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2,40(4):10-10
<正>2012年12月20日至22日,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组织的评审组,对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和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了机构考核、审查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复查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强化蚕种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蚕种流入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蚕种生产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近日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全省出库使用的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蚕种必须按标准逐张粘贴新版蚕种质量合格证。新版质量合格证特点是:每个蚕种生产单位分别对应一个蚕种质量合格证代码编号,以合格证代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192-94蚕种质量》和农业部部颁农业行业标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规定,普通蚕种(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指标合格判定标准为≥95%。四川省从1996年开始,由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对全省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越年普通蚕种实施了杂交率的抽样检验,凡是杂交率低于95%的蚕种,  相似文献   

4.
<正> 1999年1月22日,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专家组,受四川省技术监督局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对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验项目——家蚕原种和普通种五类13项32个检验参数进行了逐项考核评审,同时对仪器设备逐台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了考核。通过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具备了按NY326—97、DB51/192—94等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计量认证合格,计量认证(99)量认(川)字(V0904)号。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通过了计量认证,将会更加全面推广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  相似文献   

5.
<正> 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于1999年2月3日在绵阳市召开了全省蚕种质量检验监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州)蚕种站、质检站站长、各蚕种冷库主任、省属蚕种场质检负责人、西南农大、省蚕研所、省蚕丝校的专家,共40余人。会议重点对全省蚕种统管后进一步强化蚕种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进行了讨论;省站曾华明站长总结了1998年质检工作,指出蚕种统管后的质检工作必须从建立完善检验体系。监管体系和评价体系着手,本着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6.
梁秀玲 《广西蚕业》1994,31(1):72-72
四川省桑蚕蚕种从1993年秋用蚕种开始,由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统一印制全息防伪蚕种质量检验合格证,全省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并规定:1.各市(地、州)蚕种质检部门向省质检站订购检验合格证,并核发到冷库或蚕种场对蚕种成品进行封贴;2.省内生产销售的普种,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贯彻执行《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加强蚕种质量的监管,确保省属蚕种场原、普种质量,省站决定从今春起对省属场母蛾除省站继续抽检50%外,统一组织省级监管员对自检部分母蛾实行单循环交叉监督检验。并于1996年6月10日在省站召开了省属蚕种场主管生产场长及监管员参加的检种工作会,研究了检种工作有关事项,统一安排布置了交叉监督检验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质量检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硬件建设是开展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的先决条件;质量体系的建立是规范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的基础;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坚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蚕种管理总站联合召开了秋季蚕种工作暨提高蚕种质量学术研讨会。会议就蚕种质量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就提高蚕种质量提出了如下的意见和建议。 讨论一致认为,当前我省蚕种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业务部门和蚕种场的高度重视。按照94年省颁地方标准,今春越年蚕种质量全部指标检验结果,平均单盒有效卵粒数为25827粒,平均不良卵率为1.0%,平均最大二日孵化率为96.4%,平均杂交率为90.8%,五项质量指标中,涉及到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蚕种管理条例在年底出台。为了改变蚕种生产、经营较为混乱的情况,四川省拟定了《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该条例就蚕品种的选育和审定推广,蚕种的生产经营、蚕种的检验和检疫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三、重新核定了蚕种生产许可证。今年初,四川省对蚕种场进行了清理整顿,重新核发了生产许可证。全省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共128个,核定普种生产总量1088.5万张。 三、开展了蚕种质量跟踪调查。为加强对蚕种质  相似文献   

11.
<正> 1988年我省家蚕微粒子病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把微粒子病控制下去。否则将会影响我省蚕桑生产发挥优势。微粒子病出现消涨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蚕种场自控与监督检验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突出抓了蚕种场自控微粒子病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忽视了各级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作用。蚕种病毒合格检验应由省,地监督检验部门进行未完全作到,蚕种质量事后把关又未完全把住。  相似文献   

12.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13.
《广东蚕业》2006,40(1):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级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14.
吴冰 《四川蚕业》2005,33(4):3-7
2005年四川省蚕种生产中开始执行《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和《蚕桑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这两个行业标准。笔对照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193—94《蚕种检验规程》和DB51/192—94《蚕种质量》在标准上的差异和生产、检验工作中的差异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正> 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和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于最近在北碚蚕种场联合召开了四川省选原种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从事选原种、新品种培育工作的科技干部,主管科长、场长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的专家、教授等共70余人。会议由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副经理、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敖明军同志和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淑英同志共同主持。会议以贯彻四川省蚕种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和稳定品种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996年3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蚕种是丝绸行业发展的基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关键是提高蚕种质量,搞好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至关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蚕种质量是贯彻执行《条例》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狠抓以防“微”(N.b)病为关键措施及避免杂交不彻底、品种混乱等蚕种质量问题.家蚕微粒子病(N.b)是一种严重危害蚕茧生产的毁灭性疫病,生产上一旦出问题,不仅给蚕种场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威胁着蚕桑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 家蚕普种杂交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黄先勤1995年春夏蚕(四川蚕业1996第3期)对同品种、不同制种场别、不同饲养户调查表明:凡杂交率不高的普种,其发育缓慢、健康性差、抗逆性弱、发病率高、结茧率与茧层率低。杂交率低的普种,蚕农饲养难度大、单产不高、收入减少,对此反映非常强烈。为了确保蚕种质量,根据四川省《蚕种质量》、《蚕种检验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的规定,1996年省总站制定了《四川省家蚕普通  相似文献   

18.
王欣 《中国蚕业》2023,(3):23-28
基于2018—2022年间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数据,分析了母蛾和成品卵微粒子病检验的数据变化、风险、监督抽查及样本数量和真实性等情况,讨论了蚕种生产企业在微粒子病检验中遇到的生产环境风险加大、质量管理水平滞后、自检能力不足、检验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对提高企业自检能力、健全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江苏蚕种生产质量稳步提升,确保蚕农使用上放心合格的蚕种。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实验室的蚕种质量检验能力,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组织开展了全国蚕种质量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阐述了蚕种检测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组织实施过程,介绍了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的操作方法,结合案例对结果统计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说明。开展全国蚕种质量检测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检验并验证了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了检验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1993年全省蚕种生产会议于最近在眉山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州蚕业部门主管蚕种生产的科(站)长和各蚕种场的负责人共180余人。会议总结了1992年蚕种生产工作,交流了提高蚕种质量、控制微粒子病的经验,签订了1993年秋用和1994年春用原蚕种供需合同,安排了1993年三级蚕种生产计划。会议期间,四川省丝绸公司赵廉同志就加强蚕种管理,提高蚕种质量和1993年的蚕种生产讲了很好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