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蓓蓓 《吉林蔬菜》2016,(11):29-30
1 彩椒软腐病 1.1 发病症状 彩椒软腐病主要危害果实.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脱落. 1.2 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田间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使病菌从伤口侵入,染病后病菌又可通过烟青虫及风雨传播,使病害在田间蔓延.田间低洼易涝,钻蛀性害虫多或连阴雨天气多、湿度大易流行.  相似文献   

2.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3.
甜瓜疫霉病简称疫病,俗称死秧病。发病病株很快萎蔫、死亡,植株似开水烫过一样。田间高温高湿易诱发该病,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后,或是大水漫灌或田间排水不良极易发病,造成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11,(1):10-10
1症状 主要在生长后期发病,田间发病多始于叶尖或花梗中部,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  相似文献   

5.
2009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桃缩叶病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病害盛发,叶片变红、卷曲、皱缩,最后干枯脱落,5月上中旬为发病末期;发病始期至发病盛期,病斑扩展速度为0.04 cm/日.分析认为,早春(桃树萌芽展叶期)低温多雨的年份或地区,发病重.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表明,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波美度石硫合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显著,依次为89.08%、85.54%、82.76%和81.19%,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注意施药适期应掌握在桃树花芽露红而未展开前喷药.  相似文献   

6.
惠丰甘蓝对黑腐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菌鉴定和成株期田间鉴定结果表明:惠丰3号甘蓝对黑腐病菌陕西菌株的病情指数为3.3,山西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为7.0;惠丰1号甘蓝对黑腐病菌的病情指数为3.3(陕西菌株)和6.0(山西菌株),是两个对黑腐病高抗或抗病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灰霉病。发病快,危害重,常导致烂果而减产。由葡萄孢属的灰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或田间操作传播蔓延,多在草莓开花坐果期至采收期发病。湿度大、草莓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稠密时容易发病。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及特点 柑桔树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上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贮藏期果实上称为褐色蒂腐病,发生在叶片和田间幼果期称为砂皮病或黑点病。国内柑桔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09,(3):63-63
1发病症状 发病叶片呈花叶状或心叶萎缩,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植株卷缩成球状。田间症状常因毒源不同而异。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或缩节丛生;芜菁花叶病毒引起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叶片形成浓淡相间斑驳,叶缘上卷;甜菜花叶病毒引起的发病症状表现明脉和新叶变黄,产生斑驳,叶缘向下卷曲。  相似文献   

10.
番茄溃疡病和青枯病是日前番茄生产上两种危害性极强的细菌性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番茄溃疡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开花结果期为其发病敏感期,在田间常成片或成行发生,病株表现出系统性症状和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11.
1 枣锈病 枣树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规律及发生程度取决于7~8月份的气候条件.如果此期降雨过勤,田间湿度过大,则发病早且重.低洼积水地块发病较重,高而平坦的地块发病较轻.株行距大、通风透光好的枣园发病轻.发病时,树下部先发生,由下而上蔓延.枣锈病一般7月中下旬发生,8月下旬达到发病盛期.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水烂"等,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一种,一般从莲作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无论在田间、窖内、运输途中或市场上都可发病.在田间,可以造成白菜成片无收;在窖内,可以引起整窖腐烂,损失极大.除白菜外,甘蓝、萝卜、花椰菜等也侵害较重,此外,马铃薯、番茄、辣椒、大葱、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许多蔬菜也能被侵害.黑龙江省1997年牡丹江以东地区、2000年全省范围内大白菜软腐病大发生,造成不少地块减产,甚至绝产,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13.
草莓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在夏末秋初始发,发病高峰正值草莓花芽分化期,对翌年产量有较大影响.为了解不同品种的发病差异,筛选出抗性品种,1999年9月在本所对10个品种的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不同用量、不同噁霉灵药剂产品对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效果,探索噁霉灵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田间药效.结果发现,施用基肥时,0.1%噁霉灵颗粒剂防治效果因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且施用简便、省时,每667 m2节省成本375元左右.植株发病初期,采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喷雾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但盛果期发病时田间操作难度大.综合考...  相似文献   

15.
白粉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一旦侵染,病菌繁殖迅速,严重影响瓜类蔬菜的生产.为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较好的控制该病,降低危害,我们引进德国巴斯夫生产的新农药百泰,开展防治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为今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黄瓜,参试药剂为百泰、拿敌稳、抑快净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在无壳瓜籽(一种籽用西葫芦)的种植中发生了两种极易混淆的病害,即白粉病和霜霉病,由于田间症状不明显,因此常常造成误诊,结果防治时药不对症,不但起不到防效,还造成病情加重现象。因此如何正确鉴别无壳瓜籽白粉病和霜霉病,以便科学用药,在无壳瓜籽的生产上愈来愈重要。1白粉病与霜霉病的识别1.1发病条件不同:白粉病在闷湿条件下易发病,如田间湿度大,气温16~24℃或干湿交替则易发病,栽培地势低洼,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易发病;霜霉病在18~20℃,相对湿度83%以上的条件开始发病,特别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发病重。1.2症状不同:白粉病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栽培条件下甜叶菊立枯病的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观察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症状,研究了其发病条件,确定了该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同时总结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为大面积开展甜叶菊栽培及甜叶菊立枯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茭白胡麻叶斑病,以叶片发病为主,叶鞘也会发病,为真菌性病害。高温多雨或闷热潮湿,病害发生较重,连作、田间通风条件差,有利于其发生和流行。应针对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等,综合采取轮作换茬、清洁田园、田间管理、人工剥叶等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1)严禁栽植病苗,严禁从发病果园采集接穗,防止把菌源带进果园。 2)发病果园修剪时,剪口、剪具要严格消毒,做到每剪必消,防止人为传播。剪掉的病枝和刮掉的病组织要带出田外销毁,不能堆放在田间或扔在园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