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分弱毒苗和灭活苗两大类。 (一)弱毒苗 1.毒力弱的弱毒苗,亦称B_1型疫苗。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B_1型疫苗有Ⅱ系(B_1株)、Ⅲ系(F株)及Ⅳ系(La Sota株)。我省生产使用的B_1型疫苗主要是Ⅱ系苗,其优点是对鸡的反应较轻,适于雏鸡和各种鸡使用,缺点是免疫力产生较慢,需7—9天,免疫期较短,2月龄以下鸡仅能维持1—2月(门常平的研究中,Ⅱ系苗首免后的免疫持续期不超过20~25天,紧接着二免,二免后的持续期约为60天),疫苗用量较多,每只鸡滴  相似文献   

2.
1明确免疫原理 喷雾免疫是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雾化的疫苗随呼吸进入鸡体,使鸡获得免疫力。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  相似文献   

3.
(一)家禽常用接种免疫方法 1.滴鼻点眼法。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5毫升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各在鸡眼、鼻孔滴1滴(约0.05毫升),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此法适合雏鸡的鸡新城疫Ⅱ、Ⅲ、Ⅳ系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的接种,该法使鸡苗接种均匀、免疫效果较好,是弱毒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Ⅱ系弱毒为我国使用于雏鸡弱毒疫苗的毒株,近几年来各生物药品厂反映鸡新城疫Ⅱ系苗生产用种毒经常出现对鸡胚致死不规律,突出为接种后72小时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十三、免疫接种引起的反应各种疫苗(包括菌苗及类毒素)作为抗原被接种于禽体之后,都会刺激机体引起一定的反应。但是不同种类的疫苗所引起的反应轻重程度不尽相同,有些无可见的临诊症状,有些则很明显,甚至很严重。一般来说,接种后引起重反应的,免疫效果均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某些疫苗虽不引起机体剧烈反应,却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在正常的情况下,鸡新城疫Ⅱ、Ⅲ、Ⅳ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_(120)弱毒疫苗,马立克氏病的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及鸭瘟弱毒疫苗,接种后一般都不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但有时可见食欲稍减。鸡新城疫Ⅱ、Ⅳ系苗可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新城疫Ⅳ系苗及鸭瘟弱毒疫苗可引起种禽产蛋量暂时下降。鸡新城疫Ⅰ系苗用于日龄较大(例如8周龄后)、经用Ⅱ系或Ⅳ系苗进行过基础免疫的鸡只时,一般没有不良反应,但用于日龄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免疫注意事项胡喜文(吉林市昌邑区畜牧兽医总站132001)预防鸡新城疫病时,多采用饮水免疫方法,即省时省力又方便,为了保证免疫效果,提几点意见,供参考。1合理选用疫苗适合于饮水用的预防鸡新城疫病的弱毒疫苗,有鸡新城疫I系苗、鸡新城...  相似文献   

7.
是弱毒疫苗从黏膜或呼吸遭进入体内的接种方法,减少疫苗病毒被母原抗体的中和作用。将500只剂量的疫苗用24mL生理盐水稀释摇匀,用标准滴管(眼药水塑料瓶也可)各在鸡的眼、鼻孔滴一滴(约0.05mL),让疫苗从鸡气管吸入肺内,渗入眼中。此法适合雏鸡的鸡新城疫Ⅱ、Ⅲ、Ⅳ系疫苗和传支、喉气管炎等弱毒疫苗的接种,它使鸡苗接种均匀,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1注意对症用药喷雾免疫是为预防吸道疾病而通过喷雾的方式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得到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然后雾化的疫苗随鸡的呼吸进入体内,使鸡体获得免疫力。只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但是,当鸡已经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则不能进行喷雾免疫。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广泛应用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鸡新城疫F系弱毒疫苗和鸡新城疫Lasota系弱毒疫苗预防鸡新城疫,对发展我国养鸡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笔者对C30毒株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免疫对象与使用的疫苗应相符如鸡新城疫(ND)Ⅰ系苗一般用于2月龄以上鸡或经ND弱毒苗初免后的鸡。不看免疫对象,随意使用疫苗,不仅造成疫苗的浪费,有时还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1 注意明确免疫的疫病 喷雾免疫是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然后雾化的疫苗随呼吸进入鸡体,使鸡获得免疫力.因此,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但是,当鸡已经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则不能进行喷雾免疫.否则,不仅不会产生理想效果,而且还可能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喷雾免疫是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雾化的疫苗随呼吸进入鸡体呼吸道,呼吸道粘膜接受侵入抗原的刺激,进而产生免疫应答,呼吸道粘膜大量产生分泌型抗体IgA,分布在粘膜表面起粘膜免疫保护作用,使鸡获得免疫力。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系、Ⅳ系和V4等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m20、28/86和4/91等)等。  相似文献   

13.
饮水免疫是预防家禽传染病较常用的有效方法。与其他免疫方法相比较,饮水免疫具有方法简便实用、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但在养鸡农户具体应用中常出现下述种种问题。1.不辨疫苗是否适于饮水免疫。适于饮水免疫的疫苗一般多为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Ⅱ系疫苗、Ⅳ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和H50弱毒疫苗、甘保罗病弱毒冻干疫苗、鸡球虫虫苗等。灭活疫苗不宜做饮水免疫。2.配制疫苗的浓度、剂量把握不准。配制疫苗的浓度和剂量是饮水免疫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鸡只大小,均要求每只饮入有效剂量的疫苗。由于不同日龄段的鸡,其一次饮…  相似文献   

14.
接种不同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对鸡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也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在我国,该病是所有鸡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鸡新城疫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中,施行合理的免疫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城疫疫苗有Ⅰ系、Ⅱ系、Ⅲ系和Ⅳ系4种,大多是弱毒疫苗。Ⅰ系疫苗是一个中等毒力的疫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此苗的优点是产生免疫力快(3~4 d),免疫期长(1年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此次…  相似文献   

15.
石伟明  刘黄 《中国家禽》2001,23(24):21-21
饮水免疫是养鸡生产中较常用的一种群体免疫方法,操作简便实用,省时省力,而且一般不会影响正常饲养和生产。但是,在饮水免疫接种时,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在饮水免疫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选择疫苗饮水免疫使用的疫苗一般为具有饮水免疫效果的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Ⅱ系及Ⅳ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0、H120弱毒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冻干苗、鸡球虫苗等,而灭活疫苗则不能用作饮水免疫。2稀释用水的要求疫苗的稀释用水应是清洁的,不得含有任何能使疫苗灭活的物质如消毒剂和消毒离子。稀释用水可…  相似文献   

16.
在鸡预防接种时 ,现常用饮水免疫。如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冻干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冻干苗、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二联冻干苗 ,以及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时 ,常用饮水免疫法。但是饮水免疫方法不当 ,可导致免疫失败。经常出现以下不正确的情况 :一是疫苗使用不当 ,国产中等毒力的法氏囊苗应 2倍量饮水。若点眼或滴鼻 ,病毒会在局部繁殖过快 ,造成机体对疫苗反应大 ,对法氏囊造成损伤 ,从而造成免疫抑制。鸡只精神沉郁 ,采食下降 ,影响增重发育。二是饮水免疫方法不当。停水时间不足或过长 ,或饮水器不足 ,都会导致免疫失败。正…  相似文献   

17.
<正> 对新城疫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的疾病,在雏鸡阶段控制该病的发生,常用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Ⅱ系苗免疫期短,价格高,需两次免疫,我们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使用Ⅰ系苗对雏鸡安全性及免疫力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疫苗:鸡新城疫Ⅰ系苗和Ⅱ系苗,南京  相似文献   

18.
1 鸡马立克氏病1日龄用二价油佐剂灭活苗 0 .2 ml/只颈部皮下注射 ,1 4d后产生免疫力。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表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种程序程序日龄疫苗种类免疫途径产生时间免疫期首免 :1~ 3日龄 H1 2 0 弱毒苗滴鼻 1滴 /只二免 :2 1日龄后 H5 2 弱毒苗滴鼻或饮水 5~ 8d 6个月  疫苗处理方法为 :H12 0 弱毒苗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 1 0倍 ;H52 弱毒苗用蒸馏水、清洁冷开水稀释 ,最好加入 0 .5%~ 1 %脱脂奶粉或葡萄糖。表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二种程序( H5 2 与鸡新城疫疫苗 系或 系二联苗 )程序日龄疫苗种类免疫途…  相似文献   

19.
任涛  辛朝安 《中国家禽》2000,22(9):38-39
气雾免疫,省工省力,且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特别有效(例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等),所以近年来采用气雾免疫的鸡群正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0.
喷雾免疫是利用气压使稀释的疫苗雾化,并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雾化的疫苗随呼吸进入鸡体,使鸡获得免疫力。只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才可以通过喷雾方式进行免疫,如鸡新城疫Ⅱ、Ⅳ系弱毒疫苗等。另外,当鸡发生呼吸道疾病时不能进行喷雾免疫,否则不仅不会产生理想效果,而且还可能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