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王德生 《花卉》2009,(6):28-28
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为堀柄锈菌,属于冬孢菌纲锈菌目。冬孢子长椭圆形、棍棒形乃至纺锤彤,黄褪色,顶部圆形或突尖,双细胞,基部狭窄,表面平滑。菊花白锈病具有发病速度快、传燔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等特点,菊花一旦感病几乎完全失去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蕹菜是益阳地区蔬菜传统主栽品种之一 ,但近年来蕹菜白锈病已成为该地区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 ,也为害根 ,一般发生年份减产 15 %左右 ,1999年发病最重 ,造成减产 4 0 %~ 6 0 % ,严重影响了商品外观和食用价值。1 发病症状蕹菜白锈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正面产生黄色疱斑 ,叶背对应着生白色隆起状疱斑。最初叶正面出现淡黄绿至黄色斑点 ,后病斑扩大 ,逐渐变为褐色。同时叶背面对应着生白色隆起状疱斑 ,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有时连接成较大的疱斑 ,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 ,病叶出现…  相似文献   

3.
习永和 《蔬菜》2000,(12):24-24
蕹菜是益阳地区蔬菜传统主栽品种之一,但近年来蕹菜白锈病已成为我地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也为害很,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5%左右,1999年发病流行最重,造成减产40%~60%,严重影响了商品外观和食用价值。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生症状 蕹菜白锈病的典型症状是最初叶正面出现淡黄绿至黄色斑点,后病斑扩大,逐渐变为褐色。同时叶背面对应着生白色隆起状疱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有时连接成较大的疤斑,后期疱斑破裂,散出白色孢子囊。叶片受害严重时病斑密集,病叶出现皱缩…  相似文献   

4.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药剂防治蔬菜霜霉病、疫病和白锈病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吴桐 《吉林蔬菜》2004,(3):29-29
蔬菜的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大白菜、荠菜、菠菜、莴笋、生菜、茼蒿及茴香等多种蔬菜。疫病可危害番茄、马铃薯、甜椒、辣椒、茄子、黄瓜、冬瓜等多种蔬菜。白锈病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苋菜及蕹菜。由于这三类病原菌在病原菌分类上相近,对农药的反应也比较相近。可用的杀菌剂有:72%克露(克霜氰、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抑快净52.2%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50~70克(有效成分);百德富7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0.8%菌立灭水剂600~800倍;20%施宝灵每(亩)10~15毫升…  相似文献   

6.
吉安大叶空心菜是江西省吉安市优良的蔬菜地方良种。1997年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吉蕹商标”,同年在安福县大量试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热、耐旱、耐涝、耐湿)、病虫害发生少,生长快、采收期长、品质优、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2009年,安福县种植吉安大叶空心菜面积3万余亩。  相似文献   

7.
8.
<正>安福县地处赣中,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早春大棚蕹菜(空心菜)生产面积的逐年增加,蕹菜白锈病由原来的零星少量发生转变成危害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0%以上,严重  相似文献   

9.
菊花遗传背景复杂,传统育种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目的。生物技术为菊花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就菊花基因工程中的遗传转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影响菊花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并概述了菊花基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梅花和菊花都是迎寒开放的花卉,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喻为战风斗雪的象征。当然在栽培过程中,它们也会遭受不少病虫害的侵袭,必须认真加以保护,才能让它们开放得艳丽多采,赏心悦目。(一)梅花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1、梅花锈病(1)病原:真菌中的裸抱锈菌(2)症状:芽、花、叶和枝梢,均可染病。病株芽的开放较早,生橙黄色斑点,破裂后散出橙黄色锈抱子。花器受侵染后,花变为叶形,且多肉质,并生橙黄色病斑。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次春侵入幼芽发病。(3)防治:消除被害的枝、叶、花,并烧毁之;发芽前,喷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相似文献   

11.
北京菊花白色锈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自然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对白色锈病抗性不同,香白梨和瑶台玉凤抗性最强,秋、黄秀风、秀雄和秀芳白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切花菊14个品种的核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畅  陈发棣  赵宏波  房伟民 《园艺学报》2007,34(5):1235-124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不同花序类型、不同花色的14个切花菊品种进行了核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2)体细胞染色体在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呈现多数目性,染色体数变动范围在48~56之间,以54条为主。(3)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神马’、‘小红娘’、‘九月黄’和‘小菊双色’有1或2条随体染色体;染色体相对长度为2.04%~5.26%;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39%~67.32%;‘长紫’、‘意大利红’、‘小红娘’和‘阿里格斯’核型类型为“2B”,其它品种为“2A”型。(4)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除‘清露’外均正常。基于观察结果分析了切花菊核型多样性及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那贺川野菊的离体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那贺川野菊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和多效唑(PP333)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对保存材料再生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温(23 ± 2)℃、光照强度2 000 ~ 3 000 lx、光照时间12 h • d-1的培养条件下,在MS + 2.0 mg • L-1 KT + 0.1 mg • L-1 NAA + 6.5 g • L-1琼脂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 ~ 30 g • L-1时附加6 ~ 9 mg • L-1 PP333能保存试管苗360 d以上,存活率达93.53% ~ 100%,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长势良好,其再生后代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POD)酶谱和ISSR-PCR扩增图谱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韡  戴斌  谢慧慧  柯燚  陆小平 《北方园艺》2011,(12):118-121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状进行了遗传保存试验,结果"二乔"性状难以固定,推测这种表型是花色嵌合所致,且这种突变属于不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5.
菊花矮化类病毒的分子检测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想  葛蓓孛  潘嵩  赵哲  王红清  李世访 《园艺学报》2011,38(12):2349-2356
 菊花矮化病由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CSVd)引起。从北京、海南万宁、合肥和哈尔滨共采集了122个野生及商业种植的菊花样品,使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菊花总RNA后,通过斑点杂交检测CSVd,应用RT-PCR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22个样品中有14个样品感染了CSVd,感染率为11.5%;除哈尔滨外的其余3个地区均有CSVd的发生。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CSVd分离物与韩国和日本分离物的序列最为接近,对其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与CSVd的参考序列(NC002015)相比,所获得的中国CSVd分离物的序列中虽然有21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大多位于二级结构上的致病区内),但并未影响其折叠成稳定的拟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和画菊的人文传统,培养了国人的雅洁情操、品德修养和民族气节.中国传统菊花文化既体现了儒家思想所强调的道德教化的功能性,也具备了道家思想提出的纯粹美学的观赏性,还成为禅宗思想中自由空灵境界的体征,并使得菊花精神的"韵味"更加博大精深,从而使"菊花文化"现象上升到哲学的"菊花情结"并富含意味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野菊嫩茎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利用野菊花的嫩茎作为外植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在MS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获得再生植株.练苗后,成活率达100%,生长势强,茎粗壮叶色浓绿.结果表明:利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对野菊花进行扩繁,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腥草属药食两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利尿通淋、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鱼腥草是桂林市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连年种植,导致鱼腥草白绢病发生严重,已经成为阻碍鱼腥草生产的一大因素。本文总结了鱼腥草白绢病的发病条件和规律,提出了鱼腥草白绢病的防治方法,即避免连作、科学选地、选种及种茎消毒、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以期减少白绢病造成的损失,科学有效地防控白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60Co-γ辐射对切花菊试管苗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莉莉  陈发棣  陈素梅 《园艺学报》2010,37(7):1117-1124
以‘神马’和‘长紫’两个切花菊品种的生根试管苗为试材,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设0(对照)、10、15和20 Gy等4个剂量处理,处理后以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分析辐射对腋芽发生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统计M1代田间主要性状及变异情况。结果表明:γ射线对试管苗茎段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辐射的敏感程度都存在差异。茎段较叶片更适合做辐射后组培的外植体。‘长紫’M1代株高降低,花径减小;而‘神马’在株高和花径出现略微增加的趋势。茎段和叶片的再生植株田间主要性状的变异程度大于腋芽的再生植株。‘长紫’在花色和瓣形上的变异率高于‘神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