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省20多个油菜试验、示范点十多年时间积累的1100多套系统资料的分析整理,研究了油菜群体状态下产量与结角层四维时空结构的关系。明确了结角层厚度与结角层密度是油菜重要的群体质量形态指标,也是综合性经济指标。结角层厚度主要受第一有效分枝着生位置和主轴、一次分枝的长度两个因素影响,结角层密度主要受群体中主轴及一、二次分枝的数量和分枝上角果着生密度三个因素影响。提出了高产群体质量结角层厚度与结角层密度的量化指标,提出了油菜优化群体质量超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冬前的太阳能,适当增加物质投入;关键措施:适期早播早栽,适当降低密度,适量增加肥料。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油菜结角高度与荚层厚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果是油菜重要的光合作用和种子存储器官,对油菜产量具有重要贡献。本研究以412份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对其基因型分析,并对油菜结角高度和角果层厚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6个显著关联的SNP,其中重庆环境下分别检测到2个和4个SNP与结角高度和结角层厚度显著关联,单个SNP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61%~5.69%和5.94%~6.31%。云南环境下分别检测到5个和1个显著关联的SNP,单个标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2.66%~13.97%和22.43%。对2个环境的结角高度差和结角层厚度差共检测到3个和1个与性状显著相关的SNP,它们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7.33%~20.32%和29.05%。其中,环境间结角厚度差的关联SNP与重庆环境结角层厚度的1个显著关联SNP位于同一LD区间。各显著关联标记LD区段的多个基因调节植物细胞组织发生、花分生组织发育、角果数目和多器官发育,如NSN1、TPST和SAC1等,它们可能通过上述功能影响油菜花序或角果的生长发育,导致结角高度或结角层厚度差异。本研究发掘的这些位点和候选基因可作为影响油菜结角高度和角果层厚度的重要候选区域和基因,为揭示油菜结角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8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广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全省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构建动植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对外合作不断加强、外向型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民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运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对杂交粳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杂交粳稻高产(≥9.75t/hm^2)栽培的适宜施肥量和栽插密度分别为纯N225~262.5kg/hm^2、栽插密度33.3~37.5万穴/hm^2。  相似文献   

5.
种植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关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小勇  周敏  王涛  张兰  周广生  蒯婕 《作物学报》2018,44(2):278-287
油菜机械化生产中, 茎秆倒伏和角果开裂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探究密度对油菜机械化关键性状的影响, 以中双11、华油杂9号为材料, 设置4个密度(15万株 hm-2、30万株 hm-2、45万株 hm-2和60万株 hm-2), 测定产量构成、倒伏指数及抗裂角指数相关指标。结果表明, (1)不同密度下, 群体有效角果数, 每角粒数差异显著, 2个品种产量均在45万株 hm-2时最大; (2)随密度增加, 油菜根颈粗变细, 茎秆倒伏指数增加, 增加了倒伏风险; 在低密度(15万株 hm-2和30万株 hm-2)下, 茎秆临近冠层部位最易倒伏, 在高密度(45万株 hm-2和60万株 hm-2)下, 茎秆中部及中部偏上部位倒伏指数较大, 即与低密度相比, 高密度油菜茎秆倒伏发生部位降低; (3)分枝抗裂角指数均小于主茎抗裂角指数, 且随分枝高度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品种油菜主茎抗裂角指数对密度响应存在差异: 中双11随密度增加逐渐降低, 在15万株hm-2下最大, 华油杂9号则随密度增大呈先增后降趋势, 在30万株 hm-2下最大。角果发育初期至成熟期含水量下降速率与抗裂角指数极显著负相关, 且相关系数最大, 表明该指标是密度影响抗裂角指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杂交稻汕优559不同密度试验,探讨了地膜旱管稻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密度与分蘖成穗率、粒顺比、干物质生产量等群体质量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型的曲线变化关系,过大或过小都会因成穗数、穗粒数的变化而影响产量。汕优559适宜密度为18.0 ̄19.5万穴/hm^2,其分蘖成穗率高、粒叶比大、中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强,易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鸡白痢沙门氏菌与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差别,筛选鸡白痢沙门氏菌特有的序列,利用SSH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实验方)与鸡伤寒沙门氏菌Sg9(驱动方)基因组进行了比较。选择四碱基内切酶Rsa I将C79-13与Sg9基因组DNA酶切,酶切的C79-13基因组DNA分成两份,分别与接头1和接头2R连接,然后进行两轮杂交和两轮PCR ,得到消减混合物, 将其与PCR?2.1克隆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建立消减文库。结果共获得400个阳性克隆;筛选24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了10 000株/667m2(ck)、15 000株/667m2、20 000株/667m2、25 000株/667m2、30000株/667m25个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和管理水平下,20000株/667m2左右可作为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群体质量指标中个体指标与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群体指标则相反.控制LAI 7~8以内,有利于金优527高产抗倒.(2)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产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肥密交互作用显著.在中等肥力土壤上,金优527适宜的施纯氮量为135kg/hm^2,栽插密度18.75万穴/hm^2;控制高峰苗在400万/hm^2左右,提高成穗率在70%左右,金优527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得到较好的协调,群体质量得到提高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玉英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22-325
阐述与探讨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在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有创新供给不足。农户文化素质低,经营规模小,对现代农业认识不足且科技与农户、企业间缺乏推广、中介机制。针对存在的不足,需通过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措施定位,加快现代科技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若干矛盾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始终需要坚定不移统筹处理好六大关系、实现六大统一的战略与原则,探讨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完善农民组织、加强政府支持和保护的力度、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国家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力度、加速集约化经营进程、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先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及其技术群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生态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分析了此三类支撑技术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比较,指出生态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了生态技术群中应该重点发展的主要技术:立体农业技术、综合养殖生态技术、特色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农业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比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同特征,提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农业技术,继承其优良传统,改造其落后和不完善的地方,最终将传统农业技术提升为现代农业技术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内涵和主要特点,指出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现代农业发展和服务"三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提升采后科技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采后科技创新与发展对策,主要包括: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产品采后科技创新步伐;选准方向,加强共性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强农产品保鲜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现代农业既不同于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又不同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知识型产业。根据地域不同,中国的现代农业可分为农区农业、城郊农业和都市农业等类型。中国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业经营形式的产业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等。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概况及其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并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指出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的。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提出了要在价值取向、产业结构、经营方式及劳动者技能四方面做出转变并分析了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最后,还预见了现代农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未来的5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为八亿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从中国农业生产的现状、科技服务“缺位和滞后”和力量不足等问题入手,提出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运行和转化机制、开展科农携手共建利益共同体、发挥示范榜样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等对策,促进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第一线和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服务,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特征与模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简要回顾了国际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和主要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衡量指标与基本发展模式等。归纳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重点对市场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投入、工业化装备、社会化服务、福利化支持、政策化保护、知识化农民、技术化支撑、科学化引领、公益化设施、免费化教育、标准化准入等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