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产品热泵干燥装置性能参数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降低水产品干燥加工能耗,该文以能源效率和除湿能耗比为指标,对热泵干燥装置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水产品干燥特性和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首先对开式热泵干燥系统和闭式热泵干燥系统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比较;然后以闭式热泵干燥装置为例,对其除湿能耗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闭式热泵干燥装置的能源效率为2.52,而开式热泵干燥装置的能源效率为2.39,两者相差不大;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热泵干燥系统的除湿能耗比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蒸发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提高除湿能耗比,可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  相似文献   

2.
烟叶的烘烤特性对烟叶烘烤结果以及烟叶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阐述了烟叶烘烤特性这一概念,从其影响因素、进展和判断方法中出现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制定烟叶烘烤特性判断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热泵烤烟系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热泵烤烟的系统特性,并为工程应用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泵烤烟系统,对热泵烤烟进行了试验研究。当烤房内鲜烟装载量为2432kg时,压缩机的最大功率为12.6kW,系统制热系数达到了3.25,整个过程的除湿能耗比为2.42kg/(kW.h)。最后对热泵烤烟和燃煤烤烟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得到1kg干烟热泵的烘烤成本为2.12元,而燃煤的烘烤成本为2.97元。与燃煤烤烟相比,热泵烤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热泵烤烟的系统特性,并为工程应用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泵烤烟系统,对热泵烤烟进行了试验研究。当烤房内鲜烟装载量为2 432?kg时,压缩机的最大功率为12.6?kW,系统制热系数达到了3.25,整个过程的除湿能耗比为2.42?kg/(kW·h)。最后对热泵烤烟和燃煤烤烟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得到1?kg干烟热泵的烘烤成本为2.12元,而燃煤的烘烤成本为2.97元。与燃煤烤烟相比,热泵烤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过程对热泵烤烟系统性能的影响,该文对基于等焓和等温过程的新型热泵烤烟系统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比较。在给出该系统设计参数和烤烟工艺模式的基础上,鲜烟量为3000kg时,分析得到等焓和等温过程中烤房所需最大热负荷均为37.05kW,在烤烟整个阶段,等温过程的制热系数均高于等焓过程的制热系数,且等温比等焓过程的系统平均除湿能耗比大0.13kg/(kW·h)。研究结果还表明得到1kg干烟,等温比等焓过程的热泵系统的烘烤成本降低了0.06元,节省总烘烤成本28.86元。因此等温过程的热泵烤烟系统性能高于等焓过程的热泵烤烟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烟叶捆绑堆积烘烤作为一种新型装烟方法,通过技术研究与常规挂竿烘烤对比试验,烟叶烘烤烟叶后劳动成本、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明显增强。结果表明:与普通挂竿烘烤相比,体现出省工、节能、增值、增效等优势。捆堆烘烤减少绑杆、解杆工序,用工省0.49元/kg,装烟量增加34.1%,煤耗量节省25.1%,电节省25%,上等烟提高9个百分点,桔黄提高7个百分点,农民每667 m2的综合效益增加281.4元。  相似文献   

7.
南方稻作烟区不同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南方稻作烟区不同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采用暗箱和电烤箱方法研究了K326、G80、云烟87的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K326上部烟叶易变黄、较易变褐;G80易变黄、易变褐;云烟87易变黄、不易变褐。K326的上部烟叶失水均衡性为0.495,G80为0.445,云烟87为0.496,3个品种上部烟叶失水均衡性均较好。K326、G80、云烟87的上部烟叶叶绿素降解量均在92%以上,叶绿素降解速率均在1.28%·h~(-1)以上,叶绿素降解特性均较好。K326、G80、云烟87的上部烟叶PPO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458、0.612、0.263 U,品种之间差异显著。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和钾含量无显著变化;K326品种的上部烟叶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G80的烟碱含量相对较高,云烟87的总氮含量相对较高,3个品种的钾含量无显著差异。结合暗箱试验和烘烤试验对3个品种进行对比,云烟87上部烟叶易烤性和耐烤性好,烘烤特性较好;K326上部烟叶易烤性和耐烤性中等,烘烤特性中等;G80上部烟叶易烤性中等,耐烤性差,烘烤特性较差。不同品种在不同烟区的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存在差异,所以要依据烟叶烘烤特性制定相应的烘烤工艺,以期显露和发挥烟叶潜在质量特性,提高烤烟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8.
邵武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了邵武市11个主要植烟乡镇52份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中总植物碱、总氮、钾、氯、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计算了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等指标,并由此评价了邵武烟叶的化学质量。结果表明:总体上,邵武市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主要指标达到优质烟叶标准。个别乡镇中上部位烟叶化学指标差异较大,尚需在烟叶种植和烘烤过程中进行技术优化,特别是应该注重控制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和结合烟叶素质调整烘烤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量化显示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不同品种烟叶质地和颜色的变化,以中烟100和秦烟96为材料,研究了烘烤中烟叶质地(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和黏聚性)和颜色(L*、a*、b*、C和H)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100和秦烟96烟叶水分、色素、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质地以及颜色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相对于中烟100,秦烟96烟叶烘烤中38~54℃时含水率较高,中烟100烟叶失水速度较快。秦烟96烟叶变黄期呈现较高的POD活性和较低的LOX活性,烟叶质地各参数值较大;定色期的变化则相反,烟叶质地趋于疏松,颜色各参数值趋于适宜范围,烤后烟叶颜色橘黄,色度较浓。因此,烘烤过程中烟100烟叶应适当提高湿球温度,适当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时间;秦烟96烟叶应注意以中湿变黄、中湿定色,注意关键温度点、稳温排湿。该研究为烘烤中烟叶质地和颜色变化的定量化实时监测和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含量与其环境生态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基于云南565个植烟点的土壤、烟叶取样测试分析数据和由实测气象站网推算的气象数据,应用分类分级方差对比、相关分析和等级化平滑过滤干扰的要素响应分析三种方法,研究揭示了品种、土壤、气象三因素综合影响下各主要要素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影响的相对大小;基本明确了云南烟叶中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基本要素、各时段基本气象要素的关系。光、温、水气象条件是影响云南烤烟5项化学成分的主要生态要素;在光、温、水总量基本满足烤烟经济种植需求的前提下,云南烟区光、温、水三要素在大田期间的时段分布和匹配比其大田期总量对烟叶5项成分含量的影响大。云南烤烟大田前期(4—5月)少雨多光照、湿度小、气温较高和日较差大的天气气候,既提高烟叶含糖量又降低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其大田中后期(尤其7—8月)多雨寡照、湿度大、气温偏低和日较差小的气象条件,有相反的影响效应。大田期各月气温与烟叶含糖量呈负相关,对烟碱含量影响不显著;7—8月气温高可提高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土壤因素对烟叶5项成分的影响总体上小于气象因素;烤烟4个优良品种间的烟叶5项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钙对低温高光锻炼下烤烟幼苗光合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了喷施CaCl2对烤烟幼苗低温高光锻炼过程中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高光锻炼过程中,烤烟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明显低于未锻炼幼苗,说明低温高光锻炼虽然能够增强烤烟幼苗的抗逆性,但却降低了其光...  相似文献   

12.
湖南烟区气候因素分析及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分析了湖南烟区气候因素特点及热量与降雨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烟叶生长季节大田期具有平均温度适宜、日均温≥20℃持续天数较长、≥10℃活动积温大于2600℃·d和昼夜温差较小等特点,但大田期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百分率较低。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旺长期降雨量和昼夜温差,提高伸根期、旺长期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有利于优质烟叶品质的形成。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南主要产烟县市分为3类,第1类主要包括湘南、湘中和湘东烟区,第2类主要包括湘西烟区,第3类主要包括湘西北烟区,并对各类烟区气候因子和烟叶品质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水产生物工厂化育苗水体升温技术需求,开展了利用育苗废水作热源为育苗水体升温的海水源热泵集成技术应用示范,探讨了集成系统对海参育苗水体升温和废水热能的回收效果。结果表明,进入I级换热器的育苗废水和新鲜海水温度分别为10.3~14.9℃和-1.9~4.9℃时,新鲜海水出水温度提升4.6~5.8℃,废水热能最大回收率达到59.2%;海水源热泵的废水热源温度和流量一定时,新鲜海水的温升幅度随其入流流量和温度升高而降低,入流温度分别为7.3和10.3℃的新鲜海水,流量不超过15和20 m~3/h时,出水温度均保持在15℃以上,满足海参育苗水温要求。热泵对废水热能的最大回收率为40.7%,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在5.03以上;集成升温系统比传统锅炉升温综合节能37.6%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2 200 t/a,当年内可收回设备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4.
用热管换热器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换气中的余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且冬季长,鸡舍结构上多采用密闭式以保温,使得冬季舍内空气质量恶化,须强制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质量,其结果使舍内气温降低。各种鸡舍在通风换气下舍温仅-2~3℃(东北地区舍温更低),导致蛋鸡舍在冬季的生产性能下降5%~10%。由于冬季舍内排出的废气与补充的新风温差可达10~25℃,废气与新风还有湿度差,废气余热(包括显热和极少量的潜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为解决通风换气与保温这一对矛盾,该文提出将热管换热器用于回收密闭式鸡舍冬季排出废气中的余热。利用热管换热器可以将废气的50%以上余热回收以加热由舍外强制送入鸡舍的新风,以适当提高新风的温度。文中对热管换热器作了传热及阻力设计计算,对一定工况进行了参数优化并编制了通用程序。将热管换热器系统运用在鸡舍中运行,热管换热器实测热效率可达50%~65%,可节能、节省饲料 、提高产蛋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合理降解烤后烟叶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已成为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工艺之一。本研究对分离自烤烟叶面的产淀粉酶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1)和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1)进行发酵培养,提取粗酶液,检测酶活性并应用于初烤烟叶上。通过设计不同酶量、作用时间、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方法考察这两种酶制剂对烟叶(Nicotiana tabacum K326)中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1主要产α-淀粉酶,酶活力为7×105U/mL,菌株C1以产内切酶为主,酶活力为6×103U/mL;在温度40℃、湿度70%条件下作用96h,用菌株A1所产淀粉酶制剂4×107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2.78%,还原糖增加率为12.03%,菌株C1所产纤维素酶制剂4×105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3.87%,还原糖增加率为18.07%。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的产酶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降解初烤烟叶中淀粉和纤维素,提高还原糖含量,可望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phytosterols in tobacco leaves have specific effects on tobacco quality,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ree and conjugated phytosterols in various tobacco leave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d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phytosterols in representative cured tobacco leaves by gas chromatography of TMS-ether derivatives. We found that phytosterol contents in tobacco leaves ranged from 1.0 to 2.5 mg/g of dried leaf tissue,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ypes of tobacco leaves. The majority of phytosterols (75-85%) were conjugated as ester and glycosides, with only about 15-25% existing in the free form. Furthermor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gives rise to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tobacco types with phytosterol levels: the contents of phytosterols in tobacco leaves decreased in the order of flue-cured tobacco, Oriental tobacco, Burley tobacco, cigar tobacco, and Maryland tobacco. At the same time, the tobacco curing process leads to a difference in phytosterol existing-form distribution in some variation laws.  相似文献   

17.
陈鹏娟 《中国水土保持》2021,(5):45-47,I0001
以甘肃省渭源县一林区为研究对象,对云杉林、油松林、杨树林、混交林4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林地和荒草地进行了小气候环境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以荒草地的年变化幅度最大,4种林地的年变化幅度较小且差异不大,深层土壤的温度变化比浅层土壤更为稳定;荒草地的环境温度最高、环境湿度最低,混交林的环境温度最低、环境湿度最高;植被覆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温度,提升环境湿度,阔叶林比针叶林更能够增加环境的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