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独蒜兰种子无菌萌发过程观察和萌发培养基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独蒜兰种子无菌非共生萌发条件及萌发过程中原球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对独蒜兰种子萌发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独蒜兰种子的发育过程中,种胚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胚转绿后突破种皮,形成原球茎;另一种是胚还未转绿时就突破种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对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外植体,分别用1.0g/L代森锰锌、1.0g/L多菌灵、1.0g/L甲霜灵和1.0mg/L培福朗预处理外植体5min,再按常规灭菌后将外植体接种到改良RM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成活情况。[结果]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经1.0g/L代森锰锌和1.0mg/L培福朗预处理5min,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率控制在10.0%以内,显著优于无处理的对照组(CK);代森锰锌处理胚培养成活率较低,胚培养成活率仅为67.5%,培福朗处理胚培养成活率显著高于代森锰锌,胚培养成活率高达84.8%。[结论]培福朗是莲瓣兰胚培养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与奇花虎头兰杂交种子无菌萌发及成苗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对粉绿红唇大花蕙兰与奇花虎头兰杂交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并设计配制多种培养基进行原球茎继代增殖、丛芽分化、生根试验。通过对种子萌发、原球茎发育及成苗过程的观察,得出杂交子代的繁殖技术及成苗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虎雪兰与朱砂兰、蕙兰正反交育种及种子无菌萌发与增殖.[方法]以虎雪兰、朱砂兰、蕙兰‘绿春兰’为亲本,采用正反交杂交法进行育种试验得到果实,对成熟的种子进行无菌萌发试验,并对种子萌发获得的小苗进行增殖研究.[结果]朱砂兰为母本获得杂交种子无菌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 +0.5 mg/L BA +0.2 mg/L NAA +3%花宝1号+0.05%碳粉;最佳增殖及生长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 +0.5 mg/L NAA +0.5 mg/L KT +3%花宝4号+0.05%碳粉.蕙兰‘绿春兰’为母本获得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 1.0 mg/L 6-BA +0.5 mg/L NAA+ 3%花宝1号+0.05%碳粉;最佳增殖及生长培养基为1/2MS+ 1.5 mg/L 6-BA +0.5 mg/LNAA +0.5 mg/L KT+3%花宝4号+0.05%碳粉.[结论]该方法为虎雪兰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为材料,研究氯化汞浓度、灭菌时间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成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灭菌过程中氯化汞浓度越高、灭菌时间和超声波处理时间越长,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率越低,但是对胚造成的损伤程度高、胚成活率低。较适宜的灭菌方法是氯化汞浓度0.20%、灭菌时间10~15min、超声波处理时间4~6min,胚污染率控制在15.0%以内,胚成活率达到80.0%以上。  相似文献   

6.
3种兰科植物种胚的形态发育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濒危药用兰科植物,并对其进行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对兰科植物白及属黄花白及、石斛属流苏石斛、独蒜兰属独蒜兰种胚的形态发育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并比较了其异同点.结果表明:流苏石斛种子在培养基上萌发所需时间较长.黄花白及种胚先变绿后突破种皮,主要从种子的一侧突破种皮,少数种子从种皮的一端突破种皮;独蒜兰的种...  相似文献   

7.
由于胚发育不完全、没有胚乳,兰花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Link(1824)观察到自然条件下兰花种子萌发伴随着真菌感染的现象。Bernard(1899)首次分离出兰花的根菌,并用其感染兰花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创立了兰花种子共生萌发的方法。之后Bemard使卡德丽亚兰与蕾丽亚兰杂交种子在兰科植物Ophrys L.  相似文献   

8.
大花杓兰种子形态特征与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濒危兰科植物大花杓兰的种子无菌萌发技术体系,该实验通过含水量测定、TTC染色、石蜡切片、无菌萌发等方法,综合研究种子授粉后28d(28DAP)、56DAP和84DAP的未成熟种子和成熟种子(97DAP)的形态和生理活性特征。结果表明:28DAP的种子刚受精,含水量高达92.97%;其他时期的种子均处于球形胚时期,随种胚的发育,含水量从85.32%降至7.70%;28DAP的幼嫩种子在TTC中着色困难,但TTC可以作为球形胚时期成熟种子的生活力指示剂;在相同的无菌培养条件下,56DAP的种子萌发率为31.44%,其余时期的种子均未观察到种子萌发,28DAP的种子过于幼嫩而不能萌发,84DAP和97DAP的种子则是受次生抑制因子的影响。说明大花杓兰无菌萌发的适宜采种时机为种胚已发育至球形胚阶段、次生抑制因子起作用前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兰品种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果荚、台北小姐自交果荚作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活性炭浓度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二者种子萌发形成的根状茎在同一种培养基中的增殖与分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炭1.0g·L~(-1)的培养基较适宜台北小姐自交组合种子无菌萌发,而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组合种子无菌萌发较适宜的培养基则为不添加活性炭;在1/2MS+6-BA 0.5mg·L~(-1)+IBA 0.1mg·L~(-1)+活性炭1.0g·L~(-1)培养基中,台北小姐自交组合根状茎的增殖效果较好,而台北小姐与小叶虎头兰杂交组合根状茎分化较好。  相似文献   

10.
碧玉兰×虎头兰种间杂交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兰科兰属碧玉兰(Cymbidium lawianum)为母本,虎头兰(C.hookerianum)为父本进行杂交,分期采收种子进行培养,研究兰属附生兰杂交胚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杂交种子完全成熟约需1年时间,授粉90 d的幼胚即具有良好的萌发能力;添加活性炭可促进杂交胚萌发,提高成活率,早期胚培养以1/2 MS NAA 1 mg/L 6-BA 0.1 mg/L 活性炭2 g/L萌发最佳;芽、根分化培养则以1/2 MS NAA 0.5 mg/L 6-BA 2 mg/L 香蕉泥100 g/L效果最好;壮苗培养基中加入香蕉汁和2,4-D效果明显,以1/2 MS NAA 0.5 mg/L 6-BA0.5 mg/L 2,4-D 0.3 mg/L 香蕉泥100 g/L最理想;注意光、温、湿的配合,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陈娜  方炎明  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38-1040
[目的]对大苞鞘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MS+0.5~1.0 mg/L 6-BA+0.1 mg/L NAA为培养基,进行大苞鞘石斛种子的萌发试验,并通过光电镜观察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种子的萌发试验表明,大苞鞘石斛种子的萌发经历了由淡黄色转为淡绿色、胚开始膨大、胚胀破种皮、形成绿色圆球茎、产生第1叶原基、呈现明显的根端和形成小叶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光电镜观察发现,大苞鞘石斛的种子中间有一个小圆球形的胚;种皮有加厚的环纹。种胚发生过程有2种形式:①直接途径。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进一步分化成试管苗;②间接途径。种子萌发形成低比例的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原球茎或直接分化形成芽。成熟的原球茎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即膨大的生长点和伸长的胚根。[结论]试验对大苞鞘石斛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大苞鞘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需低温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激素控制机理,我们以室温贮藏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低温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对山桃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测定了内源ABA和IAA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研究发现:山桃种子去除种皮、子叶后的离体胚轴是不休眠的,在整个室温贮藏期间,种皮对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去除种皮即可使贮前山桃种子的萌发率由0提高到40%。如果不去除种皮而仅在胚根处划破种皮,可使萌发率提高到26%左右。所以,种皮的抑制作用肯定有一部分是抑制物质引起的。分析证明,种皮ABA含量在贮藏前高达690.07ng/g·FW。干藏16周后仅下降到616.47ng/g·FW。对萌发的抑制作用仍保持原有水平。低温层积6周,种皮ABA含量下降到374.08ng/g·FW,对萌发的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减小。到第10周下降为183.74ng/g·FW,种皮对萌发的抑制作用完全解除。去除种皮后,仍有60%的种子不能萌发,而离体胚轴是完全能够迅速萌发的。所以,贮前来自子叶的抑制作用是相当强的。胚的ABA含量在贮前为303.82ng/g·FW,由于子叶比种皮重得多,所以ABA的总含量相当可观。加之子叶与胚之间的直接解剖结构联系,子叶的抑制作用要大于种皮。无论在室温或低温条件下,种子ABA含量均有下降。低温层积6周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理化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方法]采用摇床振荡水培养、MS培养基培养、赤霉素(GA3)浸种后MS培养基培养几种方法,分别处理烟草种子和浸种回干烟草种子,研究水分、温度、光照及激素等因素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摇床振荡水培养能促进种子萌发,MS培养基培养比较利于烟草幼苗的生长;浓度0.1~0.9 mg/L的GA3浸种10 min能打破种子休眠,而附加浓度1~7 mg/L GA3培养基培养能促进烟草植株茎的生长,其中浓度为0.7 mg/L GA3浸种和培养基附加7 mg/L GA3培养的效果最好。经过浸种回干的种子在每个对比试验中均比未处理的种子提早萌发。[结论]浸种回干和适当浓度的激素处理能有效打破烟草种子的休眠,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索室外种植的抱茎独行菜(Lepidium perfoliatum L.)种子破除休眠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其种子粘液质特性和农业栽培、开发抱茎独行菜这种优质牧草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室内种植的抱茎独行菜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其种子,测定其种子的萌发率.[结果](1)4℃、CA<,3>、H<,2>O<,2>单独处理以及GA<,3>与H<,2>O<,2>组合处理均可打破抱茎独行菜种子的休眠;(2)GA<,3>与H<,2>O<,2>共同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以500 mg/LGA<,3>处理3 d后15;H<,2>O<,2>处理20 min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可高达94.44;.[结论]推测造成室内种植的抱茎独行菜种子休眠的可能原因是种胚的活力不够,从而使得其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有效挣脱种皮的机械束缚从而导致休眠.  相似文献   

16.
杉木优良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未经遗传改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普种、多系种子园(1代、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照。连续4a采集种子。测定种子品质,连续2a营建试验林,进行2(a)次4地点5重复的子代遗传测验,对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的遗传改良增益,反交效应以及遗传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系种子园种子品质现实增益为6.76%~20.44%,除涩籽率外,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生活力和种子活力均优于多系种子园:子代生长在6年生时的材积现实增益达46.14%,比多系种子园大10.63%~21.10%。种子品质和子代侧枝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子代生长、高径比和冠幅的正交与反交基本相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也占有较大比例。种子千粒质量、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表现出超显性效应。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休眠原因,对其种皮透性、抑制物质强度(以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为材料)和种子不同部位外植体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透性对种子吸水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影响;用生根前的紫斑牡丹种子胚乳、胚、种皮浸提液处理的豌豆均有部分生根率,且生根率依次增大,但上胚轴萌发率均为0;用生根及发芽后的紫斑牡丹种子种皮、胚乳处理豌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生根前的,且均有部分上胚轴萌发,但前两者生根率及上胚轴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完整种子、种皮置于一旁的去皮种子、去皮种子、胚(裸胚或去子叶胚)的紫斑牡丹生根率依次提高,发芽率均为0;紫斑牡丹胚及去子叶胚均需要经过低温处理后上胚轴才可以萌发。由此说明:①造成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因素是种皮的透性、种皮及胚乳中的抑制物质。②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原因在胚内部,而与种子在生根后及发芽过程中种皮及胚乳中抑制物质强度的变化无关,去除种皮、胚乳及子叶无法解除其休眠,上胚轴休眠需要经过低温过程方可解除。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稀土对红花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给稀土用于红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理生化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稀土溶液浸泡红花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种苗初期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50 mg/L和100 mg/L的稀土溶液是处理红花种子的适宜浓度,能够促进红花种子的萌发,稀土能够提高红花的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利于物质的转化,刺激胚芽与胚根的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低温和赤霉素对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赤霉素(GA3)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度、低温((3±1)℃)时间、赤霉素(GA3)浓度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种子生根,其中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过程中,主根长度与低温时间的交互效应对初萌期和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只有在主根生长超过40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种子发芽,在此基础上,低温14d结合100、200mg/L 或者500mg/L GA3处理为促进发芽的较好组合。当主根长度超过40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幼苗的生长,以低温14d结合500mg/L GA3处理为最佳组合。综合分析表明,紫斑牡丹优化的种子播种育苗程序为:用100mg/L GA3处理种子24h后室温沙藏,待主根生长超过40mm时播种,并置于低温(3±1)℃下处理14d,再用500mg/L 的GA3处理后,于温室中培养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