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6,(12):30-30
农业信息传播是指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成果、经营动态、市场行情等通过信息服务媒体传播给农民的一种方式。农业信息传播作为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台湾省的农业信息传播工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迄今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多媒体的服务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促进台湾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广东省农业生产面临着挑战出发,分析了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机遇,论述了信息服务在我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省级建立"农业技术信息交易中心",在推广、科研部门协同下,开展各种服务,如查新检索服务,农业技术成果中介服务,实物情报服务,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声像资料服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咨询服务,从而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加速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提出利用农业科技文献资源优势,收集、筛选、编制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技信息,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利用刊物、网络、广告等信息载体向用户传递科技 信息,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使科技信息快速应用于生产等,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装备等新兴技术与农业快速融合,推动农业向智慧化发展。在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智慧农业信息服务成为高效、精准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渠道不畅通、农业信息化水平区域差异性大、信息服务供需不平衡、信息化服务人才匮乏等问题,总结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以及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与做法,结合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出我国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应注重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农业信息服务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建设、借助新兴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型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农户及涉农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息素养和建设社会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基本业务,其部门主要负责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洪涝灾害报道和预测等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产量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作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增大。因此,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是必须要对天气气候信息的现状以及动态进行及时、准确地掌握。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农业气象服务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西青区辛口镇积极开展农业信息为农服务,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了辛口镇农业主页,将农业资源、社会化服务组织、特产品、销售等信息做了广泛地宣传,并及时、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上载、更新、搜集和下载,带动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十五”期间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学报》2006,21(1):F0002-F0002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是农业厅直属事业单位,是农业厅系统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中枢和信息集散中心,承载着为农业电子政务、农业电子商务、农村信息服务提供网络技术和信息服务支持的职责。本着“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引导农业走向市场,推进三农全面发展,助力农村实现小康”的工作宗旨,为全区农业宏观决策层、决策执行层及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信息员培训和信息服务,推进信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展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57-158,171
经济和信息都落后的山区如何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该文通过对皖南山区祁门县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实例加以分析,指出要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载体,拓宽服务渠道,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多元化、多方位地开展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武强县积极拓展技术服务形式,全面促进粮食增产。 1、以农业信息网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信息入户。结合电视、广播等,通过网上农技110、农业手机短信、网上视频医院、农业专家电话等,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让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及时、快捷、简便地获得农业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1):8-9,12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是农业生产领域为科研、生产、经营等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决策咨询、资源配置、信息交流等服务,在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和农民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促进农业技术转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组织、机构或经济实体。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是影响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业远程信息服务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内容,在新时期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有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农业远程信息服务主要是以网络远程服务为基础,基于信息共享功能基础之上,构建农业机械品种厂家分类与维修保养服务等数据库为一体的农业机械化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运转效率,完善了农业机械行业网络信息资源,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嵩县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适应了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以县农业信息网站为主体,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成重点乡级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以及信息服务超市,发展农村信息员,完善体系、运作规范,达到了县级农业信息工作的先进水平。嵩县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取得效益显著,在指导农业、服务基层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嵩县农业信息网站实现了农业信息工作上网的飞跃,填补了山区县信息工作上网的空白。嵩县农业信息网络的建成完善,有效地解决了农业信息工作条件落后、流通不畅、效益不佳等在农村传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服务政府宏观指导农业生产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信息产业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十年来我国初步筑起了国家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基本框架,信息服务业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服务条件。在国内外大环境影响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也有了相应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要求。文中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应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奉贤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围绕服务“三农”的宗旨,强化利用促建的推进机制,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站和农村信息员等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使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以及经济、政治形势等知识和信息进村入户,逐步构建农民的“网上社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区、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培训农村专业信息员180名,60%的规模种养大户能利用互联网收集和发布信息,80%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网站。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奉贤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效及其发展对策作一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受到了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卖难”、“增产不增收”等问题不断出现。加强农业信息的服务和引导。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各级农业部门,应当根据本省当前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现状和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加强以农业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信息服务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少地方存在着“信息孤岛”和“技术棚架”现象。开封县农业局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实现了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对农业推广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农业信息服务与农业推广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图书馆在农业推广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和功能,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农业信息网是由连云港市农业局主办,连云港市农业信息中心承办的政府网站,是为农业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于2000年10月18日正式开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连云港农业信息网在全市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开发、探索信息服务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为农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连云港农业信息网”培育成为连云港市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龙头,使之成为全市农业系统具有较强凝聚力和信息集散力的信息网络平台,是连云港市农业信息中心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 “连云港农业信息网”目前设立了本…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需求,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和多元服务主体各显其能,来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公共信息服务环境,以此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效果,提高农业信息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