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辽宁省林菌间作发展趋势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优化栽培环境、降低成本、简化生产管理,相互促进,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结合辽宁省林业及食用菌资源现状,论述了辽宁省林菌间作的发展趋势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副特产》2011,(4):112-F0004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隶属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是牡丹江地区唯一从事食用菌科研、菌种生产的省级科研单位。拥有省级重点试验室,食用菌中试车间,规模化、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研究开发仪器设备齐全。具有丰富食用菌研究、菌种生产经验的高级、中级科研人员若干名。食用菌全体科技人员以严谨务实、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岫岩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和谐发展的三条建设性思路。一是林蚕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二是科学发展化解产业发展与林业建设的矛盾;三是长远规划发展菌材原料林,加大研究替代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宁陕是林业大县,林地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林改以后,宁陕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生态旅游、食用菌、板栗、核桃、蚕桑、花椒、猪苓和天麻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森林特产资源之一,在全省林业产业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对黑龙江省食用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福建古田县食用菌生产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阐述了营造食用菌专用林、建立林业基地的必要性,指出发展食用菌的关键在于逐步使林菌生产互相配套,原料供应优质化,同时对营造专用林的林业资金、经济政策和开展栽培技术研究以及开发利用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e)是东北地区传统的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在小兴安岭地区林下元蘑的生长发育条件、林下栽培、采收等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及技术规范。利用木耳菌糠林下栽培元蘑,既可节约农业用地,提高元蘑品质,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对林业资源的消耗,缓解菌林矛盾,还为进一步利用木耳菌糠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和循环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其森林特产资源异常丰富,食用菌便是其中之一。据统计,黑龙江省约有食用菌23科114种,其中得到广泛人工种植的主要有黑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十多种,且大多具有食、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并成为林区及广大农区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食用菌产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食用菌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9.
晏青华  仕军 《绿色科技》2015,(2):130-131
运用社区林业的调查方法对云南安宁市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种类及利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当地野生食用菌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当地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林业部门场地、原材料充裕,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对振兴林业经济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竹资源高质量培育与利用新团队开展了竹林下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竹林下两种食用菌高值栽培及保质加工关键技术"科技成果1项,创新性地研究并提出了以竹基培养料为食用菌茵棒优质营养源的新技术和竹林下食用菌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浙江林业科技》2004,24(4):20-20
2004年6月22日,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一行在浙江省林业厅厅长陈铁雄、丽水市副市长肖建中等的陪同下,到地处丽水市科技创业园内的省级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胶囊菌种工厂化繁育基地进行了视察。 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是以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有关科技人员创办并控股的科技型企业。随着企业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心联合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科技人员共同组建了高科技食用菌精深加工型企业——浙江益圣菌物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征地20亩,正在开展食用菌多糖保健食品的开发。 茅副省长一行在…  相似文献   

13.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示范区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林业生态示范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节柴改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质菌种;加强菌政管理;开展食用菌培养基的综合利用研究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YTF-6型液体施肥施药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节水灌溉施肥(药)系统控制技术装备,主要用于林业工厂化育苗和花卉、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设施农业生产,实现人工智能化节水灌溉和施肥施药,使林业苗木、花卉、农作物、食用菌、中草药等获得最佳的水肥生长条件,达到大幅度增产、增收、高效和科学节水省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林业与世界粮食安全林业在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席位.木本粮油、果品、食用菌、叶和野生动植物等林产品是人类食品和药品的重要来源,也是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是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房县林业资源、食用菌栽培历史及其当前生产、销售、管理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并对房县近期食用菌质量和产量低下、市场竞争力下降等5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切合房县实际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达到的目标,指出了房县从6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以保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林业政策调整,退耕还林面积不断扩大,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林下空间资源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实践证明,林下环境适宜多种食用菌生长发育,林菌结合已成为林业立体开发的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市场发展前景乐观据资料分析,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食用菌发展较为稳定,内销、外销市场都很活跃,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主要特点有:鲜菇在国际市场上热销;国内市场黑木耳货源紧张;食用菌产品除鲜菇和盐渍品外,正在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摘自《内蒙古林业》19...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市山林面积大,采伐、造林及木林加工生产中的剩余物——枝丫、边角料、木屑以及棉壳等,数量多,质量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原料。为了解决林业生产、科研的周期长,见效慢,与林业生产、科研急需资金的矛盾,改单纯的平面林业为综合的立体林业,提高采伐、加工剩余物的利用率,变剩、变废为宝。从1984年开始,我们开展了森林立体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进行了食用菌林下段木、代料栽培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6):66-66
2005年10月25日,由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安全型矿物质养料产品“菌兴”菇耳精料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