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动物营养学专家——孙海洲  相似文献   

2.
3.
4.
1911年生,湖北武汉市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原常务理事、甘肃省畜牧兽医学会分会原副理事长、动物营养学会原常务理事、家畜生态学会原副会长。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历任沪江大学生物学系助教,湖南湘雅医学院生物学科助教,后升任讲师,1941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员。在此期内,正值抗日战争,条件艰苦,仅完成有关生物学的研究论文4篇:大蝾螈脑副上腺的研究;大蝾螈脑副上腺血管分布的研究;大蝾螈脑副上腺细胞极性的研究;鸡、鼠、蝙蝠的眼视网膜组织学的比较研究。1945年考取中英庚款第八届公费留英畜牧学研究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就读。1946年获得该校农学院动物育种研究生班毕业文凭。194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两项毕业论文分别为《英国著名优良品奶牛育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及《温带奶牛适应热带气候生理机制的研究》(重点研究散热器官汗腺的形态、数量、分布,血管分布与组织化学以及在人工气候室中温带奶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能否出汗及呼吸频率与心率有何生理变化)。1948年~1951年在英国汉纳奶牛研究所任研究员。研究论文有《热带奶牛与温带奶牛皮肤中黑色素浓度比较及测定方法》、《奶牛汗腺的肌质表皮细胞的研究》及《奶牛耳的皮肤汗腺数量与产奶量的关系》。后一篇论文系验证前苏联发表的五篇论文,经研究证明并无相关。 1951年回国,任前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现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系主任。1980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0年退休。 1953年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联合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兽医队的号召,经校领导批准,任该队第二队队长赴朝鲜战地主持研究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军马、骡饲草就地收割、晒制与贮存等有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同时研究辨别当地有毒野草并分析收割的可食野草的营养价值。研究结果写成报告,提出具体实际措施与方法,送呈志愿军有关领导审阅,经批准在志愿军中推广应用,经过复查,获得明显效益。 1965年应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合组河西农业综合考察队的邀请任该队畜牧组组长,主持考察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地湾草原的畜牧、兽疫及草原概况,提出日后改良草原,防止兽疫及发展该县草原畜牧业的建议与报告,供甘肃省人民政府参考。 1982年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访澳大利亚畜牧科学代表团,任团长,率全团赴澳大利亚参加澳大利亚畜牧学会第十四届双年会,参观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麦杜赫大学、西澳大学畜牧系以及澳大利亚科学工业技术研究组织畜牧研究总部下属的七个研究所,还参加在西澳大学与中国合作举办的环境营养与繁殖关系的学术讨论会,本人提出《中国北部与西部的放牧家畜的繁殖及其环境、营养与遗传的相互关系》论文在会上宣读。 1961年~1966年及1978年~1992年间,主编了《家畜饲养学》(全国高校畜牧专业教材,1961年出版,到1965年共印刷四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1982),《国外家畜饲养与营养资料选编》(1978),《蛋鸡日粮配方》(1983),《蛋鸡日粮配方》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主持的蛋鸡饲养标准科研成果推广资料,内含日粮配方13套,均获得科研成果,无偿地向全国分发,借以促进当时蛋鸡养殖业的发展。还撰写了《绵羊能量代谢研究的总结与展望》(1994),《白来航母鸡生长期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1998),《家畜气候生理学进展》(1964),《朝鲜战地军马饲用粗料研究报告》(1958),《生长肥育猪消化能与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研究》(1980),《家畜用人工气候试验室》(1980),《应用人工瘤胃法调制小麦秸的研究》(1963),《中国古代家畜饲养标准、常用饲料及调制方法》(1964~1965),《利用甲醛调制饲料提高牛羊生产性能及其对牛羊采食量与消化代谢的影响》(1977,1978) 主持《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研究》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羊饲养标准研究及提高甲级羊皮率的科学饲养方法》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美利奴羊的饲养标准及配套饲养技术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畜牧兽医科技国内外水平对比和赶超设想》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三等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甘肃农业大学及兰州畜牧所工作期间与彭大惠教授合作,为甘肃农业大学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共29名及进修教师9名。 1996年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60周年纪念会荣誉奖,1996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重要贡献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5.
应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营养系戎易教授的邀请,德国营养学专家ProfDrochner于9月11日至27日来中国到北京、沈阳、浙江、深圳、广州等地作巡迴学术报告。Drochner教授是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动物营养系系主任,曾获得动物营养学和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对动物营养学深有研究。Drochner教授和北京农业大学戎易教授,有多年的合作研究,并多次来中国讲学。Prof.Drochner在中国讲学的日程安排如下:9月13日—14日在北京农业大学作学术报告9月16日—17日在沈阳农业大学作学术报告9月19日—21日在浙江农业大学作学术报告9月22日—24日在深圳华…  相似文献   

6.
动物营养学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物营养学发展迅速、应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等知识特点,探讨了以提问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出了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动物营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Animal nutrition》一书由J.W.Lassiter和M.Hardy Jr.Edwards,编著,美国Reston公司出版,弗吉尼亚州印刷发行。该书共11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营养物及其分析:主要阐述了营养物的定义、水的性质及作用和营养物的分析等内容;第二章消化与吸收的比较:着重阐述了鸟、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吸收及消化规律;第三章生物力能学:主要阐述了能量和生物氧化作用两方面的内容;第四章碳水化合物;第五章脂类;第六章蛋白质及其代谢;第七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微生态学(Animal Microecology)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微生物、正常微生物与动物体内环境、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三者相互关系,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并以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等理论为核心的具有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命学科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
刘晓松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兼任内蒙古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华北地区家畜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家畜传染病研究会常务理事。她从事动物医学科研工作25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课题2项,自治区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世明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预防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956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1976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一直从事兽医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现任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内蒙古兽医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  相似文献   

11.
对80年代末国际上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之一──计量化和模型化的一些理论思考,也是作者在动物营养学领域探索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道路上早期的一些想法。尽管后来其中某些想法已经改变或有了发展,但是它却能清楚地表明作者在提出系统动物营养学这一发展战略过程中间曾经有过的种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计量营养学是当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动物营养学中的未知生长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玉敏  王恬 《饲料工业》2000,21(3):11-13
从未知生长因子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来看。未知生长因子主要为多肽类活性成分 ,在发酵物残渣、动物乳及鱼粉中含量较高。饲料中含有的这些活性肽具有等量氨基酸所不可代替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育牧喜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31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即由传统动物营养学向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以及各学科在动物营养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动物生态营养学在崛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邢廷铣  黄瑞林 《家畜生态》2000,21(1):1-5,15
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用静态的思维,机械的方法和孤立割裂的方式来研究复杂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性,只重视单纯的物理化学特性,忽略家畜整体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动物生态营养学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原则和研究方法,把环境-动物-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动物在多维环境条件下,对各营养要素的动态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在精确数量化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物质,能量流的动态转化,平衡及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及作用、发展趋势及前沿和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分析,并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用静态的思维、机械的方法和孤立割裂的方式来研究复杂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性,只重视单纯的物理化学特性,忽略家畜整体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动物生态营养学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原则和研究方法,把环境-动物-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动物在多维环境条件下,对各营养要素的动态需求量及其相互关系,在精确数量化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模拟物质、能量流的动态转化、平衡及其调控模式,以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饲料(草)资源,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畜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或维持)尽可能最佳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即由传统动物营养学向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以及各学科在动物营养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即由传统动物营养学向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发展,以及各学科在动物营养研究方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