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iohilum turcicum)的相互关系中,小斑病菌可强烈地抑制大斑病菌的生长,在PDA培养基上可形成明显的抑菌区,在玉米植株上能减少大斑病病斑的数目,病斑变小,产孢能力也降低。玉米小斑病菌对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因不同菌株的组合而异,抑制作用的强度也随不同接种方法和培养条件而变化。根据小斑病菌对大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合小斑病菌对温度较易适应的特性,初步推断我国春玉米区有逐步发展为小斑病常发区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致病毒素产生的条件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Ht—毒素)的产毒条件和毒素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斑菌在25℃黑暗条件下用液体静止培养20d所得的毒素作用最强,在固体培养基质中,以粉碎的玉米碎粒最有利于Ht—毒素的产生(每百克玉米粒可获得Ht—粗毒素1.65g),其次是高粱粒和大米粒。Ht—毒素对热稳定,经煮沸和加热浓缩不会降低其生物活性而且活性还有升高的趋势,但是这种毒素对光却极不稳定,尤其是日光照射后,活性丧失很快。在pH3.0—4.5的偏致性条件下,Ht—毒素可保持活性达20d 以上,而以后随pH 值的升高,活性迅速丧失。 相似文献
3.
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所产生的致病毒素(Hmtoxin)能抑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生长和降低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当小斑菌存在时,也象Hm—毒素一样,使大斑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凡是有利于小斑菌产生毒素的培养条件都能使小斑菌对大斑菌的抑制作用更加强烈。在幼苗上,Hm—毒素象小斑菌一样使大斑病的病斑少而小。据此,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在小斑病常发区大斑病一般不易流行,从而大大减轻了在小斑病常发区防治大斑病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有性生殖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玉米大斑病菌(登录号MAT1-1:GU997138和MAT1-2:GU997137)和小斑病菌(登录号MAT1-1:X68399和MAT1-2:X68398)交配型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种病原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特异性引物,采用单因素法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中延伸时间和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种病原菌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同时,对田间采集的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单孢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多重PCR检测,以明确建立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设计的交配型特异引物StMAT01... 相似文献
5.
6.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性有机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究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入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7.
自1957年Luttrell人工诱导玉米大斑病菌有性世代获得成功后,该领域的研究十分引人注目.从玉米大斑菌有性阶段的归属、培养方法、遗传研究等方面论述了玉米大斑菌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有性杂交研究提供参考及对产毒遗传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国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3):99-103
玉米上的蠕孢类病茵主要有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玉米园斑病菌。本文对上述3种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当前生产中的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平皿法测定甘肃省4个典型生态区57株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小,EC50为0.10~1.56mg/L,EC50平均值为0.66mg/L,49株菌株EC50连续性正态分布时的EC50平均值0.61mg/L即为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基于此发现,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平均抗性为1.08,最高抗性为2.55,暂未出现抗药性,其中中部干旱雨养生态区5株菌株十分敏感,平均抗性和最高抗性分别为0.84和1.11,而河西干旱灌溉生态区15株菌株敏感性较低,平均抗性和最高抗性分别为1.23和2.55,需警惕其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和用大斑菌的培养滤液处理玉米根冠细胞的试验证明,大斑菌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产生致病毒素。大斑菌不同菌株,1号和2号生理小种所产生的毒素作用强弱不同。在不含Ht_1基因的玉米1号小种(真16号菌株)的毒力明显强于2号小种(260号菌株)。大斑菌毒素制剂以病叶提取液的毒素作用最强。毒素的生物测定以根冠细胞测定法精确度高。用大斑菌接种玉米幼苗后形成的病斑大小和其毒素处理玉米离体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接种和处理含Ht_1基因的RB37Ht_1自交系的结果也相同。可见,应用大斑菌毒素可以代替大斑菌分生孢子接种玉米鉴别1号和2号生理小种和自交系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斑病菌○小麦优势种群变化趋势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监测玉米小斑病菌○小种优势种群的变化趋势,作者于1991-1995年连续5a用新分离出的○小种强菌株,对生产上的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和连续9a玉米杂交种进行抗病性跟踪监测。试验结果发现,玉米小斑病菌○小种随着新的抗病玉米杂交和在生产上的大面积种植,新的优势强菌系不断产生,致使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也不断“丧失”。 相似文献
12.
为监测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优势种群的变化趋势,作者于1991~1995年连续5a用新分离出的O小种强菌株,对生产上的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和连续9a对玉米杂交种进行抗病性跟踪监测。试验结果发现,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随着新的抗病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种植,新的优势强菌系不断产生,致使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也不断“丧失”。 相似文献
13.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续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70年代国内对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全国只有1号小种。80年代初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报道: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存在2号小种。80年代末,试验鉴定结果:吉林省(6个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河北省(保定)、山东省(烟台)出现2号小种,本文是1988年、1989年两年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Ⅰ.应用CTAB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用采自河北、辽宁、黑龙江、山东、吉林等5省的1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为试材进行液体培养,然后采用CTAB法从菌丝中提取DNA,通过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检测,最后将所提取的DNA在热循仪PE-4800上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结果发现,所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比值介于1.730-1.847之间,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较清晰的扩增图谱,从而证明了采用的CTA法是提取玉米大斑病菌DNA并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玉米。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的叶枯型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该病的病原分为无性态和有性态,有性态学名为Setosphaeria turcica,称玉米大斑刚毛座腔菌,属于异宗配合子囊菌。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有性态的存在,但在实验室中可以诱导有性态的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产生的杂交后代会出现新的致病小种或者扩大寄主范围。回顾了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态研究的历史,介绍了交配型鉴定的传统方法,并且得到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um)菌株9948N为供试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酶、渗透压稳定剂、温度、时间等条件对原生质体产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是:28℃下以10mg/mL纤维素酶 10mg/mL蜗牛酶的混合酶处理经过研磨的菌体,酶解72h,以0.8mol/L甘露醇做渗透压稳定剂。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和圆斑病菌的有性世代分别由Luttrell(1957),Dre chsler(1925)和Nelson(1959)首次培养产生,最终定名为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et Suggs,cochlio-bolus heterosIrophus(Drechs)Drechsler 和Cochliobolus Carbonum Nelson。现已有较好的培养方法,在以Sachs' 琼脂做为支持基质的大麦秆和玉米叶上产生丰富的子囊壳。描述了有性阶段的形态。这三种病菌都是异宗配合的,具有两种亲和性群体,相反亲和性群体之间杂交产生子囊果。亲和性反应是由一个主要基因位点所控制,同时存在着若干个累加基因影响着亲和度的变化。在整个有性生殖过程中有若干个与亲和性主要基因位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素控制着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产生。病菌之间的种间杂交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01年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含不同抗性基因的玉米作为鉴别寄主,对2001年分别采自于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的37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不仅有0号(原1号)、1号(原2号)小种,还出现了12,23,3N,12N号等其它生理小种。尤其是由于本试验出现了对带Ht抗性基因的玉米均致病的123N号生理小种,这应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结构鉴定和钝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在改良Fries培养液中培养可以产生HT-毒素。TLC分析表明:1号小种毒素至少有2种毒性成分,2号小种毒素至少有3种毒性成分。通过GC-MS、HRMS、NMR分析表明组分I的分子式为C6H6O3,分子量126.0328,其化学结构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组分Ⅱ分子量为124,初步推测为2,5-二甲醛呋喃。毒素钝化试验表明,代森锰锌、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