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腹地能种菜塔克拉玛干沙漠人称“死亡之海”。而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培育出生命,结出了果实。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仅引种、筛选出近20种适合沙漠环境条件下种植的植物,还成功地种植了蔬菜瓜...  相似文献   

2.
战斗在风沙第一线的吐鲁番县红旗公社治沙站,在县林业工作站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密切协作与具体指导下,自1972年以来,经过深入研究,多次栽培、反复对比试验,从80种沙、旱生植物中,选出乔状、头状、红皮及艾比湖沙拐枣,老鼠瓜,梭梭和白梭梭,多枝、山川柽柳等优良固沙灌木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在干旱缺水大  相似文献   

3.
新疆吐鲁番县红旗公社治沙站,建场十年来,在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县林业站等的协助下,通过反复试验,在原来寸草不生的五千亩裸露沙地上,种植近四千亩沙拐枣等沙旱生灌木和一千余亩老鼠瓜旱生草类后,流沙得到固定;其中一千亩沙地还被改造成为具有护田林网的条田,并建立起香梨园、葡萄园、枸杞园和粮棉油瓜菜生产基地.一个新的绿洲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1997年二三月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成功地组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科学探险活动。中日两国各派出6位队员参加,另有6位民工和36峰骆驼。出发地点选在塔中沙漠公路238公里处。2月18日中午,主队开始向东徒步横穿沙漠,3月24日下午顺利到达罗布庄。直线距离445公里,实际行程700多公里。 令人生畏的“死亡之海” 2月8日我率领先遣队,由且末出发深入沙漠腹地运送物资。根据计划我们必须把大约16吨的物资(主要是水),在主队经过之前运抵各补给点,然后随主队东征。为此春节也没敢在家过。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化学技术研究所研究成功了一种绿化沙漠用的新型生物分解保水剂。这种保水剂是在一种粘土——蒙脱石中混合淀粉等其他多糖类以及土壤营养所必须的钙、镁等元素而制成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林业》2011,(9):1-1
钱学森的原创性理论创新,一是系统工程理论,二是沙草产业理论。他1994年曾说:"我在十年前提出沙产业的设想,只是考虑到我国有153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而且沙漠、戈壁不是没有生物,我们应该让生物利用太阳光能为人类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7.
埃及国土面积102.2万km~2,96%是沙漠,其中流动沙丘占沙漠面积的16.5%。埃及全境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开罗平均年降雨量仅为28mm。埃及国家实施治沙计划始于1925年。1934年创建沙漠研究所(现改为沙漠研究中心,隶属农业部),致力于水、土及沙漠动植物资源研究和沙漠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工作。1936年国家在地中海沿岸实施一项1.6万hm~2的治沙项目,用植物干枝设置了两条垂直于主风方向,高1.5m,间距200m的  相似文献   

8.
《园林科技信息》2005,(4):46-46,41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专家研究发现,沙尘暴也是自然物质循环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的坐凳,高42.5cm,宽50cm,人坐上去非常合体解乏。  相似文献   

9.
新疆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处世界公认的“死亡之海”,古书《佛国纪》所述此地是:“上无飞鸟,下无走禽”。然而就在这处地方,近几年连续发现了珍稀飞鸟和野兽。 发现黑鹳群。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马鸣等人,在位于塔里木河中游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活动的踪迹,经过连续五年观察,黑鹳总数约为90—110只之间,这么大规模的黑鹳群,不仅在我国是独有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飞出白天鹅。新疆军区某部班长孙廉议介绍,  相似文献   

10.
治理沙漠,水是一个关键问题。民勤西沙窝属巴丹吉林大沙漠的东南缘,是典型的荒漠气候,雨量稀少,蒸发强烈,水源异常缺乏。还由于研究不够,利用不当,常造成浪费水源和不良后果。因此,研究沙漠地区的水文,正确地计算水源的收支平衡状况,合理利用沙区宝贵的水利资源,是改造利用沙漠的重大课题之一。我站建站初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治沙队等单位的协作下,曾建立水分均衡场、地下水观测井进行水  相似文献   

11.
前言从1985年开始,鸟取大学沙丘研究所的沙漠利用研究人员以及关西(京都、大阪)的绿化研究人员共同组成小组,与中国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小组一起,在毛乌素沙地开始沙漠绿化、开发等项目的共同研  相似文献   

12.
闫德仁,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干枯的西辽河、遮天闭日的沙尘,曾给在科尔沁沙区长大的闫德仁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1986年,血气方刚的闫德仁怀着把沙漠变绿洲的理想,在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志愿一栏中,郑重地填上  相似文献   

13.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近些年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资源锐减。1983年,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驯化栽培了阿魏菇,1990年选育出高产菌株,在新疆推广。阿魏菇的商品价值颇高,干品供应国际市场价格常高出香菇、金针菇3~5倍。人工栽培阿魏菇其菌体生长通常依赖棉籽壳、  相似文献   

14.
1995全国高山沙生植物研讨会在新疆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和新疆植物、地理学会主办的1995全国第三届高山、沙生植物研讨会于7月26日~8月9日在新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广东、江苏、河南、湖南、江西、上海、北京、山东和新疆等9个省(...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06,(1):F0002-F0002,F0003
杨文斌,1959年12月出生,内蒙古林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沙漠》编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中组部联系专家。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沙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内蒙古林业科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我国沙漠、沙地面积达1.28亿ha,占国上面积的13.3%。每年都有大量的农田、草场受到风沙的危害,一些城市也受到风沙的威胁,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环境,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52年,就开始在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彰武县章古台,进行了治沙研究工作。经过30多年的试验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生物固沙技术措施,为我国林业科研填补一项空白。 60年代以来,结合试验研究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王乐泉同志绿化塔里木沙漠公路,营造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第二条绿色走廊的指示精神,1996年6月自治区林业厅组织新疆林业勘察设计院、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巴州绿化办、塔里木石油指挥部等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对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植被、土壤、地下水资源、流沙危害、治沙方式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取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论证。结论是:绿化塔里木沙漠公路的构想完全可以实施。采用科学造林和滴灌技术,利用地下水,借助沙障治沙进行生物治沙的方法建设沙漠公路绿化工程,最终改变公路沿线的沙漠景观…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林科院库布齐沙漠综合试验站经过3年建设,在防沙治沙技术、沙生植物引种、荒漠藻生物结皮固沙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同时受到国内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造利用沙漠,使不毛之地为国家创造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巴盟治沙研究所于1963年从新疆吐鲁番引种新疆无核白葡萄,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1966年开始结果,树势强壮,结果率逐年增加,69年—70年产量达到七、八千斤,亩产750斤。经过十余年的培育,新疆无核白葡萄在乌兰希和沙漠东部边缘地区引种成功,并在巴盟部分林场、苗圃,以及伊盟等地进行栽培。新疆无核白葡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了使新疆无核自在内蒙西部地  相似文献   

20.
专家介绍     
韩太平研究员,1982年 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 理系,获学士学位。大学毕 业后,一直在内蒙古自治区 林业科学研究院从事防沙治 沙科研工作。曾任沙漠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刑院长。1999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跨附世纪学科带头人“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重点培养对象。200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称号。 在从事林业治沙科研近20年工作中,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林业部、内蒙古自治区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10余项,其中参加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