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芦笋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为害芦笋的主要是花蓟马和烟蓟马,是刺吸性害虫,寄主极广,且为害严重。今年芦笋蓟马虫发生严重,给芦笋嫩茎及幼苗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笋农务必注意察看并及时防治。一、为害特点芦笋蓟马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芦笋的拟叶、笋尖、嫩茎、鳞片、花瓣等,主要是吸食嫩茎汁液,收获的嫩茎笋尖松散,易散头,严重降低商品品质。放秧后  相似文献   

2.
<正>黄花菜生长期主要遭受三种害虫即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黄花菜花蕾害虫——蚜虫和黄花菜根部害虫——蛴螬的为害,它们分别为害黄花菜的三个关键部位,给其生长和高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中应引起重视。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供参考。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1)  相似文献   

3.
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虫体微小,常隐匿于花与嫩叶中为害。蓟马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爆发频次高,全球贸易和气候变暖加速了蓟马害虫的扩散和为害,蓟马类害虫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类群之一。国内外有关蓟马害虫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缺乏系统性归纳总结。笔者分别从蓟马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为害现状及综合防治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蓟马害虫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协调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以及合理利用农业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是实现蓟马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1.网蝽:以成虫和幼虫在叶背为害,吸汁排粪,使叶正面出现密集的小白点,严重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衰弱,提早落叶。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灭越冬害虫。②害虫大发生前,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80%敌敌畏1200倍液喷杀。2.蓟马: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叶片和嫩芽,吸取叶汁。受害叶片长成虫瘿,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柚子蓟马生活习性、为害规律进行研究,摸清柚子蓟马在瑞丽市的为害规律,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具体措施,力求以最小投入达到最好防治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2015~2016年连续两年芦笋蓟马为害严重,给芦笋嫩茎及幼苗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毁种。一、为害特点芦笋蓟马为缨翅目蓟马科,为害芦笋的主要是花蓟马和烟蓟马,可是刺吸性害虫,寄主极广,且为害严重。芦笋蓟马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芦笋的拟叶、笋尖、嫩茎、鳞片、花瓣等,主要是吸食嫩茎汁液。造成嫩茎发育不良,收获的嫩茎笋尖松散、弯曲畸形、极易散头,严重  相似文献   

7.
1 为害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以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叶嫩叶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幼叶也被为害,造成叶片卷缩,发黄,植株矮小,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8.
大葱生长期常遭受葱蓟马为害,致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者叶片枯黄变白,失去食用价值,甚至整株死亡。生产中应认真做好防治工作。1.清洁田园及时中耕,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葱蓟马的栖息和繁育场所。2.加强肥水管理及时灌水,合理追肥,增大田间湿度,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提高抗虫能力,抑制葱蓟马为害。  相似文献   

9.
正香蕉花蓟马是香蕉结果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各地蕉园普遍发生,对香蕉品质有重要影响。香蕉花蓟马在花蕾苞片未张开时已侵入花蕾吸食幼果汁液,并在幼果上产卵,由于该虫个体小、隐蔽性好、发育起点温度低、发育历期短、繁殖力强、种群增长快,可在短时期内暴发为害,使得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目前,防治香蕉花蓟马通常是在香蕉现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豆田蓟马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田蓟马原属次要害虫,近年来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现已知2亚目3科12属21种,少数种类为捕食性;大部分为植食性,且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植食性蓟马不仅在大豆上取食或产卵为害,还能传播植物病毒,栖花的蓟马是大豆不育系的传粉媒介之一。从大豆出苗到结荚期均有发生,尤以苗期为害严重。在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中,植食性蓟马的优势度较高;在不同生育期,蓟马空间分布型有所差异。有害蓟马综合治理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策略。总结大豆田蓟马种类、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可为大豆田有害蓟马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黄瓜、茄子和辣椒等作物上的蓟马为害日趋严重,而且常常被缺少经验的菜农误诊为生理性病害或病毒病,以致贻误防治时机。广大菜农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多措并举做好对蓟马的防治工作。一、形态特征蓟马是一种细长而略扁的小虫,成虫体长仅有1毫米左右。该虫虽小,但为害严重,其最明显的形态特征是两对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非洲紫罗兰不易长期开花或容易根腐而亡。这其实是不了解其生长要求和栽培管理方法造成的。下面就此具体谈一谈: 购买购买非洲紫罗兰的开花植株时,要注意未开花蕾应有一定数量,同时检查心叶有无萎缩不长的情况。如果心叶不长,可能是仙客来螨为害所致,绝不能买,否则会传给其他植株。此外叶片应健康、坚挺、无枯斑,叶色鲜绿。买回家后应将植株隔离观察一个月,确认无病虫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进入小阳春季节,秋延后辣(甜)椒栽培进入结果盛期,要及时盖大棚,做好保温管理,同时要及时防治疫病、温室白粉虱、茶黄螨等。秋季辣(甜)椒进入罢园期,注意白粉病的防治。白粉病。仅为害叶片,病叶正面为褪绿黄色病斑,病斑背面具白粉状物,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叶片变黄、脱落,植株形成光秆。一般在叶正面不出现白粉状物,而是在叶背产生白粉状物。叶面出现白霉已是病害的晚期期,因此,要及早使用内吸性杀菌剂预防。发病初期,可用10%  相似文献   

14.
正蓟马为什么难打呢?1.藏得好:蓟马怕光,白天潜伏(有时会躲在土壤缝隙里),夜晚出来活动。在叶背和花中为害,行动比较隐蔽。2.跑得快:蓟马个体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成虫善飞能跳,可借助外力四处逃窜,因此,蓟马一旦发生,扩散很快,防治困难。3.生得多: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更替快,一年发生7~8代,1~2代发生就已经较为齐整,以后会世代重叠。4.抗药强:蓟马经过长时间的药剂洗礼,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和生物源药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天竺葵品种、胡瓜钝绥螨和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郅军锐  任顺祥 《华北农学报》2006,21(Z1):140-143
研究了天竺葵品种、释放胡瓜钝绥螨和添加花粉对西花蓟马为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添加花粉和添加花粉的时间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品种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显著影响,并且品种和胡瓜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有交互作用,在每一个相同的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对品种Sybil Holmes为害水平明显高于Amethyst 96。在不同品种上,胡瓜钝绥螨作用不同,对于品种Sybil Holmes来说,是否释放胡瓜钝绥螨以及不同释放比例对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没有影响,而对于品种Amethyst 96,在胡瓜钝绥螨与西花蓟马为1∶2高比例释放胡瓜钝绥螨处理下,西花蓟马的为害水平明显低于1∶10低比例释放和没有释放胡瓜钝绥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河北省科技厅近期发布《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2014年第一号)》,其中包括以下多项植保农药类科研成果:1.冀东玉米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单位名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名称:唐山市科技局课题研究明确了冀东地区玉米蓟马发生为害规律:(1)冀东地区玉米蓟马的种类为:禾蓟马、黄呆蓟马和稻单管蓟马,以禾蓟马为优势种;(2)确定了冀东地区禾蓟马的两次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中下旬和6月20日左右;(3)禾蓟马的为害与玉米播期以及年际间气候的变化有关。筛选出防治玉米蓟马  相似文献   

17.
防病治虫     
山东省邹城市王玉山问:香石竹栽培出现叶枯、茎枯,不能开花或开花花形不整,是什么病害,怎样防治? 答:是香石竹叶枯病,又称黑斑病、枝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叶枯病为害叶部,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尤其老叶更易发病。初在叶上出现浅绿色水渍状  相似文献   

18.
有些杜鹃在繁花盛开时,往往出现叶片褪绿发白、正面叶肉有苍白花斑、叶背粘满黑色小颗粒状排泄物,继而产生黄色污斑的现象。被害老叶正面逐渐变成和叶螨为害状相似的黄褐色。近距离仔细观察,可发现叶背有许多翅膜透明、身被黑色网状花纹的小虫。上述这些危害症状,正是由这种名为杜鹃冠网蝽的小虫躲在叶背刺吸为害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棕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竹主要病害有斑叶病。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为条斑,并可汇合成不规则的坏死斑块。叶尖、叶缘最易受害,严重时,叶片干枯卷缩。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发病初期,可以喷射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400—650倍液,每周一次,连喷儿次。棕竹的主要虫害有红肾圆盾蚧。土要为害叶片正面,它吸食叶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发现,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是目前贵州茶区的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对全省茶产业潜在丰收造成的为害在30%左右,直接经济损数千万元。贵州大部分茶园正广泛使用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给茶叶质量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文立足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害虫绿色防控"为目标,提出了适宜贵州茶园防治小绿叶蝉和茶棍蓟马集成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