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度,由于害虫的危害,高粱产量普遍很低(500~800公斤/公顷)。害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将近实际产量的12%。据报道,高粱害虫约有150种,其中具潜在危害的有31种(表)。在印度主要有高粱芒蝇、玉米禾螟、粘虫、高粱摇蚊、穗蝽象、棉铃虫、白虫和高粱穗隐斑螟等。本文总结了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通用的害虫防治方法,并为印度高粱害虫防治提出了进一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豆抗虫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冉  王彩洁  李伟  张礼凤  邢邯 《大豆科学》2007,26(5):771-774
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准确的抗虫性鉴定则是抗虫育种研究的基础.本文就大豆对11种叶部害虫、籽粒害虫和茎秆害虫的抗性鉴定方法和分级标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虫品种防治害虫是一项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据美国统计,每年用于抗虫品种研究的投资同挽回损失的比例约1:300。棉花抗蚜性的研究,大都认为棉  相似文献   

4.
高粱抗蚜虫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蚜是危害高粱的主要害虫之一。综述了抗源筛选、抗性育种、生理生化、抗性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选育抗虫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正在寻找和培育抗虫源。虽然当地每年可以种植两季作物,并且害虫在雨后季的自然侵染只有中度水平,但仍须充分重视害虫的为害问题,以便改善获得抗性水平可靠数据的机会。高粱禾螟(Chilo,partellus Swinhoe)是印度和东非低洼地区最主要的高粱害虫之一,并且在热带半干旱(SAT)地区的其他地方也发生并且  相似文献   

6.
利用寄主抗性是防治害虫的长远措施。抗性材料鉴定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量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型改良的能力。利用害虫自然发生的条件进行品种抗虫筛选,通常由于害虫种群消长和分布的不均匀带来许多困难,也影响其可靠性。因此,发展和利用快速的人工接虫技术是成功地筛选抗虫品种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建立了用田间人工接种1龄茎螟(Chilo partellus)幼虫的方法筛选抗虫品  相似文献   

7.
稻小潜叶蝇是水稻常发性害虫之一,以幼虫潜入叶片取食叶肉为主,危害水稻前期的生长发育。盘锦稻区常年被害率为10%~20%,严重年份达到50%~60%。讨论了盘锦地区稻小潜叶蝇的发生规律,以及有效的稻小潜叶蝇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小潜叶蝇在辽宁省各地稻田均见发生。田块低洼,周围为荒地、沼泽,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的稻田发生较重;弯穗型品种较直立穗品种受害重。稻小潜叶蝇年发生4~5代,以第2代于水稻返青分蘖期发生为害水稻为主。登记药剂匮乏,以潜叶蝇、斑潜蝇登记药和防治返青分蘖期其他害虫的稻田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育秧播种前拌种、移栽前苗床施药带药移栽和本田返青期全田施药3种处理方式施药,其中,苗床施药带药移栽方式最为经济有效。考虑到兼治其他害虫,农药品种以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最优,防治效果为87.12%~91.76%,对稻水象甲等害虫的兼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成杨  赵洋  杨培迪  杨阳  刘振 《茶叶通讯》2014,41(4):41-43
利用转基因获得抗虫茶树品种是防治茶树害虫的重要途径。将含有Bt和Cpti双价抗虫基因的质粒转入感受态E.coitl DH5α菌株并进行培养、提取和扩增后的质粒,注入茶树花期的子房内,种植接种后的茶籽,并对获得的植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单一化学防治造成的害虫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促使了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培育利用抗虫品种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避免化学防治的弊端,并有效地控制害虫,获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对于棉花抗虫性的利  相似文献   

11.
褐飞虱是我国在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虫害。20世纪60年代后,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猖獗频繁.常暴发成灾。近10年来发生地区逐渐向北方扩展.为害程度加重,其损失超过螟虫。对水稻褐飞虱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造成害虫再猖獗、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增强和杀虫剂的残留问题。因此.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在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还具有减少投入、简便操作、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能与其他技术协调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109B对棉田非靶标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保铃棉 1 0 9B是最近从美国岱字棉公司引进的品种之一。为明确 1 0 9B抗棉铃虫、红铃虫等效果 ,监测、评价其对靶害虫、非靶标害虫与天敌的影响 ;提出抗性治理方案及实施结果 ,2 0 0 3年受江苏省农科院委托进行了此项试验。1试验设计转基因抗虫保铃棉 1 0 9B与对照品种苏棉 9号大区种植 ,每区 0 .2 7hm2。 1 0 9B与苏棉 9号播种、移栽时间及前茬试验一致 ,栽培管理一致并按本地常规方法进行。试验过程中遇某种害虫严重发生时 ,酌情用药防治。2调查方法移栽苗成活后开始调查 ,在每个品种试验区内 ,7月 1 5日以前 4点抽样调查 ,每…  相似文献   

13.
郭丽华  冯波  祖蓉 《杂粮作物》2008,28(3):204-204
美洲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于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一种外来入侵的检疫性害虫,在沈阳地区已经发生10余年,为本地蔬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进而达到彻底防除的目的,我们对其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转双价基因抗早棉新品种中棉所41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选育目的 利用外源抗虫基因培育和推广抗虫棉新品种,是国内外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晋南夏大豆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茎秆。文中就山西南部危害复播夏大豆的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豆秆黑潜蝇的喷药时间为7月10日开始,喷药次数为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4次,防治效果比较好;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豆秆黑潜蝇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区试抗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铃虫与棉红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两种重要害虫,常年造成的皮棉产量损失为20%~25%,严重时可在50%以上,甚至绝收。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虫棉品种,是防治棉铃虫最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抗虫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抗虫性鉴定评价作为抗虫育种的重要环节,是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和确定适应推广范围的理论依据。本文鉴定评价了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国家区域试验部分棉花品种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以期为抗虫棉花品种的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供试品种分3组,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介了棉花的外部形态、生理生化和导入外源性基因等三方面的抗虫机制,通过对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和栽培配套技术等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提出了江西省发展抗虫棉生产的策略,应该是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加快当地抗虫棉品种选育、搞好棉田其它害虫防治、应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茶树种质资源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的抗虫性研究和利用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试验结果证实,化学防治与利用抗虫品种相配合是最有效的害虫综合治理方法,表明作物抗虫性研究和利用的前景广阔.茶树的抗虫性研究虽比其他作物落后,但从80年代起,也陆续开展了基础性研究.本文将“八五”期间对30份茶资源材料抗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Empoasca)vitis(Gothe)]的鉴定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2 0世纪 90年代起 ,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 Bt基因和 Cp 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 2 0 0 0年到达 30 %。目前在我国所推广的抗虫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的时空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 ,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 ,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 ,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宋庆平 《中国棉花》2001,28(11):5-6
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转基因棉)不仅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而且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对保护棉田天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因而,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中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由于目前转基因抗虫棉还存在着抗虫范围窄,抗虫强度差,抗虫性的时空差异性及持久性等问题,我们提出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虫棉抗虫性减弱;搞好转基因抗虫棉后期棉铃虫防治及棉田其它害虫的防治工作;组建实施适于新疆棉区的Bt棉IPM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