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环境特点及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属狭谷河道型水库,干流总长667km;平均宽度1.1km,渔业水域面积约124万亩,坝前175m时平衡水深70m,最大水深170m;库水冬蓄夏排(水位变幅30m),年交换11.5次;成库后库区绝大部分水域水温变化不大,流速降低20%-70%,浮游生物量相应增加,消落区光热水充滞,从总体上看,成库后渔业环境主要因子的变化有利于水产养殖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蓄水后,将为重庆市增加渔业水域面积600平方公里(90万亩)以上,相当于目前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547.53平方公里的1倍多,库区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和饵料生物资源,良好的水质为发展渔业提供良好的条件,抓住机遇,按照优化结构、高质高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根据水库的水文水质特点、发展名贵优质鱼类的集约化网箱养殖。采取人工放流和资源保持等增殖措施,提高水库鱼类资源数量和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水库捕捞渔业。21世纪初的开发规模,建议发展1000亩网箱,年产优质鱼类10万吨,立足本市市场,努力拓展周边市场、瞄准 国内、国际市场、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开发三峡水库渔业,实现渔业腾飞、带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环库区经济带建设和重庆渔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湖南全省水域面积达2000余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7%左右。其巾已利用的江湖捕捞水面1430余万亩,可养殖水面530余万亩。我省地处亚热带,气侯温湿,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河湖无(或少)冰冻期,天然饵料资源很丰富,为青、草、鲤、鲢、鳙、鳊等鱼类提供了肥育和产卵繁殖场所。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发展投饵网箱养殖存在法律层面、政府和社会公众观念、环境问题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按有关规划的规模发展投饵网箱养殖的可行性并不充分;库区发展不投饵网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但也受到设施、饵料资源供应等因素制约,大规模生产商品鱼的可行性还不确定,不投饵网箱养殖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为大水面放养培育大规格鱼种;从政策、自然资源条件、对库区渔业发展的贡献、技术支撑等方面分析,实施大规模的鱼类增殖放流是目前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渔业发展中最为可行,也是最需要尽早实施的方案。但是,该方案的实施需要解决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6.
即将建成的龙羊峡水库是目前我国西北高原一座最大的水库,为了对该水库建成后进行合理的渔业规划并为今后研究水库建成前后各种因子的转化规律提供依据,我们于1981年夏秋对蓄水前库区的水生生物学,水化学和鱼类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48.78%和31.70%,其它门类共只占19.52%。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实球藻(Pandorina mor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和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01种),冬季最少(68种)。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干流明显比支流小。在干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7.75×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88 mg/L),夏季最小(平均密度为6.97×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在支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69.30×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6.75 mg/L),冬季最小(平均密度为48.88×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33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干流中平均值为1.84,四季中秋季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春季;在支流中平均值为1.95,四季中夏季最高,其次为冬季、秋季、春季。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蓄水后,为发展渔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水产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寻求可借鉴的经验,提出发展三峡水库渔业的思考和建议。开拓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建立三峡水库渔业经营管理机构;有计划地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增加三峡水库渔业的资金投入;三峡水库渔业的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三峡水库渔业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阐述水位升降时三峡水库支流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的变化,分别于2013年6月和10月对小江泄、蓄水过程的浮游植物野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调查期,在小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0属、136种(变种)和7门、70属、136种(变种),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共计占总种类数的87.49%和80.87%,但2个时期种类组成略有差异;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8.1×104~127.2×104个/L和24.4×104~99.9×104个/L,泄水过程略高于蓄水过程,且随着蓄水过程的推进持续减少,随着泄水过程的推进显著增加;浮游植物数量组成分别以硅藻和蓝藻占优势,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比例均在50%以上;蓄水过程Shann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80~3.68和0.09~0.61,与泄水过程相比,此2项指数明显较高且变化幅度大;泄水过程和蓄水过程的浮游植物群落分别聚在一组内,但各组内变化情况不同;在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中,水温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均有很重要的影响,而水文特征变化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作用十分有限。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中小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差异,水温、营养盐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泄水后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会显著增加,且随着水位的进一步降低会持续增加,水华暴发潜在风险增大,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作者阐述我国拟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况,对渔业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出探讨对策措施等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三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及安置工作也进展顺利。但随着移民搬迁工作的深入开展,移民搬迁后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如何让移民搬得稳、能致富,保持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分析了移民安置中的主要问题、发展库区渔业促进移民安置的必要性及库区渔业现状和利弊,并在此基础上对合理发展三峡库区渔业,促进移民安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形成后,大面积水域及消落区蕴藏着渔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库区水域类型的多样性为不同渔业方式的实施提供了较大选择空间。另一方面,水库的运行特点和库区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也对渔业利用构成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一、嫩江的历史与现状 嫩江流域辐员辽阔,仅我市就辖长610公里。过去的嫩江,曾有过“撒网归来鱼满仓”的迷人景象。我市所辖一个被俗称为“二十八车”的网滩,正是因为当年一网捕了二十八车鱼而得以冠名。可见,那时嫩江流域的渔业资源何等丰富,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江、河、湖泊、水库面积约3亿亩。30年来,我们对这些天然水域的开发利用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开发利用中,严重违背客观规律,致使鱼类资源和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17.
18.
国务院颁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五章的内容是“水域环境的维护”。为什么要维护水域环境,水域环境的变化对渔业有哪些影响,如何保护渔业环境?现结合我国内陆水域的某些情况,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大中型湖泊鱼类资源繁殖保护的生物学及其渔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资源是国家的一项宝贵财富。大中型湖泊为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阵地,是利用水域天然饵料资源解决人类动物蛋白需要的有效来源之一。贯彻实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是目前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途径。这里试从太湖与其他大中型湖泊实施繁殖保护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来分析和讨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生物学的关系及对渔业生产的意义。一、繁殖保护对象的选择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鱼类资源丰富,约有300种鱼类分布在全国五大湖区的各种淡水湖、咸水湖与盐湖的不同生态环境中。多数淡水湖泊一般以鲤科鱼类最多,约占组成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作者调查了重庆市水库及江河渔业资源情况,全面概述了重庆市水库渔业及江河渔业的发展经验及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本文的发表对大中型水域渔业的综合开发研究是有所启示和俾益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