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地介绍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以作为施肥指导技术的一种参考,让水稻生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红梅 《北京农业》2014,(27):245-246
影响水稻最敏感的因素就是氮肥。现在应用中,氮肥投入的过多,但水稻产量却较低。这种现象是目前我国水稻产量较低的突出问题,而此次的技术管理就是以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为标本材料,利用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果实特性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合理的对水稻进行施肥,掌握氮肥对水稻的技术管理。加强氮肥管理水稻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实地养分施肥法与常规施肥法株高、穗长、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理论产量间有显著差异,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空育131常规施肥方法(施肥量为140.0kg/hm2)产量为8305.0kg/hm2,实地养分施肥方法B(施肥量为120kg/hm2)产量为8541.9kg/hm2,比常规施肥方法增产2.9%。实地养分施肥法施肥量比常规施肥方法少氮肥20kg/hm2(尿素价格:2200.00元/t,含氮量46%),减少投入93.06元/hm2;且增产按230kg/hm2(稻谷价格1.96元/kg)计算,增加收入450.8元/hm2,一减一增二项合计,则增收543.86元/hm2。黑龙江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08.9×104hm2,2008年种植面积为236.8×104hm2,如果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按200×104hm2,黑龙江省每年可增加收入10.88亿元。  相似文献   

4.
以汕优63和淮稻9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氮肥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法(FFP)相比,实地氮肥管理模式(SSNM)增产6.32%(汕优63)和3.3%(淮稻9号),SS-NM的氮肥产谷效益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35.68%(汕优63)、40.48%(淮稻9号)和172.61%(汕优63)、154.50%(淮稻9号),SSNM的氮素转运率显著高于FFP。说明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实地氮肥管理可减少氮肥施用量,并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6.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节氮效果及其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03~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进行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采用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3.7%和34.7%;氮肥生产力1 kg氮分别为2.8 kg稻谷和6.7 kg稻谷;氮素转化力1 kg氮分别为8.4 kg稻谷和18.6 kg稻谷。获得相同水稻产量,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施氮量可比农民习惯施肥法降低38.7%和41.3%;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技术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13.3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氮素转化力分别提高60.7%和46.8%;氮肥生产力提高117.9%和88.1%。  相似文献   

7.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7,自引:12,他引:117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 63为材料 ,对不同氮肥管理的农艺和经济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未施氮肥 (空白区 )的产量为 6.8~ 7.4t·ha- 1,表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惯施肥法 (氮肥 2 40kg·ha- 1)相比 ,改良的农民施肥法 (农民习惯施氮量的 70 % )、实时氮肥管理 (依据叶绿素仪测定值进行的施肥方法 )和实地氮肥管理(施氮时期、施氮量和叶绿素仪测定值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分别增产 9.2 %~ 10 .3 %、3 .3 %~ 7.0 %和 8.9%~ 9.3 % ,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0 .5%~ 13 5.6%、2 0 4.3 %~ 2 97.0 %和 2 0 0 .9%~ 2 76.4%。以上结果表明 ,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 ,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另外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还可以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 ,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8.
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及对水稻生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常规品种辽星1和杂交粳稻辽优5218进行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实地氮肥管理方式(SSNM),辽星1和辽优5218的农学氮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都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两个品种的AE分别达到了30.7kg/kgN和26.0kg/kgN,并超过了热带稻区的AE(15~25kg!kgN)。这两个品种的PFP分别为72.6kg/kgN和73.8kg/kgN,已接近日本的PFP水平(73kg/kgN)。SSNM明显降低了氮肥用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同时产量并未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减少了投入,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9.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两系和三系杂交水稻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对其吸氮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水稻叶片叶色存在基因型差异,汕优63顶叶的SPAD值比两优培九平均低1.7~2.0个数值单位。在实时氮肥管理模式下,施氮量与SPAD预设阈值呈指数相关关系。对于汕优63而言,Nrate=0.9956 e0.132 SPAD (r2=0.8338**),对于两优培九则为Nrate=0.1565 e0.173 SPAD(r2=0.9508**)。在SPAD预设阈值介于36~40的范围内,若要保持两个品种同一时期顶叶的SPAD值相同,汕优63比两优培九需要多施用氮肥37.3 kg N•ha-1。【结论】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当氮肥平均用量接近160 kg N•ha-1时,两优培九的吸氮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汕优63相当;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高于汕优63;其氮素收获指数低于汕优63。此外,两优培九比汕优63表现出较高的耐肥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地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表明,实地氮肥管理(SSNM)与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脂肪含量有所增加,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有所降低。SSNM不但可以降低氮肥用量,保证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而且能够改善稻米品质,在广大寒地稻区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化肥浪费多、农药用量高、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合作研制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水稻施肥新技术。2003年以来在广州、新兴、高要、曲江、  相似文献   

12.
13.
水稻高产优质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理施用氮肥是水稻高产施肥的中心环节。为了在引黄水稻区找出一套适宜的施氮技术,自1984年以来,我们以试验示范水稻氮调技术为主要内容,对引黄灌区生产中常用的施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氮肥最佳施用量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早造水稻最佳施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当造尿素的适宜施用量为262.5-337.5kg/hm^2,最佳施用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喜肥作物,在生长发育中对氮 反应最敏感、氮肥的施用要因土话敢候条件、品种、栽培方法以及产量指标要求的不同,采取适宜的肥方法,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确保水稻安全成熟,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稻氮肥深施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广大农民在作物施肥上,存在着重氮肥,轻磷、钾肥;施用不当,造成作物产量减产和氮肥损失;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合理施用氮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保证收获物的最优品质,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997年进行了水稻氮肥(尿素)深施比较试验.结果,水稻氮肥(尿素)深施10~15 cm较适宜,平均比表施667m2增稻谷为23.3~39.3 kg,增产率为4.2%~7.1%;氮肥(尿素)利用率为53.4%~58%,比表施利用率提高42.8%~55.1%;比表施增加收入27.18~50.19元,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水稻免耕栽培氮肥用量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0.
水稻优质高产氮肥精确施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有机肥投入逐年减少,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氮化肥,致使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尤其在集约高产地区和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明显.为探索有效解决办法,找出符合我市主要土壤类型和耕作制度的水稻氮肥精确施用技术的三大技术参数(水稻单位产量的吸氮量;土壤当季供氮量;氮肥利用率),并为全面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在溧阳市上黄镇特开展该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