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庄园”之称的淑浦县,在“巩固灭荒成果,实现绿化达标”的同时,狠抓林地资源管理,收到了明显效果。去年来,全县共清理未经审批乱占林地面积近600亩,依法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69万多元。基本保持了林地资源的相对稳定,林地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淑浦县有林业用地35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8.6%。过去由于忽视了林地的管理和保护,侵占、破坏林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全县每年损失林业用地达2000亩,使每年本应用于恢复植被的造林资金50~80万元白白流失。林地管理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从去年…  相似文献   

2.
“价格涨得太快了,现在林地真不好找。”广西北海市一造林承包商对记者说:“大家都拼命地抢林地。” 在广西的北海市及钦州市,公路两旁都种上了桉树,农民房前屋后也都种上了桉树。 “以前山地就能砍点柴火,现在一年一亩山地能带来60元的纯收入,这钱谁不想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冒着烈日挥汗种树的村民们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 进展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改的背景 我国的集体林形成于建国初期,其产生、发展、改革大致经历了土改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阶段(1950—1953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阶段、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阶段和中央林业决定颁布后的林权改革深化阶段(2003年以来)等5个阶段。尽管林业“三定”以来集体林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不明晰、经营主体未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高.森林质量很低.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是43亿亩林业用地既没有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我国13亿人民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有着43亿亩林地的我国在世界上算得上是“林业大国”,但从产出效率来看,我国只能算是个“林业小国”。  相似文献   

4.
明晰产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吉伟 《中国林业》2008,(19):54-54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4亿多农民将获得25亿亩集体林地完整的“物权”,以确保农民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能依法实现自主经营、自由处置、自得其利,为农民经营林业提供制度性保障。按物权法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5.
“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口的用材问题,更没有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原因何在?回顾我国林业发展史,以“林业弱、林区困、林农穷”为重要内容的“三林”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我国林业长期处在产出率不高、林区发展落后、林农收入偏低的水平,“三林”问题颇为突出。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农业迎来了“反哺时代”。与此同时,“三林”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成为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新瓶颈。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集体林改确权面积19.5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27.37亿亩的71.3%;已发放林权证6419万本,发证面积14.7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面积的53.7%,有6113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农民真正成了集体林地经营的主  相似文献   

7.
保护好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达到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这是当前林业上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我区林业实际,特提出几点看法。 林业现状 我区地处成都平原北部边缘,幅员面积164万亩、其中耕地76.4万亩,总人口78万人,辖34个镇,3个街道办,全区工农业总产值3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5元,全区交通方便,水利灌溉良好,是四川一条线重点开发县之一。 全区有林业用地面积255109亩,其中,有林地面积81086亩,疏林地面积18910亩,灌木林地面积58亩,未成林地面积2310亩,四旁树地面积24050亩,荒山荒地面积31396亩,河滩地面积40034亩,停耕地面积37000亩,四旁隙地面积19745亩。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林业用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问题。我国43亿亩林业用地中,农村集体林业用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07%,森林面积15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7.5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农,把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托在林地上。家庭土地联产承包28年之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让国人再一次惊喜地看到深化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林地资源管理是当今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西北监测区“林地征占用地调查中”发现的许多问题 ,均对我国下世纪提高森林覆盖率 ,改善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构成较大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当前林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 ,西北森林资源监测区“林地征占用地调查”所揭示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刻反省 ,认真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始自18亿亩农村耕地,始自"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30年后,中国全面推进43亿亩林地的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30年一个轮回,我们又迎来了新的起点。这是个螺旋式上升后的新起点,是我们启动新一轮改革的新起点。43亿亩林地经营者踏寻18亿亩耕地改革的足迹,行使着后行者的特权!  相似文献   

11.
记者多年跟踪采访林下经济,从一开始接触这个词,就不由得联想到社会和谐,联想到农民的幸福指数。我国有46亿亩林业用地,林地所在区域恰恰大多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和贫困区。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关乎广大农民生存生活资本,关乎农民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产业》2009,(7):11-17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始自18亿亩农村耕地,始自“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 30年后,中国全面推进43亿亩林地的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同土地家庭隧道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兵 《中国林业》2011,(24):28-28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人口41万,其中林农35万,林地面积382万亩,集体林地面积364.8万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过程中,长阳县以“确权、减负、流转、管理、配套、发展”为基本原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基本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激发了35万农民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热情,规划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基地100万亩。目前已创建基地10万亩。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改:我国农村的第三次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林业用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问题。 我国43亿亩林业用地中,农村集体林业用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07%,森林面积15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7.5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农,把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托在林地上。 家庭土地联产承包28年之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让国人再一次惊喜地看到深化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白河县地处大巴山北麓,汉水南岸,是陕西省东南门户,素有“秦头楚尾”之称。县内7镇12乡,总人口20.68万人。总面积217.5万亩,其中农耕地29.5万亩,林地面积162.34万亩。1997年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6元,是国家重点贫困县。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是我国森林资源大省,2015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覆盖率达20.5%,但近年来林地逆转频发。通过数据解析、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发现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建设征地、非法侵占和自然灾害等是山西省林地逆转的主要成因。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文章提出应采取林地管控、资源管理、营造林、行政推动等整治措施,为山西省“十三五”后期林业政策的优化调整,细化林地资源管理、提升森林覆盖率、促进山西省林业“三增”目标实现,提供措施建议和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必要性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实现新形势下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保护还存在诸多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一、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必要性“十五”期间,特别是六大工程实施以来,营造林发展势头迅猛,5年共完成造林4.8亿亩,其中,非公有制造林占新造林地比例超过了40%,为我国生态状况由“治理小于破坏”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做出了重大贡献。1.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调整林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使林地资源向有志于经营林业的人员流动,有利于安排剩余劳动力,实现资源与生产力要素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升安徽森林的质量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森林资源现状:根据2004年全省森林资源一类调查统计,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6605.25万亩.其中有林地5400.2万亩;疏林地105.9万亩;未成林地263.25万亩;灌木林地525.6万亩;宜林地186.45万亩;无立木林地114万亩;苗圃地9万亩.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1.40亿立方米;疏林地蓄积0.01亿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06亿立方米;四旁树3.88亿株、蓄积0.18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0.3%,其中有林地(含国家规定的灌木林地)覆盖26.06%;其他灌木林地和四旁树木折算覆盖率4.24%.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多种经营试验场,一九七九年建场。当时只有十二名家属工,靠养十几头猪、种二十几亩地维持着简单的再生产水平。从一九八一年起,我们和西平经营林场签定了为期十年的“宜林荒山荒地利森林资源保护经营责任区”合同,承包了六百八十一公顷国有林地。从此,我们把这片林地的资源精心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起来。四年来  相似文献   

20.
开发信息     
祁阳县加强林地管理。近年来,湖南省祁阳县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执法,从严审批证、占用林地,有效地制止了乱侵滥占林地歪风,控制了征、占用林地面积,保护了林地资源,依林地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祁阳是林业重点县。拥有林地面积210万亩,长期以来,由于各基本建设,开矿采石以及毁林开荒,乱占滥用等原因,造成林地每年报失千余亩。实施国家《林地管理暂行办法》以来,该县林业部门与国全部门合作,一手抓林地管理宣传,一手抓严格审批证、占用林地手续,认真执行径‘占用林地“许可证”制度和补偿制度。凡需征、占用林地的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