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果桑大棚种植与露地栽植、大棚养蚕与室内养蚕和露地果桑园内套种桑枝黑木耳等立体种养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果桑大棚种植总产果量比露地种植增产6.5%,桑椹成熟期比露地种植的提前13 d,由于上市早,价格高,收益可增加50%以上,同时可有效地推动果桑的休闲观光、生态采摘;果桑大棚养蚕与普通室内养蚕相比,上蔟、采茧时间均比在室内饲养提前,产茧量与产值均增加7.8%,有利于规模经营,节约劳动力;露地果桑园内套种黑木耳经济效益明显,每667 m2果桑园可摆放桑枝黑木耳菌棒7 500只,可收获干木耳1 125 kg,纯收益3.5万元以上。"桑椹采摘、大棚养蚕、桑枝种耳、菌糠作肥"这一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桑叶、桑椹、桑枝及土地空间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蚕农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室外大棚养蚕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需要而涌现出的一种可有效解决规模养蚕大户设施和劳力不足矛盾的新型养蚕形式.近年来,各地同行对各种类型的简易蚕房和大棚养蚕进行了探讨和试养,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地域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在技术操作上有较大差异.从海宁市近3年大棚养蚕调查结果和蚕农的反映看,竹架大棚因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产量稳定、造价偏低和可兼营其他养殖业等优点得到蚕农的欢迎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蚕区采取塑料大棚养蚕模式,每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中旬养蚕大棚都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蚕沙腐殖质在养蚕大棚闲置期栽培羊肚菌,可增加蚕农经济收益。介绍了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及时进行蚕具蚕架整理、微喷设施加装、棚内地面整理等养蚕大棚的整理工作,说明了蚕沙预处理、培养基配方与菌种选择、羊肚菌播种、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田间发菇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适应规模化经营和蚕桑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引进和推广了大棚养蚕技术.经过研究和改进,先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了庭院简易大棚、标准活动简易大棚和塑料大棚等三种不同形式的大蚕饲育形式.这项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广大养蚕农户蚕室紧张的问题,实现了人蚕分离,养蚕消毒防病更加简便,有利于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由于采用地蚕条桑育的方式,提高了蚕农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推广几年来得到了广大蚕农的普遍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这几种不同形式的养蚕大棚作一比较,以便今后更好的运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推广省力化大棚养蚕技术是解决农村养蚕设施不足、劳动力紧张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大棚养蚕在棠张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棠张镇蚕桑技术人员和养殖科技户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利用养蚕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和反季节蔬菜新技术,并在后谷堆村200余户示范推广,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蚕农将闲置期的养蚕大棚,见缝插针,种植蔬菜、食用菌,通过对大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蚕大棚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使大棚养蚕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蜂业简讯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蔬菜温室大棚栽培的蓬勃发展,蜜蜂为温室大棚的蔬菜授粉增产技术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3月在北京市巨山农场的协助下,开展了蜜蜂为温室黄瓜、冬瓜、苦瓜授粉增产试验,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每亩黄瓜净增产值达千元以上,在1990年5月25日召开的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7.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建湖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该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由于有上述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通过不断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结合建湖县地理、气候及该县目前大棚养蚕的现状,将大棚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纳,供同行及蚕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西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桑枝、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种桑除了养蚕外,还可以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茵以及加工板材;利用多余的桑叶研制桑绿茶;此外,种植多用途的桑树优良品种,还可以果、叶两收。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利用桑枝加工板材,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1400元。利用桑叶养蚕,1亩桑园仅养蚕一项的年产值约2400元~3600元;利用每年夏、冬两次砍伐及春秋萌长的弱枝所废弃的嫩梢、嫩叶研制桑绿茶,1亩桑园可新增产值约2000元。种植果叶两用型桑树优良品种,1亩桑园总产值可达4600元。近年来,广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桑树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桑枝、桑叶等桑树产品,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种桑只为养蚕”的单一生产模式,而且对促进蚕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户养蚕达3张/批左右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蚕室、蚕具和劳力不足的矛盾,可节省养蚕投资40%~50%,操作便利,提高养蚕工效,适合规模化养蚕.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农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正杭州市的蚕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无论桑园种植面积、蚕种饲养量还是蚕茧产量、蚕桑产值都呈现出持续减少的态势,整个产业出现了萎缩。虽然2019年春茧收购价为62元/kg,但离蚕农的期望价格还相差甚远。因此加快产业升级、创新养蚕技术模式刻不容缓,要大力引导、鼓励蚕农增加养蚕频率,实行连续化多批次养蚕,适当增加单位面积养蚕数量,实现效益提升,促进杭州蚕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从  相似文献   

11.
在我县温泉新蚕区 2 0 0 1年第三批 ( 5月 1 5日出库 ,6月 1 2~ 1 5日熟蚕 )蚕户全部参加小蚕共育。大蚕期每天下雨 ,气温 2 6~ 35℃ ,空气湿度 85%以上 ,饲养大蚕共 74户 ,饲养“桂蚕一号”4 30 .5克蚁。其中 :克蚁产茧量 3.75公斤以上者有 1 7户 ,桑园 2 0 .6亩 ,共养 77克蚁量 ,平均亩桑养蚕量 3.7克蚁 ,克蚁产茧量 4 .0公斤 (最高 4 .4 3) ,克蚁产值 51 .75元 ,茧价 1 2 .94元 /公斤。笔者总结他们获得高产的经验是 :1、蚕农养蚕技术掌握较好。高产户的蚕农比较钻研养蚕技术 ,对采叶、喂蚕、除沙、眠起处理、消毒、温湿度调节等技术掌…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县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我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养蚕新技术,大棚地面养蚕就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具有轻便、省工、省力、高效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被我县重点推广和普及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通过多年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地面养蚕技术日趋完善,现将大棚搭建及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  相似文献   

13.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14.
大棚养蚕是养蚕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现已为大多数蚕农接受。在建湖县涌现出一批使用大棚养蚕技术而获得高产、高效益的典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蚕农大棚的搭建方式、质量存在差异,养蚕成绩迥然不同,特别是秋季。近几年  相似文献   

15.
桑园套种油葵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桑园套种,关键在于选好套种作物。杂交油葵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优良特性。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桑园套种杂交油葵技术,通过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翻耕并施足基肥,早播种就可以在翌年4月初桑叶开始采收的时候陆续收获油葵。每亩投资约95元,油葵亩产量约105公斤,产值800元,仅此一项每亩桑园就可提高产值700多元。实践证明实施桑园套种油葵,既充分利用了地力,减少杂草生长,又增加了蚕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养蚕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在这种情况下,我县的室外大棚推广很快,凡养蚕两张以上的,都是大棚养蚕。2004年春,有大棚2100个,在重点养蚕区大棚蚕达95%以上,蚕农普遍反映大棚养蚕的产茧量从原来的25~30kg/张,提高到35—40kg/张,发病率下降了5%,蚕农真切体会到大棚养蚕的好处。现在又有蚕农为了更省事,待小蚕一出共育室就直接放进大棚。  相似文献   

17.
大棚养蚕省工省力,产量高质量好,冬春空闲时段还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目前大力发展“两高一优”蚕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大棚养蚕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大棚蚕的产量和质量,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县自1995年开始,在团林镇南泉子二村试行建起了五个高标准的养蚕大棚,当时由县公司、茧站和村共同进行规划和设计,在水通、路通和电通的同时,还配备了消毒池和贮桑室。当年,这五个大棚共饲育蚕种73.2张,产茧3103.7kg,全年平均张产达到42.4kg,比蚕室养蚕高8.2kg,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第二年,我县公司在各乡镇开始进行推广,并出台了每平方米给予2元补贴的优惠扶持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发展养蚕大棚1436个,2000年共承担饲育蚕种10321张,总产茧376716kg,平均张产达到36.5kg。特别是团林镇的南泉子二村,14.3公顷新老桑园共建有养蚕大棚86个,全年共承担放养蚕种681张,几乎全部是大棚养蚕,总产茧达29419.2kg,平均张产达43.2kg,比蚕室养蚕张产高出6.9kg。由此推算大棚养蚕每张种比蚕室养蚕可增加100元的经济收入,667m2产值可提高300元左右,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但也有的大棚户养蚕产量和质量却不怎么明显,甚至个别户比蚕室养蚕效益还要低。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8,45(1):80-80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区出现了大幅度降温天气,寒冷天气已持续1个多月,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冰冻、雨雪天气,据调查,桑树生长受到冰冻危害,雨雪灾害还造成养蚕房屋和大棚等养蚕设施倒塌和不同程度的损坏,全区蚕房倒塌共80间,严重损坏有142间,为了帮助蚕农抗冻救灾,恢复生产,下面介绍养蚕大棚的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新发展蚕桑生产的县,去年春养蚕只有1967户,投产桑3100亩,今年春发展到17个区(镇),564个村养蚕4850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883户。种桑达12043亩,现投产8682亩。今年入春以来气温比去年同期较高,对桑树生产和养蚕是十分有利的,蚕病较少,头造蚕茧壳普遍较高。如回龙围平均茧壳重提高0.5克。但是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蚕农卖茧反映,普遍单张产值比去年同期减收20—30%,蚕农对种桑养蚕思想波动大。经  相似文献   

20.
室外大棚条桑育是一种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等特点的新型养蚕方法.该技术在我市一经推广就引起广大蚕农的浓厚兴趣.笔者利用2000年春在洪泽县三河镇进行技术推广的机会对该镇部分蚕农室外大棚条桑育和传统养蚕的效益进行了调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