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饲喂糊化淀粉尿素对肉牛血液几项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要一代7月龄阉9头,随机分成三组,每组三头,每月用自的糊化淀粉尿素500g,1000g分别饲喂试验一、二组,设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尿素氮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升高28.0%-36.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1000g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32.95-40.0%,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异黄酮对雄性大鼠芳香化酶活性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3种异黄酮(Da、IPF和7HF)对雄性大鼠芳香化酶活性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28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另外3组在每千克日粮中分别添加5mg的Da、IPF和7HF。实验结果表明,Da、IPF和7HF均能升高腿肌中RNA/DNA的比值,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19.09%、9.09%和15.45%;同时显增加血清中睾酮的含量,降低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抑制睾丸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提示异黄酮(Da、IPF、7HF)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而降低睾酮向雌二醇的转化,使体内睾酮含量升高,有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大鼠饲料中添加5%~10%葡萄渣,饲养150天,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及脏器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饲喂葡萄渣不引起上述指标的明显改变,认为葡萄渣无毒性。  相似文献   

4.
用8头平均体重18.36±1.783公斤长白×成华杂交一代阉猪,随机分成20个小组,进行10个处理的试验,研究饲粮中甘薯粉不同比例(15、30、45%)及各比例下添L—赖氨酸(0.12、0.24;0.15、0.27;0.18、0.30%)的饲喂效果,并考察了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血清尿素氮、血清总蛋白含量与猪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饲粮中甘薯粉比例升高,猪生长显著降低(P<0.05),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明显促进生长。以含15%甘薯粉添加0.24%L一赖氨酸盐酸组成绩最佳,平均日增重663克,饲料利用率2.34,超过不含甘薯粉的玉米基础饲粮对照组。30%、45%甘薯粉比例下以分别添加0.15、0.18%L—赖氨酸盐酸较好,生产成绩接近玉米对照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分别为557克、2.57;523克、2.68。血清GOT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与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呈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与日增重呈显著性相关(P<0.05)。综上认为:赖氨酸为甘薯粉中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甘薯粉对生长猪增重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玉米的58.62%,替代玉米后添加L一赖氨酸盐酸可以达到或超过玉米对照组饲粮的饲喂效果。血清GOT活性、总蛋白含量、尿素氮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反映猪生长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用0.32Gy、0.45Gy、0.60Gy 3种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 AA 鸡种蛋,以0.45Gy 剂量的效果最好。其孵化率比对照组高8.8%~9.3%。又以0.45Gy 剂量处理种蛋后孵出的肉雏,进行饲养试验。结果是56日龄试验组、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8%、7.8%。相应的肉料比为1:2.85、1:3.14。测定经处理后的60日龄肉雏的生理生化指标。其结果是试验组鸡的呼吸、体温、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都较对照组高。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略升高。试验组鸡的心脏、肝脏的重量显著重,差异显著(P<0.05)。胴体及其大部分器官均略重。  相似文献   

6.
氧化锌、蛋白锌对仔猪胴体组成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5头“杜长大仔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5组,分别饲以添加100,200,300mg/kg氧化锌,100,200mg/kg蛋白锌的相同饲粮,进行为期30天的饲养试验后,从每组中各选取6头试验猪进行了屠宰分割,测定胴体组成,并依解剖位置分离骨骼肌并称重,分析测定了背最长肌和肝脏中常量营养成分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化学形式锌对仔猪胴体组成、不同骨骼肌的重量,心、肾的相对重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添加300mg/kg氧化锌组肝脏相对重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33%。添加3000mg/kg氧化锌使肝脏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发季了显著变化,前者上升了4.03%(P<0.05),后者下降了23.58%。添加3000mg/kg氧化锌使肝脏RNA呈升高趋势,RNA/DNA比值上升了9.29%(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杂交鳢血清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杂交鳢人工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测定其血清指标的水平,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不同时间点感染组血糖浓度的平均值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尿酸、尿素氮、肌酐、钙离子浓度的平均值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的平均值先升高后降低,但不同时间点感染组的尿素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淀粉酶、酸性磷酸酶的活力则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时间点对照组上述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杂交鳢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除球蛋白和尿素氮外,其他血清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P﹤0.05),但最终大多数指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3种异黄酮(Da、IPF和7HF)对雄性大鼠芳香化酶活性及骨骼肌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28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另外3组在每千克日粮中分别添加5 mg的Da、IPF和7HF.实验结果表明,Da、IPF和7HF均能升高腿肌中RNA/DNA的比值,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19.09%、9.09%和15.45%;同时显著增加血清中睾酮的含量,降低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抑制睾丸组织中芳香化酶的活性.提示异黄酮(Da、IPF、7HF)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而降低睾酮向雌二醇的转化,使体内睾酮含量升高,有助于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验精氨酸的作用。[方法]选用6头21日龄5.2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基础日粮+2.05%丙氨酸)和精氨酸日粮(基础日粮+1.0%精氨酸),试验期为7 d,观察日粮添加1%精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相对重量和血液生化参数的影响。[结果]仔猪饲喂添加1.0%精氨酸的日粮后,其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提高,但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仔猪肝脏、心脏、肾、脾以及肺的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小肠的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血清中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所有血液生化参数差异都不显著。[结论]补充精氨酸对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在日粮中添加无机硫对于家禽的影响,使用天津地产肉蛋兼用鸡作为试验动物,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组的日粮中加入0.1%的矿物硫作为变量,试验持续12周。检测其产蛋量等生产性能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1%的矿物硫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肉蛋兼用鸡的生长指标。对于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并不会对其肝脏、肾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8±2)日龄荣昌断奶仔猪,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分组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各组日粮中除对照组外,分别添加低聚果糖(0.4%)、低聚木糖(0.02%)、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分别为0.4%和0.02%),试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日粮中添加0.4%低聚果糖、0.02%低聚木糖均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了腹泻率(P<0.05),添加低聚果糖还显著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低聚木糖显著降低了料肉比(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添加低聚木糖显著降低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P<0.05),低聚果糖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对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通过对添加低聚糖饲养猪只各项指标的测试,低聚糖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北京油鸡肉品质优良,但饲料转化率低.本试验旨在探讨鸡肉风味物质选择对北京油鸡的饲料转化率及生产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北京油鸡公鸡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上选系和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双向选择系共510只,饲养8周,每周测定每个个体的采食量和体重,17周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VA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饲料中VA适宜的添加量。【方法】采用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白糊精为糖源、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作为基础饲料,配制VA水平为0(对照组),810,1 620,2 520,3 224,3 980,7 950,16 386 IU/kg的8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79±0.52) g的草鱼12周,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束后测算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草鱼幼鱼,在试验后期有8.33%出现眼球突出、尾鳍充血的症状,添加VA试验组的草鱼未出现类似症状;饲料中VA含量在0~1 62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随饲料中VA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VA含量>7 95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类似,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相反;VA对草鱼成活率和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缺乏VA会显著降低血清中ALP的活性,同时显著提高GPT和GOT的活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缺乏VA会引起草鱼幼鱼眼球突出、尾鳍充血和肝功能异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会促进草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但过量的VA会降低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对草鱼体质量增长率与饲料中V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VA的需要量为1 653 IU/kg,同时建议饲料中VA含量不宜超过7 950 IU/kg。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为筛选生长肥育猪日粮配方的单因子试验。以饲养试验为主,第二年进行重复试验验证,结合进行消化代谢和屠宰试验辅助评定日粮配方。用甘肃黑猪。两次饲养试验结果一致,再现性好,评出配方四为本试验最佳日粮配方。重复试验获:平均日增重592g,饲料报酬4.09,每千克增重盈利0.484元,试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净肉率和大理石纹状肉质等指标均为上乘,蛋白质沉积率高。主干饲料为玉米、小麦麸、青稞和蚕豆。本试验低能蛋日粮重复饲养试验获:平均日增重478g,饲料报酬5.17,每kg增重盈利0.341元,瘦肉率较低,总饲养效果差。本试验高蛋白质日粮获:平均日增重547g,饲料报酬4.67,每kg增重盈利0.380元,屠宰率、胴体眼肌面积、瘦肉率、净肉率等指标亦低,肉质分析结果也未见佳,总饲养效果也不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温干旱胁迫下缩节胺(mepiquat chloride,DPC)调控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棉杀虫蛋白含量的生理机制,为高抗虫性Bt棉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1年以转Bt抗虫基因抗虫棉品种泗抗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干旱胁迫,胁迫开始后立即用20 mg·L-1 DPC和清水(对照)喷施。7 d后测定铃壳杀虫蛋白含量、α-酮戊二酸含量、丙酮酸含量以及谷氨酸合酶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DESeq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通过GO富集和KEGG Pathway数据库注释参与DPC调节杀虫蛋白含量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清水对照相比,DPC可显著提高高温干旱条件下Bt棉铃壳中杀虫蛋白含量,提高幅度达4.7%—11.9%。在碳代谢方面,α-酮戊二酸含量、丙酮酸含量提高46%—57%和25%—29%;在氨基酸代谢方面,谷氨酸合酶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32%—44%、30%—40%、28%和2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爱拔益家肉鸡(AA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80只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周期共42 d。试验期间自由采食饮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饲喂5%发酵棉粕、发酵菜籽粕及混合发酵棉粕(2.5%)和菜籽粕(2.5%)替代对照组中的豆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日龄和42日龄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的体重分别升高3.54%和4.52%,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试验鸡体重分别显著增加4.67%和3.96%(P<0.05)。1~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4.63%(P<0.05);与发酵棉粕组和发酵菜籽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分别升高4.76%和4.05%,差异显著(P<0.05)。与发酵棉粕组相比,发酵棉粕-菜籽粕组的腹脂率显著降低14.68%(P<0.05)。【结论】发酵棉粕-菜籽粕组试验鸡会显著提高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体重、屠宰率及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但对其他指标无影响。日粮中添加5%的混合发酵棉粕-菜籽粕的效果优于单一添加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Diludin对20头20kg体重迪卡生长猪和24头60kg体重迪卡育肥猪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了对甲状腺素中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以及皮质醇含量的影响,以阐明其促生长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添加375mg/kgDiludin可以提高生长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但对日增重的影响前期大于后期,前期日增重(35150g)比对照组(32750g)提高733%,而后期日增重(80910g)比对照组(79250g)只提高209%。全期饲料报酬试验组(2096)比对照组(2219)提高554%。(2)添加25mg/kgDiludin可使育肥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9089g,377)分别比对照组(7609g,386)提高1945%,233%;添加50mg/kg可使育肥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9357g,372)分别比对照组(7609g,386)提高2297%,363%。(3)50mg/kg组猪膘厚(119±003)cm与对照组(128±026)cm相比下降703%,提高了瘦肉率。(4)血清T3质量比为25mg/kg组(0466±0202)n?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单栏系统测定个体的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探讨绵羊饲料效率与瘤胃组织形态的关系,为解析绵羊饲料效率性状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取出生日龄相近、系谱信息详细、健康状况良好的187湖羊公羔,56 d断奶后转入单栏饲养,过渡期14 d,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正试期内所有羊只仅饲喂颗粒饲料,自由采食及饮水,并在80 d和180 d晨饲前空腹测定其体重(body weight,BW)和80—180 d间的采食量(feed intake,FI),计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中期代谢体重(metabolic body weight, MBW)、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等饲料效率相关性状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于180 d饲养结束后屠宰采集瘤胃腹囊组织1 cm2保存于4%甲醛溶液中,用于制作组织切片并观测其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最后将其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饲料效率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且剩余采食量最大与最小的个体每天的剩余采食量之差达0.57 kg。饲料效率相关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r= 0.68)和采食量(r= 0.48)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体重(r=0)、末期体重(r= -0.01)和平均日增重(r= -0.02)无显著相关(P>0.05)。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乳头长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肌层厚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而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无显著相关。不同RFI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瘤胃肌层厚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瘤胃乳头长、宽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RFI组羔羊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Low-RFI组(P<0.01),肌层厚度显著高于Medium-RFI组(P<0.05);不同FCR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乳头长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层厚度和乳头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High-FCR组羔羊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CR组(P<0.05或P<0.01),Medium-FCR组羔羊乳头长度显著长于Low-FCR组(P<0.05);除瘤胃乳头宽度外,不同FI组羔羊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High-FI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肌层厚度和乳头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I组(P<0.05或P<0.01);不同ADG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ADG组羔羊采食量、剩余采食量、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ADG组,饲料转化率则极显著低于Low-ADG组。【结论】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饲料效率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衡量饲料效率的潜在指标。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无显著相关,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对采食量和增重有显著影响,但其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饲养、屠宰试验和胴体组成测定,探讨了羧酸吡啶铬对生长肥育猪肥育性能、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对杜长大杂种猪分别饲喂含0,200,400μg·kg-1羧酸吡啶铬的日粮,测定其结果表明:羧酸吡啶铬显著地降低了猪的采食量和料重比,并有提高日增重的趋势;它可以使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最长肌和半腱肌的重量明显提高,脂肪率和背膘厚显著下降。此外,羧酸吡啶铬可增加猪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RNA含量及RNA/DNA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