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2006年6月在荣成俚岛开展的人工鱼礁拟投放海域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本底调查资料,对拟投礁海域的水质和海洋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作了较详细地分析研究,以评估该海域是否适于投放人工鱼礁。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底质类型为:表层为淤泥(3~10cm),中间层为半硬质沙泥(20~50cm),底层为硬质底。水深为9~18m,海区海水透明度较高,污染较轻,水质绝大多数指标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游泳动物数量较少,种类组成简单,生物量不高。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生物量较丰富,海参、海胆等有一定分布。评估海域大多数指标符合建礁要求,所选海域是投放人工鱼礁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2.
日本正采用底刺网比较试验的方法对人工鱼礁的集鱼效果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迅速发展,近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本文介绍了人工鱼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在天津近岸海域实施人工鱼礁建设的可行性,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人工鱼礁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归纳,为天津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工鱼礁建设实绩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鱼礁建设已在世界各地盛行,已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作者就国外人工鱼礁建设实绩、国内人工鱼礁建设现状等专题作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但建造人工鱼礁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建成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相关调查和效果评估。建设人工鱼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增殖鱼类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海胆(Echinoidea)、鲍(H  相似文献   

6.
关于渤海人工鱼礁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因此,应建设人工龟礁,增殖生物资源,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恢复资源,改善环境,构建海洋牧场,保证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结论与评估 通过大型和小型人工鱼礁树的试验及四年来分批分处投放设置和使用人工鱼礁树,得出如下结论与评估。  相似文献   

8.
于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在荣成俚岛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前海域本底调查和投放后效果调查,分析比较了鱼礁区游泳动物、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度、CPUE和海藻等在人工鱼礁投放前后的变化。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均有所增加,分别是投礁前的1.78倍和1.32倍、1.47倍和1.22倍、1.68倍和1.62倍。游泳动物CPUE比投礁前增加1.39倍左右,其中鱼类的CPUE增加最多,尤其是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鲇等岩礁性鱼类,分别是投礁前的2.18倍和5.67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有所增加,但CPUE略有减少。礁体上附着生长了马尾藻和海带等藻类。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对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聚集和养护效果显著,鱼礁的投放也有利于海藻的附着、生长和藻场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舟山渔场人工鱼礁投放海域生态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虞聪达 《水产学报》2004,28(3):316-322
根据2002年6-7月在舟山渔场朱家尖外侧开展人工鱼礁投放海域本底调查所获的海洋生物和海洋水文环境资料及以往有关文献中对该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朱家尖外侧拟投人工鱼礁海域的海水理化因子和海洋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以评估该海域是否适于投放人工鱼礁.结果得知:该海域底质为粉砂质粘土,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水深为14~19m,温、盐度季节变化明显、透明度较高、水色相对较清,水质绝大多数指标符合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海域适合沿岸岛礁性鱼类如石斑鱼、褐菖、鲈鱼等的栖息生长,历史上渔业资源丰富,也无工厂废水排放,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大污染,因此,可以为良好的投放人工礁之场所.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状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 90年代以前 ,人们判断渔业先进国家的标准是年渔业总产量多少和捕鱼技术是否先进 ,但在 90年代中后期 ,这些观念已经改变 ,谁对本国渔业资源保护得好而且能增殖 ,谁就是渔业先进国家。 9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渔业资源衰退的威胁 ,纷纷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渔业要渔牧化。日本提出了海洋牧场的设想 ,我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也提出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建议 ,而人工鱼礁的建设则以先锋队的形式开始了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征程。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有各种措施 ,人工鱼礁建设是有效措施之一。目…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人工鱼礁建设是海洋农牧化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鱼礁建设历史悠久,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作者就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人工鱼礁树     
<正> 海洋中的鱼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场所,人们按照鱼类的习性,设计制造各种不溶性物体,投放到海底,以附着大量的饵料生物,并形成某些经济鱼类所喜爱的栖息环境,以吸引鱼类聚集于物体周围,达到增加捕鱼量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人工鱼礁.  相似文献   

13.
日本美国人工鱼礁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的制作和放置来吸引和增殖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人工礁体修复海洋环境的作用显著,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人工鱼礁的研究和建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人工鱼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材料类型人工鱼礁建设的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成本和投放成本的调查,从经济学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不同造礁材料的人工鱼礁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和分析,进一步阐明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优越性,为人工鱼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同时对人工鱼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也作了简要的阐述。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鱼礁、石料鱼礁可以作为较好的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游钓型鱼礁的建礁材料;工程塑料鱼礁可以作为浮鱼礁的建礁材料;钢制鱼礁可以将其作为石块或混凝土等鱼礁的钢制框架或筋材,做成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以及游钓型鱼礁;旧轮胎鱼礁建议不要作为鱼礁材料使用;木竹制鱼礁不建议大规模选用为建礁材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矛盾的日益突出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度捕捞造成近岸海域生物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最终导致传统经济渔业种类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群落低级化。据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和2004年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20年间分布在河北省沿海的水生生物物种急剧减少,其中潮间带生物由163种减少到140种,浅海底栖生物由206种减少到128种,并且浮游动物中的鱼类被捕获的种类数目明显减少,游泳动物由101种减少到46种,种类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于2011年7月(投礁前)和2012年7月(投礁后)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采用群落结构特征公式及灰度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鱼礁区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投礁前除均匀性指数J'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数(4门21属33种)、丰度(56.50×103cells·m-3)及多样性指标(H'=2.85、d Ma=1.02)均比鱼礁区(4门19属30种、40.57×103cells·m-3、H'=2.67、d Ma=0.76)高;投礁后鱼礁区(3门17属27种、275.35×103cells·m-3、H'=1.14、d Ma=0.62、J'=0.34)各指标均较对照区(3门16属23种、234.66×103cells·m-3、H'=1.02、d Ma=0.58、J'=0.29)高,且鱼礁区优势种间的优势度差异较对照区的大;投礁前后鱼礁区各生态因子与浮游植物丰度的关联度不同,投礁前氮营养盐及COD对藻类生长影响较大,投礁后透明度的降低影响了藻类对氮营养盐的吸收,促进了硅酸盐对藻类的影响。综上所述,初步认为象山港人工鱼礁的投放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区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生态效果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价鱼礁生态效果对后续鱼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鱼礁生态效果产生原理出发,以鱼礁的自然特征、流场效应、水质与底质、饵料生物、鱼类与大型无脊椎动物5方面作为评价准则,建立了2个评价层次共29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调查资料基础上,确定了定量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和定性指标的评判依据以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运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2个代表性资源保护型鱼礁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吻合。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有关鱼礁生态效果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与资源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归纳了人工鱼礁及其渔业资源增殖机制的研究情况,包括附着生物增殖、环境效应增殖、游泳生物增殖等方面,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中的资源增殖实践,最后针对资源增殖中的管理、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成本和投放成本的调查,从经济学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不同造礁材料的人工鱼礁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和分析,进一步阐明不同人工鱼礁造礁材料的优越性,为人工鱼礁建设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也对人工鱼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鱼礁、石料鱼礁可以作为较好的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游钓型鱼礁的建礁材料:工程塑料鱼礁可以作为浮鱼礁的建礁材料;钢制鱼礁可以作为石块或混凝土等鱼礁的钢制框架或筋材,做成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以及游钓型鱼礁;建议不要将旧轮胎鱼礁作为鱼礁材料使用;不建议木竹制鱼礁大规模选用为建礁材料。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天津海域活牡蛎礁区人工鱼礁区2012年5月份的本底调查和2012年8月份、2013年5月份和8月份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跟踪调查数据,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投礁前后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的健康状况指标(Exergy值)投礁后高于投礁前,但差异不明显(P0.05)。聚类分析表明,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样方分区明显,表明鱼礁投放后,鱼礁区群落结构明显改善。投礁后物种种类数和总生产效益的增加说明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