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乡市属严重缺水地域,近年来干旱的加剧使水资源 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该地区进行降水序列的分析 以及干旱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乡市1953—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采用一元 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新乡市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近60年 来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以1953—200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 建模数据,2001—2010年的年降水量资料为检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的灰色预测方法,建立 新乡市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干旱发生的时间进行预测,经检 验该预测模型精度高,检验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可用该模型对新乡市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显示,新乡市将在2012—2013、2020—2021、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以怀化市1981 ~2008年汛期降水量(4~9月)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降水量预测模型,并利用2009~2013年降水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对2014 ~2018年汛期降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结果可为怀化市汛期降水预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灰色GM(1,1)模型与周期外延叠加模型相结合,构建灰色—周期外延预测模型,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对其近30年年降水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揭示了齐齐哈尔市年降水序列明显的增加趋势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可为齐齐哈尔市旱涝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用八五二农场气象站1958—1982年降水资料,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特大涝年超长期预测数学模型。”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回测历史资料,拟合率为100%;预测1982—1986年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1987年—1991年的超长期预测信息,可供有关部门与生产单位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孙庆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87-9688
利用丰宁县1956~2008年的年降水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的灾变预测方法,建立了GM(1,1)模型,对未来2次干旱年进行预测,并利用残差检验对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以对丰宁县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胶东半岛地区24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年降水资料,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建立了胶东半岛异常降水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并对2011~2030年的异常降水进行了预测和比对论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通过了残差与后验差检验分析,达到优秀标准;2011~2014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表明结论可以用于预测;短期预测认为2015和2017年在烟台可能出现降水异常,表现为偏少;2016年在青岛和烟台可能出现降水异常,表现为偏多。  相似文献   

7.
杨倩  高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14-8616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64~2007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5个气象台站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建立灰色预测GM(2,1)模型预估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未来3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年原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相对误差最小,后验差检验结果显示,温度、降水预测模型的方差比均小于0.35,相对误差概率均大于0.95,表示模型精度好,可用于对气温和降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今后3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到2010年可能达9.34℃,而降水量呈减小趋势;将预测值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求得的变化倾向率的结果对比后得出,GM(2,1)对气温预测的结果较好,而对与波动较大的降水序列预测还存在一定弊端。  相似文献   

8.
曹县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曹县站1961-2008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建立了年降水序列,分析了其近50年的变化规律,发现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以此序列为基础重建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探讨了旱灾预测问题,并应用2000-2008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在降水分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持向量学习机(SVM)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模式分类器,将SVM方法应用于降水异常的分类预测中尚属首次。主要利用1958—2003年逐月的74个环流特征量、NINO 3,NINO 4海温指数、相关区域海平面气压、500 HPA、100HPA有关指数资料等,分别建立了四川盆地5片区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50%(特多)和小于-50%(特少)的2个SVM推理模型,并进行了降水分类预测试验和2005年1-3月实际预测,结果显示出所建SVM推理模型的Ts评分较高,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展示了SVM的优越性和推广前景,可在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梅疏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15-22419
鉴于降水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中长期降水预报一直是气象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主要采用平滑处理消除异常值,对年降水量进行分级,建立滑动平均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通过建立的预测模型,对南京市2009、2010年年降水量进行了试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2.17%,2010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3.09%,预测精度较高。同时,为弥补滑动平均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极端年份无法预测准确的缺陷,利用灰色灾变系统,对南京市极端降水年份进行预测。两者结合能更好地完成南京市年降水量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光舟  张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37-11640
利用2007年7月淮河流域常规站、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气象站逐日降雨资料,选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淮河流域15个子单元的面雨量实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泰森多边形法和算术平均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同时,将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以及常规站点进行合成,用合成后的站点雨量计算的面雨量与常规站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站点密度及站点分布对流域面雨量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雨量资料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棉花主要经济性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量化关系,采用灰色系统和逐步回归法研究了温度、光照时数、空气湿度、降水量对棉花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光照时间、温度与单铃重、籽指关联系数大,与衣分、衣指关联系数小;而降水量、湿度与单铃重、籽指关联系数小,与衣分、衣指关联系数大;温度、光照时间对单铃重、籽指起正作用,降水量在较少的情况下对单铃重起正作用,但超过一定界限后,反而起负作用。降水量对衣分、衣指起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瑞娟  郑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07-6709
运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线性估计等方法对淮河下游临沂流域气侯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临沂流域气温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且冬季增温幅度较大;临沂流域降雨量在夏季和秋季有下降的趋势,而春季和冬季则有增大的趋势,蒸发量则有下降的趋势;临沂流域中部,蒙阴、费县等区域,夏季降雨量减少较多,因此这一区域变干趋势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源补给不足。  相似文献   

14.
油茶花期气候对花后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期气候条件是影响油茶Camellia oleifera开花授粉和翌年产量的主导因子之一。1978 - 1984年,在浙江省临安市、龙游县的研究表明,日平均气温5 ℃以上的无霜晴天,人工授粉可以坐果,8 ℃以上授粉媒介正常活动可以自然授粉,中早花类型在日平均气温8.8~16.0 ℃时坐果率最高。影响明显的气候因子是降雨和霜冻:降雨只影响雨日的开花授粉,对雨前授粉超过6 h和雨后开的花影响不大;霜冻危害重时间长,是油茶花的最大杀手。受气温和霜冻的综合影响,随着花期推迟,坐果率逐渐下降,12月(浙江北部11月下旬)以后开的花坐果率极低。观察发现,在天然油茶群体中有抗冻的植株存在。表6参9  相似文献   

15.
华北典型山区坡地径流的退水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东台沟的华北山区典型坡面径流场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分别讨论了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共3层的退水特征,三者比较结果表明,壤中流最早开始退水,其退水历时最长,流量最小;地表径流的退水一般受降雨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雨停后迅速消退;基岩风化带出流通常在地表径流退水的后半段开始.影响因子分析表明,降雨历时与地表径流的退水流量呈幂函数变化趋势;雨强与地表径流的退水流量呈对数变化趋势;雨强与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的退水流量之和呈线性变化趋势.雨强还影响退水流量在总径流量中的分配比例.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岩风化带出流的退水流量分别占总流量的7.8%、1.7%和5.9%.当雨强1.5 mm/min时,随雨强增加地表径流退水量的比例呈直线增加趋势,雨强2 mm/min时地表径流退水量所占比例反而下降.基岩风化带出流的退水流量所占比例呈幂函数逐渐下降的趋势,壤中流的比例一直较小.计算结果表明,该区退水常数可以分地表径流退水和壤中流-基岩风化带退水共2层,其值分别为0.75和0.94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坡面水文过程乃至流域的退水过程提供了参数.   相似文献   

16.
灰色预测在内蒙古达茂旗降水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地区的降水量是制约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因子。本文应用灰色系统 G(1,1)预测模型,对内蒙古达茂旗未来年份的降水量进行了灰色预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农牧业生产单位及决策者提供长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伏期降水时空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  陈秀杰  司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65-10568
以山东省伏期降水资料为基础,分析伏期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以及年代际振荡周期,确定了伏期降水在全年、夏季降水中的重要地位,并与山东全年、夏季降水以及华北夏季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其伏期降水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的独特规律。  相似文献   

18.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3种时间尺度下产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三峡库区城市森林水源涵养植被建设提供依据,该文基于2002—2005年的降雨和径流观测数据,研究了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4种时间尺度下的产流特征。结果表明:①2002—2005年降雨年际间分布均匀,变幅较小,降雨年平均相对变率为4.46%,变差系数为0.061 8,月平均降雨量类似正态分布。②降雨量、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干季,4—9月为湿季;4种林地的全年径流量主要产生在湿季,湿季地表径流量约占全年地表径流量的85%以上,地下径流量约占全年地下径流量的75%以上。③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峰值均出现在6月;月平均降雨量与对应的月地表径流量和月地下径流量均表现为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平均年地表径流量依次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地下径流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④在相同的场暴雨条件下,地表径流系数表现为:楠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地下径流系数表现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灌木林;场暴雨量与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之间均表现出线性关系。⑤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在年、月尺度下对降水表现出较好的理水作用,在场暴雨尺度下表现出较好的调洪功能;楠竹林在3种时间尺度下理水调洪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19.
重庆四面山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长江三峡库区次生植被的森林水文作用,对重庆四面山暖性针叶林的林冠截留影响因素及林冠截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主要受气象因素和林分郁闭度的影响,各气象因子对林冠截留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降雨量>降雨强度>气温>空气湿度>风速,其中,降雨量是影响林冠截留的主导因素;林分郁闭度越大,林冠截留量...  相似文献   

20.
上思县干旱气候对甘蔗生产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思县气候特点是降雨量年际间变化大,且不同季节、月份及区域的雨量也分布极为不匀,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旱是制约上思县甘蔗高产的最主要因素。解决干旱途径是采取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相结合;先进灌溉技术与先进栽培技术相结合,促使甘蔗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