猪成活和增重方面的劣势,而注射生源组与不注射生源组在各生产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论为猪场在批次化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激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后备母猪8个月龄,体重在110kg以上,仍未发情时,一般称之为后备母猪乏情。在养猪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疾病比较复杂或饲养管理不够规范的养猪场常有发生。这直接对养猪场母猪的利用效率、养猪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后备母猪8月龄,体重在110kg以上,仍未发情时,一般称之为后备母猪乏情。在养猪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够规范的养猪场时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养猪场母猪的利用率,导致养猪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选择100头长×大乏情青年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头,应用外源性激素LRHA3对乏情母猪进行发情调节,比较乏情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断奶发情间隔、窝产仔数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LRHA3处理后,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分别为93.76%和95.56%,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13%(P<0.01)和9.85%(P<0.05);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的平均天数为7.56d,比对照组缩短了7.07d(P<0.01);母猪第一胎、第二胎窝均产活仔数比对照组分别多2.11头(P<0.05)、1.94头(P<0.05)。由此可见,LRHA3对乏情母猪发情调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