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啄癖又称恶癖,是各种家禽均可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鸡、鸭、鹅、鹌鹑等相互啄毛、啄蛋、啄肛、啄趾或啄食机体其他部位,以至被啄禽受伤死亡。现将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病原因鹌鹑啄癖症包括啄鼻、啄羽、啄蛋、啄肛、啄趾等。该病发生原因较为复杂:1日粮不足使鹌鹑处于饥饿状态;2饲养条件不良,温、湿度不适宜,通风不好,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鹑舍不卫生;3日粮配合不当,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不足;4日粮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某些必需维生素。二、啄癖主要类型1.啄鼻。病鹑相互啄鼻,致使鼻端破损出血,鼻道发炎,炎性分泌物阻塞鼻  相似文献   

3.
啄癖是鸡的一种异常生态行为,大小鸡都容易发生。啄癖往往造成产蛋减少,鸡死亡。啄癖常见的有啄肛、啄毛、啄趾、啄鳞、啄蛋、啄异食等。甘肃省庄浪县养鸡规模大,数量多.鸡啄癖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养鸡专业户,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笔者近几年通过对鸡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该病的病因,总结了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鸡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营养不平衡和环境应激因素等引起的综合症,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现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鸡啄癖,是指啄肛、啄尾、啄冠髯、啄趾、啄羽、啄翅、啄蛋及异食的统称。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啄癖的发生,对养鸡生  相似文献   

5.
浅析鸡啄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鸡恶癖,是啄肛、啄趾等恶癖的统称,常引起死亡或胴体等级降低和产蛋减少,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1鸡啄癖的种类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头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最为常见。2鸡啄癖的原因2.1营养因素2.1.1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是禽类生产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恶癖,给饲养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是因为环境应激、饲料配制不当和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引起中综合性病症。主要分为了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等,其中在鸡养殖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啄肛、啄羽、啄趾爪、啄鸡冠、啄肉髯、啄鸡蛋、啄异物等异常行为,该种疾病会在鸡生产的任何阶段发生,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近些年,随着任县规模化养鸡产业不断发展,该种恶癖呈现高发趋势,做好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正>高密度养鸡会出现鸡群间相互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癖。在产蛋前后,经常发生啄肛。啄癖可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采食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在肉仔鸡中,互啄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严重还可导致死亡,造成大量经济损失。1啄斗与啄癖的信号蛋鸡的啄斗分为攻击性啄斗和啄癖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啄斗都有不同的信号,为了采取  相似文献   

8.
饲养珍禽常会遇到啄癖症状 ,这种恶习在各种不同龄期都会发生 ,特别是山鸡 ,比其它珍禽更常见。例如在繁殖期啄肛、啄毛、啄蛋等 ,致使种鸡伤残致死 ,降低繁殖能力。因啄癖导致失去羽毛 ,造成背部裸露从而降低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 ,防治山鸡啄癖是饲养山鸡的一个重要环节。1  相似文献   

9.
筱军 《新农村》2001,(2):17-17
在养鸡生产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使鸡产生一些恶癖,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食毛癖、食蛋癖、食肉癖和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个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个别产蛋鸡在交配后,也有被其它鸡啄肛的现象。啄趾癣和啄翅癖,多发  相似文献   

10.
兰天 《河北农业》2006,(12):28-28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啄肛癖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  相似文献   

11.
<正>鸡啄癖是鸡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单向或者相互啄食对方或异物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综合征疾病,根据啄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着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几种症状。鸡啄癖的产生会对鸡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严重影响到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会引起鸡群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啄癖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鸡群啄癖行为在规模养鸡场常常发生,以笼养较为常见,啄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养鸡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蛋鸡群发生啄癖行为,会导致产蛋率和机体抗病力下降,死亡淘汰率增加;在肉鸡群发生啄癖行为,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会降低鸡的抗病力,从而影响到肉鸡的肉质和饲料报酬,严重者的甚至会造成死亡。该文对鸡群啄癖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啄癖是反常的癖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啄肛癖:啄食肛门或在肛门以下几厘米的腹部位置.为最严重的一类啄癖。啄羽癖:在笼养而无适当运动的鸡群中最为常见。啄蛋癖:母鸡刚生下鸡蛋,就互相争啄鸡蛋,多见于产卵旺盛的春季。此外,还有啄趾、啄冠、啄髯、啄鳞等多种啄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的诱因很多,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鸡病重在预防,但鸡啄癖症一旦发生,应有针对性地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及时治疗病鸡。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养殖场(户)应随时观察鸡群,发现被啄伤、有外伤的鸡或脱肛的母鸡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治疗(有啄蛋癖的母鸡应淘汰),伤口中涂上紫药水、鱼石脂软膏等,这样既可挽救病鸡,也可防止啄癖的继续和蔓延,能有效地减少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湘乡市的规模养鸡生产中,啄癖现象较为普遍。鸡的啄癖症是指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症。主要包括:啄羽癖、啄肛癖、啄蛋癖、啄趾癖等,是禽类生产养殖中危害较严重的恶癖,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或啄食癖,是鸡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尾、啄蛋等恶习,引起外伤后全群啄食,经常引起死亡,或胴体质量降低、产蛋减少等。  相似文献   

17.
鸡啄癖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山鸡又称野鸡,环颈雉,属雉鸡属雉科禽类,自然界分布较广,我国各地均可人工饲养山鸡,并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山鸡恶性啄癖,相互啄食羽毛、啄肉、啄肛、啄蛋,给山鸡饲养上带来较大的损失。现就有较明显效果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啄癖山鸡的  相似文献   

19.
李长强 《新农业》2013,(17):43-44
啄癖也叫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啄蛋癖、异食癖的总称,是指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在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者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发生的味觉异常综合征,是放养土鸡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禽啄癖较常见,是养殖户不能轻视的烦心问题。禽啄癖根据侵害对象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多种,对生长、产蛋等有很大影响,严重的会因伤口继发感染而死亡。鸡的啄癖要比其它禽类发生得多而重。我局每年会接诊到多起病例,要引起足够重视。1病因1.1营养问题日粮中蛋白质不足、缺乏必需的一些氨基酸、钙磷比例失调和不足、维生素缺乏或不足、矿物质缺乏或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