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子剑 《福建农业》2007,(4):12-13,29
泸香优5648是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A与南恢564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至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2006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阳市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过3年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适应性较广、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增产增收效果较明显,受到种植农户的好评,在我市做中稻种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Ⅱ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南平市区域性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浦城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经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6年全县示范推广种植1200 hm2。现  相似文献   

3.
连铭 《福建农业》2008,(8):13-13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2007年,我县引进在黄塘溪和洛阳江流域的紫山、黄塘、洛阳等镇晚稻区推广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力中上,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煮食口味较佳,抗逆性强等特点,很适合我县中等水田晚季栽培推广。现将该组合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Ⅱ优53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36选配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经3年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受到种植农户的一致好评,在我市做中稻种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现将Ⅱ优536的种植表现及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Ⅱ—32A与福恢936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至2004年参加福建省杂交中稻组区试,2004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一、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8.38公斤,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10.4  相似文献   

6.
Ⅱ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审定(闽审稻:2003H01),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6028)。该组合2004-2006年在上梅乡、吴屯乡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根系发达,株叶形态好,生长旺盛,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7.
Ⅱ优1273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福建省种植业管理局确定为超级稻的主推品种。2004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5—2006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晚稻种植,表现植株形态好。抗性强,丰产性好,增产、增收显著,每亩产量600-700公斤,高的超过750公斤。  相似文献   

8.
郭华 《福建农业》2006,(3):9-11
杂交稻“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中晚熟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我县开始引进试验,示范,2004-2005年作再生稻,早中稻,单季稻,烟后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漳州市引进该组合在各县(市、区)试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Ⅱ优356系宁德市农科所利用Ⅱ32A与本所自选恢复系宁恢356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宁恢356系本所利用将恢155为母本与明恢86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恢复系。Ⅱ优356于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7-2009年在福建省推广种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博Ⅱ优270是广西玉林市农科所于1993年用博ⅡA与恢复系玉270配制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新品种审定,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05年起,博Ⅱ优270先后在漳州市的漳浦、龙海等十个县试种,一般栽培水平下单产可达7500 kg.hm-2,表现出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特点,适合漳州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辐81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成穗率高,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2003  相似文献   

13.
Ⅱ优536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新选育的恢复系南恢536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武夷山市吴屯乡引进试种,2004年扩大试种,2005年进行高产示范,2006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4a来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建瓯市属于亚热带季风的气候,气温较高且湿润多雨,这种气候有利于杂交水稻的生长和成熟。中浙优8号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属于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交籼稻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浙审稻2006002,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3)第002号]。2013年引进建瓯市小松镇经三年种植,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抗病性强,米质优。适合在我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粤优938系江苏省农科院以粤泰A为母本,与R938杂交配组而成的中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3年引进.经过4年的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生育期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外观好。品质较优,获得农户认可肯定。  相似文献   

16.
红优2009是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早籼不育系红矮A与自育抗病恢复系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中籼迟熟新组合。2001年和2003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01141、国审稻2003047)。我市自2002年引进、试验、示范,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适宜在我市及全肯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泉薯11系泉州市农科所1996年以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优良新品种,2003年2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3年引进试种,经两年试种表现丰产、稳产、抗病好、食用品质较佳等优点,已在我镇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闽花6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杂交育成的花生新品种。2001、2002年经过品比试验.2003-2004年通过省区试,2005年进行扩大示范,并通过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6年春季我市引进示范种植,表现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现将该品种试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采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强优势的恢复系航1号,再与不育系Ⅱ32A配组成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2年温州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引入我市进行多点试种试验,参加了2002和2004年温州市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4年1月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3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示范,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