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杂草对农作物有很大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确切知道不同情况下的草害程度对防治对策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各地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方法和准确性也异。本文介绍了野燕麦对小麦、青稞在青海省条件下的危害,其方法可供各地参考。同时对试验中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是否合宜,也可供讨论。1.田间野燕麦发生密度对小麦、青稞产量损失之间有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野燕麦穗数即花序数每增加1万穗/亩,小麦产量损失5.39斤、穗粒数减少0.15粒、千粒重降低0.102克,青稞产量损失3.5斤、穗粒数减少0.17粒、千粒重降低0.02克。2.小麦三叶期以前田间出苗的野燕麦危害最大,在野燕麦10万株/亩左右密度下,减产35.5%;小麦开始拔节以后出苗的野燕麦危害较小,造成减产8%以下。3.田间野燕麦密度越大,后期复盖阴闭越严重。野燕麦株数每亩16万株以上,复盖度90%以上,并导致小麦倒伏。4.据野燕麦危害损失,结合当前生产水平,对野燕麦发生的轻度危害田、中等危害田、严重危害田、控制田的划分指标和防除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山东省小麦田中禾本科杂草雀麦不同防除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连续在聊城市高唐县姜店村试验田中调查雀麦发生时间及数量,测定了不同雀麦防除时间的小麦产量情况。结果表明,该区小麦田在每年的3月1日—4月1日雀麦发生量最大,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度的平均密度分别为55.0茎/m~2和297.0茎/m~2。冬小麦田间雀麦的最佳除草时间在每年4月1日之前为宜;4月1日之后防除雀麦则造成小麦减产,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90.8%,甚至造成小麦绝产;综合2年度试验结果,雀麦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能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即小麦有效穗数,其次是千粒重,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小。表明小麦田雀麦对小麦产量影响大小不仅与雀麦密度有关,也与雀麦防除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江苏省稻茬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合优势种群的防除指标,2020-2021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稻茬冬小麦田中开展日本看麦娘-猪殃殃混合种群防除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看麦娘和猪殃殃混生对小麦具有危害,主要体现在小麦成穗和穗型上,即小麦分蘖成穗和每穗粒数减少,从而导致小麦减产.以使小麦减产5%的杂草混生...  相似文献   

4.
玉米田杂草经济防除阈值和竞争临界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杂草密度与玉米的产量损失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当玉米田杂草密度超过30-34株/m^2时,必须用药进行防除,以控制杂草的危害;玉米播后13~15d为玉米杂草竞争临界期,只有在玉米与杂草竞争临界期之前进行杂草防除,才能使杂草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田草大麦的危害及防除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大麦每平方米的株数、有效(茎)穗及鲜重与小麦产量构成的三要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之间呈Y=A+BX的直线回归关系;与小麦产量损失率呈Y=AX~B幂回归关系。根据当地小麦生产水平,求出草大麦的防除指标分别为每平方米1.0株、18茎(穗)和鲜重119克。  相似文献   

6.
褚建君  李扬汉 《杂草科学》2003,(1):21-22,33
测定了Wang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生长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并计算了Wang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Wang草在不同时期生长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是通过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来实现的,而Wang草生长对小麦的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没有显著的影响。Wang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小麦播种后33.4-84.2d。  相似文献   

7.
旱莲草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大田条件下旱莲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和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经济参数,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旱莲草密度下水稻田间透光率、水稻株高和产量性状的变化。当旱莲草密度≥2株/m2时,田间透光率显著降低,且随着旱莲草密度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显著降低,空粒率显著增加,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二次曲线模型y=-0.0189x2+2.3546x+2.0819能很好地拟合旱莲草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间的关系。人工拔除方法和10%苄嘧磺隆WP防除旱莲草,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2.22%和4.67%,经济阈值分别为9.3株/m2和1.1株/m2。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草 (Beckmanniasyzigachne)生长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并计算了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 ,草在不同时期生长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 ,是通过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来实现的 ,而草生长对小麦的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小麦播种后 33.4~84 .2d。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种群动态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麦田杂草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规律,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方法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济南市研究了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田间种群的萌发和生长动态,并分析了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济南市小麦播后20~40 d为大穗看麦娘出苗高峰期,至11月下旬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7.1%。11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开始出现分蘖,至翌年4月上中旬结束,分蘖数平均每株为6.3个,比小麦多3.1个。3月下旬大穗看麦娘开始拔节,4月中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下旬平均株高达到75.6 cm,高出小麦2.5 cm。5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单茎平均鲜重达到最大为1.7 g,小麦为12.6 g。大穗看麦娘出苗、株高、分蘖和鲜重的变化与小麦变化趋势一致,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随着大穗看麦娘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急剧下降,当密度达到42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高达65.8%。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密度为42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减少55.2%,穗粒数减少26.4%。  相似文献   

10.
雀麦(Bromus japonicus)是一种越冬性一年生杂草,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田发生最严重的禾本科杂草之一,对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为明确雀麦在我国冬小麦田的田间发生动态规律,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雀麦发生严重的冬小麦田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雀麦的出苗规律及其在田间的消长动态,同时研究不同密度雀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种后7~30 d为雀麦的出苗高峰期,至12月上旬出苗量占总出苗总量的85.3%。11月中旬,雀麦开始分蘖,平均分蘖数为4.8个/株,比小麦多1.3个/株。3月下旬雀麦生长速度加快,4月下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中下旬平均株高达到115.0 cm,高出同期小麦24.1 cm。5月中旬,雀麦与小麦单株平均鲜重趋于稳定,分别为17.24、37.72 g。雀麦与小麦在株高、鲜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外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当雀麦密度为5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达5.35%,表明少数雀麦即可对小麦产量造成显著减产;随着雀麦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快速下降,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小麦的有效穗密度上,对小麦的千粒质量与穗粒数则影响较小。当雀麦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为36.81%,小麦穗密度减少35.69%。  相似文献   

11.
泽漆对小麦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泽漆的发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人工接种结合田间自然出草进行泽漆不同密度对小麦为害损失试验。1995-1996年研究结果表明,泽漆发生密度和小麦产量及穗数损失率的最佳数学模型均直线函数关系,方程分别为:Y=-0.3918+1.519X,Y1=2.232+1.553X。泽漆的发生为害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经济阈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使它隆进行防除,泽漆发生密度达3.0株/m^3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通径分析原理进行了播娘蒿对小麦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影响的分析,力图剖析播娘蒿的为害结构与产量损失的形式过程,以及各危害因子(杂草密度、杂草干重、绝对高积重)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杂草密度主要影响小麦每亩穗数与千粒重,杂草干重与绝对高积重主要影响每穗粒数与最终产量。播娘蒿的危害引起千粒重下降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夏玉米—冬小麦连作制度下的小麦田杂草发生动态进行监测,通过建立小麦苗后有、无草天数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探讨小麦田杂草与冬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发生以冬前为主,出苗量达87.62%;小麦产量损失率随着小麦苗后有草天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无草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3%作为小麦产量损失的最大忍受限度,则小麦苗后22~87 d为杂草与小麦的竞争临界期。因此杂草防除应在11月上中旬进行,若冬前未进行除草,则应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麦返青期及时进行化学防除。  相似文献   

14.
菵草与油菜的竞争及防除阈值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采用添加系列试验研究了菵草与移栽油菜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与油菜竞争光能,田间光照强度随菵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移栽油菜在菵草的竞争干扰下,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千粒重及产量均随菵草密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油菜减产主要与菵草密度增大引起单株角果数减少有关.油菜产量损失与菵草密度之间的关系可用y = -0.0003x2 0.2269x 4.7638的数学模型来模拟,油菜田菵草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3.24%,其防除阈值为8株/m2.  相似文献   

15.
麦田猪殃殃防除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生态经济学观点,将猪殃殃(Galium aparine)设置为7种密度,即0、5,10、20、40、80、160株/0.11米~2。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测定小麦产量损失率。通过6种曲线模拟及回归分析,得到猪殃殃密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问的关系为双曲线,即y=x/0.5685+0.0214x(r=0.9967¨P<0.01)。根据经济阈值的定义公式:y=C×100×100/PVE建立了小麦田猪殃殃的生态经济阈值模型x=5685C/PVE-214C。按照目前成都地区小麦产量、价格,除草成本及效果得出猪殃殃的防除指标为4株/0.11米~2,应在小麦达二叶期时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小麦田不同杂草群落及防除时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连续两年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小麦田中设无草对照区、禾本科杂草区、阔叶杂草区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4种不同杂草群落以及不同的杂草防除时间,测定在不同条件下小麦产量及各项产量构成指标的情况。结果表明,阔叶杂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禾本科杂草,冬小麦田杂草的最佳防除时间为4月1日之前,在此期间除草对小麦产量影响均不大,但之后防除或不除草会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产,2014年4月15日除草可造成在阔叶杂草区和杂草混合生长区的小麦减产30.5%和32.6%,不除草可造成在禾本科杂草区、阔叶杂草区和杂草混生区的小麦减产8.6%、91.4%和94.3%,2015年趋势和2014年一致。从构成小麦产量的3个指标来看,杂草危害主要影响小麦的总穗数,其次为穗粒数,对千粒重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小麦胞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地杂草为害的产量损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杂草在对杂草密度与夏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影响及反枝苋和马齿苋为害夏玉主的产理损失模型,在田间开展了此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反枝苋和马齿苋为害均不显著地影响夏玉米的籽粒得和单位面积穗数,造成夏玉米产量损失主要是通过降低每穗的籽粒数要草密度和夏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杂草种类不同而异,描述反枝苋密度和夏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用双曲线优于S形曲线,而描述马齿苋密度和夏玉米产量损失之间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田杂草生态经济防除阈值及竞争临界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 ,玉米的产量损失与田间杂草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 .9988 。关系式为y =-0 .9752 0 .0 785x ,(x为每 1m2 杂草数量 )。玉米田杂草的生态经济防除阈值为 80~ 90株 /m2 。玉米田杂草与玉米的竞争临界期为播后 3 2~ 3 5d ,其中以播后 1 5d前除草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棉田黄顶菊的经济阈值及竞争临界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顶菊是近年在我国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河北省已进入农田.为明确黄项菊在棉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以及竞争临界期,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黄顶菊不同密度对棉花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顶菊的竞争干扰下,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均随黄顶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黄顶菊密度为5株/m~2时,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无黄顸菊对照;当密度为2株/m~2时,棉花产量显著低于无黄顶菊对照.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黄顶菊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间的关系(γ=22.79 lnx十9.0277,R=0.9759).棉田中黄顶菊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0.66%~3.06%,经济阈值为0.69~0.77株/m~2,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播种后5.15~83.1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