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斯特氏菌引起家畜、家禽的一种散发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致死率很高,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01年11月诊治了一起禽李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本县南阳镇豪东村一村民将法国白番鸭153羽与19羽土鸡一起混养,养至52日龄时,鸡先出现腹泻死亡,继而波及鸭群,发病急,死亡快,使用青、链霉素,磺胺类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至出诊时已死亡番鸭90羽,鸡15羽。2临床症状发病鸡病初精神萎靡,羽毛粗乱,蹲伏,腹泻,粪便呈白绿色。头肿大,鸡冠肉髯发绀,呼吸困难,鼻炎、流…  相似文献   

2.
1999午8月,本市某鸡场发生一起以脚跛行为特征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由鸡沙门氏菌引起。1发病情况市某鸡场共饲养不同日龄的种鸡,一批30周龄,另一批35周龄陆续出现脚瘫痪,不能行走,但食欲、产蛋均正常。两批种鸡在此日龄产蛋后孵化的雏鸡均在20日龄开始发病,主要表现脚跛行,关节肿胀。发病率在5%~10%,不出现死亡,但发病后长势缓慢,因行动不便影响采食,结果均淘汰。2剖检变化共剖检6羽病鸡。病鸡胫关节肿胀,相连接的肌健发炎肿胀,关节腔内有少量透明的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腱鞘显著水肿。心肌有绿…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3月 ,我们接到一例以关节炎为特征的病例 ,经诊断确定为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我市郊区一养鸡场 ,饲养 AA肉鸡30 0 0余只 ,42日龄时出现跛行的病鸡 ,其中约有40 0余只发病 ,精神萎靡 ,食欲减退。 2天之内死亡80余只。2 临床症状 病鸡跛行 ,多为一侧性 ,趾、跗关节肿胀 ,局部发热 ,按压肿胀部有积液、波动感 ,并有疼痛 ,病鸡蹲伏饮食困难。多数病鸡出现拉黄白稀粪。3 剖检病变 病鸡跗、趾关节及邻近的腱鞘肿胀 ,关节腔内有多量脓性分泌物 ,皮下、心外膜有出血点 ,肝脏肿大、质硬。4 实验室检验  ( 1…  相似文献   

4.
常德市一鸡场于1995年3月5日饲养一批艾维茵肉仔鸡997羽,采用网上平养,使用自配鸡料,前期生长良好,当在20日龄使用第二批鸡料7天后开始发病,约40%以上的鸡表现两腿软弱,站立不稳呈蹲伏姿态,其中4羽跛行,鸡采食饮水困难,随后跛行陆续出现,发病鸡不断增加。4月4日晚由于突然停电温度降低,仔鸡打堆死亡78羽,场兽医以为是霍乱,曾用霍乱灵、增效磺胺、土霉素等治疗均不见效,症状愈来愈重,随后三天又死亡27羽。截止4月1日发病鸡达90%,死亡105羽。  相似文献   

5.
某鸡场饲养一批伊莎父母代种鸡,于12日龄时出现以内脏沉积尿酸盐为特征的疾病,经省农科院诊断为痛风。现将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发病经过 该批种鸡5500羽,上笼后饲养管理正常,仅见鸡群消瘦、厌食,采食量仅为伊莎标准的70%。12日龄时开始发现少数鸡精神不振,蹲伏、下痢,泄殖腔粘附有腥臭石灰样稀粪,个别病鸡跗关节肿大,跛行。15~17日龄时发生大量死亡,日最高死亡125羽,至4周龄末累计死淘277羽,死淘率为4.5%。  相似文献   

6.
刘拴江  李巧芬 《中国家禽》1999,21(10):18-19
1998年8月,某种鸡场产蛋高峰期蛋种鸡发生了以呼吸困难,咳出含有血液的分泌物,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坏死和脱落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并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制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共3栋、16000余只鸡群186日龄时发病,发病前产蛋率为89%。8月13日,个别鸡一侧或双侧眼睑肿胀,流清亮带泡沫样泪,眼结膜发红,重者结膜囊内积有干酪样物,并有鸡只死亡。第2天出现典型的呈蹲伏犬坐状病鸡,伸颈向前张口吸气,低头缩颈…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14日,某鸡场引进的2100只2月龄的鸡群突然发病。病鸡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翅,食欲减退或废绝,离群蹲伏,不愿走动,羽毛松乱;胸、腹、大腿内侧局部羽毛脱落,掉毛部位皮肤发炎、肿胀;皮下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触之有波动感,皮肤破溃后有血样渗出物,呈暗紫色或紫黑色;部分病鸡在翅膀内侧、翅尖、尾部、头脸、背和腿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炎症及坏死症状,局部干燥结痂;跗关节和趾关节炎性肿胀,局部呈暗紫色或紫黑色,有的破溃结痂,个别有趾瘤,脚底肿胀,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多在病后3~5天死亡。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户饲养的6000羽10日龄肉仔鸡来我处就诊,3d前个别鸡出现行走不稳、蹲伏,食欲不振等现象;以后每天逐渐增多,发病鸡运动失调,腿软,站立不稳,步态跛瘸,呈“内八字”或“外八字”半蹲伏姿态,经初步诊断怀疑疑钙、锰缺乏症。用乳酸钙、鱼肝油和高锰酸钾对症治疗3d后,  相似文献   

9.
<正>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以组织器宫发生化脓性炎症或全身败血症为特征的,鸡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现在的养鸡生产中较为多见,一旦发生,会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借鉴。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北镇市某鸡场饲养蛋鸡4000羽,在41日龄时该鸡群发病,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动,常缩颈蹲伏或呆立一处,食欲减少或废绝,有的鸡下痢排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我县某鸭场发生一种以咳嗽、腹泻、心包炎、肝周炎及内脏浆膜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2%,死亡率7.6%,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1800羽43日龄的杂交肉鸭,鸭舍建于永定河岸,因5月7日永定河暴发洪水,运动场被水淹4h。第2天鸭群开始发病,患病鸭约260羽,死亡22羽;第3天死亡32羽,用5%诺氟沙星饮水;第4天发病鸭增至550羽,死亡46羽。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咳嗽…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25日,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800羽50日龄雏鸡发生鸡痘后,每天死亡5~7羽,死亡率达9%。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实验室诊断,雏鸡之死为鸡葡萄球菌所致。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10月初,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20日龄雏鸡发生皮肤型鸡痘。畜主用小刀剥下痂皮并涂布碘甘油。由于14号台风来临,鸡群从原鸡舍迁至临时场所饲养,饲养密度较大(35羽/m2),10月25日,鸡群开始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从发病后第2天起,病鸡明显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缩颈,两翅下垂,行动迟…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威县常屯乡某养鸡户,饲养罗曼粉蛋鸡2200羽,育雏和育成期生长良好,进入产蛋期鸡成活率为98.4%。122日龄开产,165日龄产蛋率上升到92%,此时有个别鸡突然发病死亡,并逐日增多,到175日龄时死亡19只,经综合检查诊断为葡萄球菌病。1临床症状病鸡羽毛蓬乱,精神萎顿,食欲降低,体温升高,两翅下垂,缩头闭眼,鸡冠发绀。胸腹、翅及头颈部皮下肿胀,内含血样或淡黄色液体,甚至大腿内侧皮下亦有出血性炎症。粪便呈黄白色稀粪,尿酸盐增多,病鸡基本上呈急性经过,常于发病2~5天死亡,也有发病急的不见症状即死亡。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月百色市养殖专业户陆某饲养的良风花鸡,发生以颈、胸、背部皮下腐烂化脓为特征的鸡病,经笔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葡萄球菌病。采取适当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饲养有良风花鸡250羽,25日龄以前饲喂全价颗粒饲料,以后便自己配混合料,至45日龄左右见鸡群有啄羽现象,而后每天都有鸡发病死亡,至50多日龄时死鸡共约30只。此时鸡体重已达1.2~1.5于克。2症状病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不愿走动、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不食;皮肤有啄伤的疙瘩,颈部暗紫色水肿,有的头部肿胀…  相似文献   

14.
某个体户饲养的4900羽罗曼蛋鸡发生鸡球虫病,死亡66羽,死亡率1.34%,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个体户为预防鸡球虫病,至16日龄,磺胶嘧啶钠连续饮水3天;22日龄,马杜拉霉素拌料连续7天;34日龄,盐霉素拌料连续5天。当时,正值盛夏,连续几天下雨,鸡舍漏雨,潮湿闷热。41日龄时,发现少数鸡拉血便,42日龄时以0.03%的痢特灵拌料,以后连续5天共死亡64羽,6天后停止死亡,后逐渐恢复正常。2症状病初偶见少数鸡拉棕色粪便或血便,精神萎顿,两翅下垂,少数鸡蹲伏地上,不愿走动,一般当天或隔天死亡。3病变刻检12只病死鸡。盲肠肿胀、…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某商品代肉仔鸡场所养的2000只肉仔鸡中,从23日龄起鸡群陆续有病鸡和死亡鸡出现,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羽毛松乱,多数病鸡腹泻,排白色或蛋清样稀便,有的肛门被稀便粘污;严重者常在病后1~2天内死亡,到31日龄时病鸡数已达600只,死亡150余只。 2.剖检变化 共剖检7只病死鸡,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突出的病变为肝脏明显肿大、质脆,有的有黄白色坏死点,肝脏上均有程度不同的黄白色渗出性伪膜,严重的伪膜将整个肝脏包裹,易剥离,伪膜最厚的达2mm左右;心包内多积有黄白色透明液体;脾脏稍肿胀、…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常与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2012年7月,靖江市斜桥镇养殖户王某购进3 000羽三黄鸡,分别于8、14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免疫,生长状况一直良好.突然于24日龄发病,3天死亡超过200羽,精神沉郁的病鸡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张明智 《中国家禽》1999,21(11):21-21
1999年元月初,承德县李某从北京购入青康商品代雏鸡2840只,前期生长良好,从39日龄开始出现病鸡,并不断死亡。户主立即于饲料中投服土霉素进行治疗,但病情得不到控制,发病率在10%左右,至44日龄时已死亡62只。1临诊症状病鸡面色苍白呈贫血状,厌食,羽毛松乱无光,闭目昏睡或缩头蹲伏。双翅或单侧翅内侧、胸部、大腿内侧及尾根周围的皮肤肿胀,变薄呈紫黑色。开始羽毛脱落,而后皮肤破溃流出紫色或茶色带血的液体,有特异的臭味,最后给挪干裂,露出湿润的肌膜。有些病鸡的尾部或皮肤破溃处被其余健康鸡追啄,造成流血。有些病鸡眼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肉(蛋)鸡饲养及诊治工作中,发现一种以股骨头坏死为主要症状的肉(蛋)鸡瘫痪综合征,其中肉鸡发病率较高,蛋鸡略低。病鸡有单侧发生,也有双侧发生,肉鸡多发于12—25日龄,蛋鸡多发生于160—190日龄之间,红羽鸡发病多以跛行瘫痪,常卧于笼中,提出笼外多以两翅拍打而行。早期发病率较低随日龄及产蛋率上升致使发病率增加,从而造  相似文献   

19.
某饲养场3 000羽鸡只于28日龄时出现个别精神沉郁,不爱跑动、蹲伏,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睡状,经检查诊断为鸡葡萄球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1998年2月,河北省承德市财经学校校办养殖场饲养的2500只伊莎褐青年鸡于120日龄出现脸部、下颌与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性诊断为大肠杆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2月中旬,场内所养的2500只青年伊莎褐蛋鸡出现脸部、下颌及头部肿胀。发病速度很快,最初发现该病时有病鸡31只,之后两日内发病鸡骤增至235只。病鸡初始精神稍迟钝,食欲正常,面部略呈青黑色,此时在鸡头部一侧或两侧眼正下方皮下出现一高粱粒大的红色肿块,肿块逐渐向眼四周蔓延,直至整个头部。由于肿胀,病鸡眼睛闭合,有的肉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