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对Streptomyces sp. FEEL 1产ε 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基(M3G)中的6种主要成分进行了PB CCD的响应面优化。PB实验表明,酵母粉、KH2PO4和MgSO4对ε PL产量影响显著,结合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实验构建出各因素的最佳浓度:葡萄糖50 g/L,酵母粉7.54 g/L,(NH4)2SO4 5 g/L,KH2PO4 1 g/L,K2HPO4 248 g/L,MgSO4 2 g/L,ZnSO4 0.03 g/L,FeSO4 0.03 g/L,该条件下ε PL摇瓶产量能达1.62 g/L。在此基础上对微量元素ZnSO4,FeSO4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的优化,发现ZnSO4对ε PL产量几乎没有影响,而0.06 g/L的FeSO4则可以进一步使ε PL产量提高至1.73 g/L,较M3G培养基提高了57.2%。在5 L发酵罐中进行控制pH的分批发酵,ε PL产量达到8.76 g/L,较其在M3G培养基提高了41.1%。  相似文献   

2.
利用FeSO4-钼蓝法研究了中草药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粉末、黄芪水提取液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植酸酶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3 g/mL的黄芪粉末和0.03 g/mL的黄芪水提取液作用下,44h时黑曲霉中植酸酶活性最高.与对照相比,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黄芪粉末和黄芪水提取液的吸光度分别提高了33.6%和37.8%,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黄芪粉末和黄芪水提取液的吸光度分别提高了21.0%和28.7%.在最佳培养时间,植酸酶活性均随着黄芪浓度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加入黄芪粉末的液体培养基变化幅度最大,植酸酶活性浓度0.01 g/mL是浓度0.05g/mL的1.64倍;加入黄芪水提取液的液体培养基中植酸酶活性浓度0.01 g/mL是浓度0.05 g/mL的1.54倍;加入黄芪粉末和黄芪水提取液的固体培养基中植酸酶活性浓度0.01 g/mL分别是浓度0.05g/mL的1.50和1.42倍.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就分别添加 1~ 7mg/LBA和 1mg/LNAA的MS、1/ 3MS和改良KC 3种基本培养基对蝴蝶兰 (Phalenopsishybrid)原球茎增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改良KC的效果最好 ,1/ 3MS的效果次之 ,MS的效果最差 在改良KC基本培养基中 ,加入BA的浓度以 1mg/L对原球茎增殖的效果最好 ,随BA浓度的增加原球茎增殖率下降 在添加 1mg/LBA的改良KC培养基中 ,NAA浓度 (0 1~ 2 0mg/L)对原球茎增殖的效果以 0 1mg/L处理组较好 ,且出苗率也高 在添加 1mg/LBA和 0 1mg/LNAA的改良KC培养基中 ,活性炭低浓度 (0 5~ 1 0g/L)时对原球茎增殖影响不明显 ,高浓度 (2~ 3g/L)时对原球茎增殖有促进作用 ,但原球茎有黄化现象 ;从出苗情况看 ,以添加 1 0g/L组出苗率最高 .  相似文献   

4.
以M7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继代扩繁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M7芽苗在MS+4.0 mg/L6-BA+0.3 mg/L IBA(3%蔗糖)固体培养基中继代时,出现严重的玻璃化,而MS+1.0 mg/L 6-BA+0.1 mg/L NAA(3%蔗糖)固体培养基可大大改善其玻璃化程度,使其恢复健康生长;卡那霉素对M7叶片再生、新梢增殖、新梢生根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卡那霉素浓度增加,M7叶片再生率、新梢增殖率、新梢生根率不断下降;M7叶片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生根、新梢增殖及新梢生根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浓度分别为20、5、40、10 mg/L。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有效的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组培苗生根系统,分别考察了生长素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对天门冬组培苗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营养元素、激素及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天门冬组培苗生根.以FeSO4· 7H2O浓度降低到6.95 mg/L、含Na2· EDTA 9.33mg/L的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5 mg/L IBA、0.5 mg/L IAA以及20 g/L蔗糖时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6%.  相似文献   

6.
培养基种类对梨试管苗茎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培养基种类显著影响梨试管苗茎的增殖。外殖体在MS培养基上产生的茎,叶片大、叶色浓绿,平均茎长(2.9厘米)、鲜重(175毫克)和干重(26毫克)值最高,但平均茎数(2.9)最少。WPM产生的茎,叶片小、叶色黄绿,平均茎长(2.0厘米)、鲜重(67毫克)和干重(9.3毫克)值最低,但平均茎数(7.3)最多。QL培养基产生的茎,各项指标均介于MS和WPM之间。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表现为:MS培养基的总离子浓度(94.22mM)和总氮浓度(60.01mM)最高,WPM最低,分别为42.51mM和14.70mM。QL介于两者之间(68.45mM和37.88mM)。上述差异表明,高总离子浓度或高氮浓度的培养基有利于梨外殖体已分化茎的生长,反之,则有利于茎的分化。  相似文献   

7.
从湛江市霞山区海滩表层污泥中富集分离出红假单胞菌属光合细菌M-01,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株生长温度为30 ℃时,最适培养光照度为3 000 lx.培养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氯化铵2 g,磷酸氢二钾 0.2 g,乙酸钠 4 g,碳酸氢钠 2 g,氯化钠1 g,酵母膏0.15 g,硫酸镁0.2 g,T.M储液少量,蒸馏水1 000 mL;其中乙酸钠为最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籼稻有效的农杆菌介导二次遗传转化方法,以T-DNA插入突变体M1和M2幼胚为受体材料,通过G418浓度分别为100 mg/L和150 mg/L(20 d/代)的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的抗性胚性愈伤,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0.91%和11.05%;分化生根获得M1和M2基因互补转基因水稻植株各143株和180株,经PCR检测阳性率分别达到72.0%和76.1%.试验结果表明,以G418为筛选标记的籼稻二次遗传转化方法,可以成为水稻遗传改良及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M/G/1排队模型上考虑最优服务率的问题,从经典的M/G/1排队的平均队长入手,通过非线性规划的试探法求出最优服务率,并将其运用到实例中。  相似文献   

10.
以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组织培养获得的不定芽为原材料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考察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不定芽增殖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0.1 mg/L 6-BA+0.02 mg/LNAA是适合滇杨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添加0.02 mg/L NAA有利于试管苗的生根.  相似文献   

11.
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cv. Korla Fragrant)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库尔勒香梨’试管苗完整植株、田间植株新梢顶部未展开叶片与嫩茎、田间植株新梢叶片3种材料N、P、K、Ca、Mg 5种元素含量,采用Morard提出的调配方法折算试管苗植株5种元素含量折算得到M系列培养基,同时用Goncalves提出的方法对田间植株新梢茎叶、田间植株新梢叶片元素含量得到G系列培养基,对比分析了3种材料、2种调配方法所得8种培养基离子成分含量与试管苗生根效果。结果表明:M、G系列培养基NH+4、总NO-3、PO3-4含量差异较大;以新梢茎叶为基础的G1处理,生根率为92.7%,显著高于M系列配方,试管苗茎叶生长质量也具优势。G系列配方中G1生根率显著高于以新梢叶片为材料的G2处理。以‘库尔勒香梨’田间植株新梢茎叶为材料,按照Goncalves提出的方法,分析N、P、K、Ca、Mg 5种元素含量,调配微繁生根培养基大量元素含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得到高效产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微生物菌株,实现其商业化应用,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肠道中筛选得到1株高效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SS-1,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菌株形态和平板菌落特征,并根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该菌株为弧菌Vibrio sp.SS-1。对SS-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发酵温度为30℃,初始p H值为7.2,培养28 h后酶活力可达38.6 U/m 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为麦芽糖11.86g/L、酵母粉16.72 g/L、K2HPO41.36 g/L、Mg SO4·7H2O 1.5 g/L、Fe SO4·7H2O 0.1 g/L、Na Cl 6.75 g/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91.8 U/m L,较优化前提高了4.97倍。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生长快速、酶活较高的特点,可为褐藻寡糖的制备提供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微生物除草剂狭卵链格孢菌株AAEC05-3产Tenuazonic acid(TeA)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钠和发酵初始pH值对菌株产TeA影响最大。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麸皮15g·L^-1、玉米粉15g·L^-1、豆粕15g·L^-1、尿素2g·L^-1、乙酸钠2g·L^-1、氯化钾0.5g·L^-1、磷酸氢二钾2g·L^-1、硫酸镁0.5g·L^-1、硫酸亚铁0.01g·L^-1。最适宜的产tenuazonic acid的发酵工艺条件是初始pH为6,温度为28℃,发酵周期为7d,摇床转速为120r·min^-1。  相似文献   

14.
赵同贵  莫熙礼  邓伟  吴彤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53-10754
[目的]为研究K2HPO4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病性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10、20、30、40、50mmol/LK2HPO4处理烟草1、3、5、7、9d后对烟草接种赤星病菌,研究不同处理烟草赤星病的发生情况。[结果]10~50mmol/LK2HPO4诱导处理后,烟草赤星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27、4.54、5.38、5.76、7.01,5个处理的诱导抗病效果分别为33.47%、63.48%、56.72%、53.66%、43.60%;K2HPO4诱导处理后1d接种即可使烟草产生抗性,诱导处理后3d接种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达62.92%;K2HPO4诱导烟草产生的赤星病抗性具有系统性。[结论]K2HPO4可有效诱导烟草产生赤星病抗性,且其最佳使用浓度为20mmol/L。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四株维氏网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中,以菌株N_(13)的发酵周期短(1~2天),海藻酸合成最大(5.82 g/L),产海藻酸活力强(活力系数为2.60);不同条件下,菌株N_(13)在所试菌龄内,海藻酸合成最均高于其他菌株,其一天菌龄的浓度高达5.45±0.43 g/L,不同发酸液的海藻酸合成最仅在pH 8.0时低于菌株14~#,尤以pH6.0时,高达8.61g/L.在旋转式摇床或往复式摇床上,亦以菌株N_(13)的海藻酸合成量最高(3.61±0.26 g/L和4.39±0.12 g/L),试验温度范围内,也以菌株N_(13)的海藻酸合成量最高,32℃时达到最大值(6.41 g/L),菌株N_(13)以2~8%(V/V)的接种量试验表明:旋转式摇床为2%,往复式摇床为2~4%。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Interest in exopolysaccharide(EPS) - producing lactic acid bacteria(L AB) has increasedrecently because these food grade organisms produce polymers which are important indetermin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airy products and applied to nondairy foods(Gu,Ruixia,Luo Chengxiang,1 999) .When added to food products,polysaccharides function asthickerters,emulsifiers.gelling agents,and water binding agents(Rawson an Marshall,1 997.Garnar- Nourani,et al .1 998) .However…  相似文献   

17.
5W吉福特-麦克马洪制冷机及实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信息产业部电子十六所独立开发研制的5W/20K闭式循环G-M制冷机,该机型既可作为低温泵的冷源,也可用于低温电子器件和超导器件的冷却。该机主要性能指标为;制冷量>5W/20K;降温时间<45min;重量<12k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乳酸菌复合系SFC-2培养基的组分进行响应面优化,从而得出SFC-2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白砂糖10g/L、蛋白胨31.36g/L、牛肉膏15.57g/L、酵母膏10g/L、乙酸钠7.3g/L、柠檬酸三铵4g/L、KzHP044g/L、MgS04·7H200.58g/L、MnSO4·H200.25g/L。SFC-2在此培养基中经30℃,16h培养,其活菌数可达到4.0×10^8cfu/mL,较MRS-S中(8.2×10^7cfu/mL)提高近5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的真实性,从细胞学和RAPD技术方面对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研究。细胞学研究表明,三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6.12%~2.56%,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39∶1,臂比值在1.00~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RAPD分析表明,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共扩增出61条DNA带,其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占总带数的3.3%,来自比克氏棉的带占9.8%,具陆地棉特异带的占13.1%,来自亚比棉的特异带占9.8%,杂种的特异带占14.8%。细胞学研究和RAPD分析的结果吻合,从而断定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为真正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