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毒梭菌中毒又称“软颈”,是一种由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毒血症,肉毒梭菌本身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但本菌经常存在于动物肠道内,在动物死后它可迅速增值,引起尸体腐败产生毒素导致食入含本毒素的另一些蛋鸭发生肉毒中毒。  相似文献   

2.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本病分布广泛,在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新的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正常寄居菌,一般来说,对动物是有利的,但也有一些类型可以引起猪只发病,特别是对仔猪,依据日龄的不同,可致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4.
甘露寡糖对动物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露寡糖是重要的肠道功能调节剂,对肠道内有害菌及有益菌都有可能产生影响。着重论述了甘露寡糖对动物肠道有害菌的识别及清除,对肠道有益菌的营养作用,甘露寡糖还能改善动物小肠的生理形态,预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探索动物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惠序 《养猪》2010,(4):57-60
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正常寄居菌,一般来说,对动物是有利的,但也有一些类型可引起猪只发病,特别是对仔猪,依据日龄的不同,可致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6.
1 发病原因引起乳房炎的肠道菌主要包括艾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枸橼酸菌属 ,这些细菌普遍存在于母猪和周围环境中 ,并且随时能够污染乳头 ,如果环境温度适宜 ,它就可能迅速繁殖并导致母猪发病。在受感染的乳腺组织中 ,细菌以游离或在巨噬细胞内的形成存在于腺腔  相似文献   

7.
浅析猪大肠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常住菌。大多数无致病性,其中的某些血清型为病原菌,如K88、K99、987P等。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别是能引起仔猪消化道疾病的大肠杆菌,多能产生毒素,引起仔猪发病。大肠杆菌它能产生多种毒素。如肠毒素、内毒素、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肠毒素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沙门菌属(Salmonella)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直杆菌,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阴性菌,是主要引起腹泻的病原.据新近研究,本属细菌已有2500种以上的血清型[1].该菌引起副伤寒,临床诊表现为败血症及肠炎,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O123是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细菌。试验中大肠杆菌O123是在某规模化獭兔养殖场分离的一株致獭兔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一种大肠杆菌,该菌主要引起幼兔、仔兔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秋季气温常不稳定,忽冷忽热或天气骤变,在这种情况下,仔猪最易患红痢、黄痢、白痢,这三种病都是由肠道菌引起的。仔猪出生后不久,其肠道中就有大量的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此菌不引起发病,只有在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引起这三种病。  相似文献   

11.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以前曾称“空肠弧菌病”。本病分布广泛,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有的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在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消化及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性别差异上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贺兰山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的20个粪便样本进行多样性分析,雌雄各半,并讨论性别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善马鹿雌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结构均存在差异,且雌性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菌群构成的门水平上,雄性肠道菌群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49.47%)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14.21%),雌性肠道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54.47%)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4.41%)。在属水平上,雌雄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都为孢杆菌属(Sporobacter),含量为(雌性:6.79%,雄性:7.97%),拟杆菌属(Bacteroides),含量为(雌性:3.87%,雄性:4.42%),NMDS分析及LEfSe分析表明,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雌雄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冬季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构成存在影响,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因素对阿拉善马鹿肠道菌群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参与动物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过量积累而引发内质网应激,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则会导致动物肠黏膜屏障损伤并诱发肠道炎症。本文就内质网应激发生机制、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及内质网应激与肠道炎症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防治动物肠道炎症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饲养不当,胃肠正常消化机能被破坏,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全身毒血症;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危害严重。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存在于土壤、污水、动物粪便、饲料中。健康路的肠道中亦有本菌的存在。当饲料突然改变,尤其是食入大量富含蛋白质或冰冻的青绿多汁饲料后,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免疫机能受到干扰和破坏,菌群失调,而该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经吸收后引起发病。往往青壮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是动物肠道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对动物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肠道疾病有关。粪菌移植(F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粪便菌群移植到患病受体肠道内,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是改善肠道菌群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FMT对畜禽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有积极作用,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机械屏障、改善肠道黏液环境、提高肠道免疫力,对于维护肠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FMT对猪肠道屏障的影响,探讨了FMT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以期为FMT技术在猪生产上更加安全规范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动物免疫。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研究肠道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抗生素诱导菌群和免疫稳态失衡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引起猪肠道疾病的病原体有多种,主要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由于有些肠道疾病与日龄有关,可根据年龄做初步鉴别。本文重点阐释五种猪肠道传染病的病原、发病机制、临诊、症状治疗和控制。1猪艰难梭菌性肠炎艰难梭菌是一种新发现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初生仔猪腹泻。艰难梭菌最初是在伴有抗生素性腹泻的人群中发现的。该病原菌也是1~7日龄初生仔猪及其他家畜或实验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小鼠肠道为模型,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肠道病变,并用EM菌修复小鼠肠道,探索EM菌对小鼠肠道病变的修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DSS建立病变模型后,对照组小鼠停药后病情依然持续加重,很快死亡;而喂食EM菌处理组,小鼠的体重逐步恢复、免疫酶活力几乎恢复正常、肠道内壁结构也与正常小鼠相似,小鼠死亡率大大降低。说明EM菌在肠道病变的修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物肠道菌群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动物肠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通常被称为共生菌群。它们对动物的生长、代谢和免疫状态至关重要,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都会使机体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表现在益生菌丰度减少而有害菌丰度增加。其机制包括引发宿主的炎症反应和抑制机体的免疫细胞两方面。同样肠道菌群也会调控病原菌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对不同的病毒会产生颉颃或促进作用,对细菌和寄生虫分别产生抑制和促进作用。肠道菌群抑制病原菌的机制包括与病原菌竞争代谢产物和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肠道菌群促进病毒感染的机制包括3点,分别为提高病毒的稳定性及其与靶细胞的黏附作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和刺激靶细胞的增殖。肠道菌群促进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机制包括降低Th2细胞因子(如IL-4和IL-13)并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频率。肠道菌群、病原微生物和宿主不断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并在感染过程中不断进化。作者主要综述了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对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丰度的影响,动物肠道菌群如何影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进程并分析相关机制,以期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为疫苗佐剂的研发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肠道是多种细菌的良好生存环境,相当一部分肠道菌长期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有益无害,这类菌群被称之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对维持宿主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肠内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