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及其对刺参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较单一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养殖产量(P<0.05),其中刺参产量较单养模式提高22.6%,海蜇、对虾产量较单一养殖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在海蜇、对虾养殖期间,复合养殖模式颗粒物沉积量显著高于刺参单养模式,复合养殖模式沉降颗粒TOC及TN含量明显高于刺参单养模式(P<0.05).刺参摄食海蜇、对虾单养来源的沉降颗粒物相对于摄食刺参单养来源沉降颗粒,其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排泄率明显较低(P<0.05),摄食率无显著变化(P>0.05).刺参养殖水体上层养殖海蜇和对虾,能够优化刺参食物结构,刺参-海蜇-对虾复合养殖系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获得更高产出,提高了单位水体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我国传统海珍之一,目前国内人工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养殖产业仍旧面临养殖可控性差,病害频发、抗生素滥用等诸多问题。刺参肠道菌群与刺参的营养消化、免疫防御以及肠道再生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养殖过程中,维持刺参肠道微生态健康是保障刺参养殖成活率和营养品质的关键要素之一,刺参自身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基于此,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列举了影响刺参肠道菌群的主客观因素,以期为刺参的科学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8-15℃,水温达20-24℃时开始夏眠,在辽西地区刺参夏眠的时间约为7月初至9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内刺参停止摄食。为了充分挖掘刺参池塘本身的生产潜力,彻底改变单一的刺参养殖模式,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刺参池塘养殖海珍品,从而提高刺参池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7年,笔者在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80亩(3个池塘每个池塘60亩)刺参与日本对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北方地区刺参池塘养殖的工作生产实践,分析刺参的高温期致病死亡原因,总结出了北方地区刺参池塘养殖防御高温灾害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为刺参池塘养殖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刺参是我国主要海水池塘养殖种类,养殖池需要设计人工参礁,高产池塘必须配备底层增氧设施,选择合适的放苗密度,科学管理,调节水质,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针对目前池塘刺参养殖现状,结合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特点,介绍了刺参池塘高产生态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刺参是蓬莱的传统海珍品之一,近年来进行刺参的池塘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技术操作规范.针对这一现状,详细介绍了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要点,包括:池塘管理、水质管理、饵料投喂以及病害防治等,对刺参养殖从业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刺参不仅是珍贵的海洋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野生刺参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成为必然趋势。人工养殖的方式有很多,下面介绍一种综合效益最好,管理问题最少的方式。一、吊笼养刺参的优势吊笼是在刺参适宜的海域搭建筏架,把养殖笼拴在筏架上养殖。采用吊笼养刺参的优点是扩大了刺参的养殖区域,为较好的利用海域资源开辟了途径。1.有利于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8.
海参位列海产八珍之首,被公认为世界少有的营养保健品,而刺参是海参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也是目前主要用来开展人工养殖的海参品种。刺参属棘皮动物,在我国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已开展养殖多年,但在南方地区引进养殖刚刚起步。由于刺参属偏冷水性水生动物,在南方可以利用冬春两季进行养殖。2010年,莆田市城厢区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计划项目"刺参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组经过精心组织和有效实施,从山东引进大规格刺参苗与原有池塘对虾、花蛤进行混养,基本探索出刺参在南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刺参工厂化养殖通过全控温方式消除刺参的夏眠与冬季低水温半休眠,避免高温期体重减轻与低温期生长缓慢造成的成本增加,养殖前景广阔。对该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就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刘铁钢  赵文  郭凯 《北京农业》2011,(21):11-13
总结了刺参养殖中常规药物、抗生素、除草剂和相关元素的毒理作用及其毒性,并对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化皮病”是当前仿刺参养殖的最严重的疾病,导致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以仿刺参病原菌--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smarflavi)AP629兔源多克隆抗体和鼠源单克隆抗体3D9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了黄海希瓦氏菌AP629的双抗体夹心ELISA快速检测方法。多克隆抗体和单抗3D9的最佳稀释倍数分别为1∶400和1∶80,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弧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大肠杆菌等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高。以PBS和仿刺参体壁匀浆上清液为悬菌介质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4 cells/mL和106 cells/mL。对人工感染黄海希瓦氏菌的10头仿刺参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由黄海希瓦氏菌AP629引起的仿刺参疾病。  相似文献   

13.
刺参表皮溃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从山东省烟台和日照两个地区人工饲养的刺参中挑取具有明显症状的幼参,从体表病灶和体内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5株细菌,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山东省日照地区养殖场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R-2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da);烟台地区养殖场的病原菌Y-1为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Y-8为弧菌属的海弧菌生物变种I(Vibro.pelagius biovar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R-2对蒽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敏感,对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等8种抗生素不敏感;Y-1和Y-8仅对氟苯尼考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参的体长分别进行了测量,中耳幼体阶段共测量810个个体,稚参阶段共测量640个个体,并用MTDFREML软件中的混合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估计仿刺参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中耳幼体阶段的体长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9,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为0.49。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体长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仿刺参的体长生长性状是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海参分级与计数设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参不同规格分级和计数的需求,以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机电一体化高精度自动分级与计数系统。该设备通过图像识别、采集、计算和处理海参在传送带上的投影面积大小来确定海参的规格,进而对海参进行相应等级的分选和计数。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对单体海参分辨误差率低、分选精度高、分选速度快、计数准确等特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对不同生长阶段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代谢率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不同生长阶段仿刺参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相同温度下,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也有规律性。A、B组仿刺参(12 g以下)在12.7~16.2℃下,耗氧率和排氨率缓慢上升;在16.2~22.1℃下迅速上升,并在22.1℃时达到最大值[(37.13±1.33)、(35.38±0.55)μg/(g.h)和(0.55±0.054)、(0.54±0.053)μg/(g.h)];在22.1~26.1℃下缓慢下降。与之相反,其他3组仿刺参(18 g以上)在12.7~16.2℃下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平稳上升,在16.2℃时达到最大值;在16.2~22.1℃下,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在22.1~26.1℃下,在较低水平上平稳下降,26.1℃时达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7.
给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投喂含二氢吡啶(Diludin)的饲料3、6、9、12、18和24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体腔细胞的吞噬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试验组体腔细胞的吞噬率在6 d后显著升高.死亡率除24d外一直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这表明投喂含二氢吡啶的饲料能增强刺参幼参体腔细胞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仿刺参体腔细胞吞噬与凝集功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的吞噬和凝集功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中球形细胞和变形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当异物的大小、性质不同时,其吞噬过程和吞噬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当体腔细胞吞噬洋红颗粒时,试验进行6h其吞噬率最高(48.01%),108h时吞噬过程结束;当体腔细胞吞噬酵母时,试验进行4h其吞噬率最高(35.17%),且体腔细胞的凝集现象较多,到96h时吞噬过程结束。仿刺参体腔细胞的吞噬能力与温度关系密切,18℃下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最高,12℃下次之,4℃和25℃下最低。仿刺参离体的体腔细胞很快发生凝集反应,且温度和异物刺激都会影响体腔细胞的凝集作用时间和强序.  相似文献   

19.
用手术刀片切掉仿刺参体壁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深度至体腔膜。术后将仿刺参放入正常海水中饲养,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仿刺参体壁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抗人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形态学观察表明:术后1 d,伤口呈凹陷状,体腔膜上增生出一薄层乳白色结缔组织;术后7 d伤口表面出现色素;术后11 d凹陷基本变平;术后21 d,伤口处体壁形态与颜色恢复至术前。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1 d,疏松结缔组织直接暴露,创伤面附近有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聚集;术后3 d,结缔组织外层有上皮细胞聚集;术后4 d,结缔组织间可见一条带状间隙;术后7 d,表皮外层出现角质层;术后11 d,上皮层厚度接近正常组织,但结缔组织较松散;术后21 d,上皮细胞数量、排列以及结缔组织的排列同正常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CK19在正常的仿刺参体壁中表达得比较分散;术后3 d,CK19在创伤面附近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不同添加量的益生菌组合对仿刺参消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筛选自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的乳酸菌L-2、芽孢杆菌K-3和芽孢杆菌J-9以3种不同浓度(0、103、105cfu/mL)按正交实验设计分为9个处理的配比添加到饲料中,进行仿刺参饲养试验。经过30 d养殖后测定仿刺参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益生菌剂可以提高仿刺参消化酶的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并且对提高动物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其中处理6组的蛋白酶活力为对照组的5倍,淀粉酶活力是对照组的两倍,各处理间的纤维素酶活力变化不明显;处理6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在所有处理中最高;统计分析表明,处理6组为最佳配比,即乳酸菌L-2添加量为103cfu/mL,芽孢杆菌K-3添加量为105cfu/mL,芽孢杆菌J-9添加量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