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表明,外源性嘌呤类物质具有抑制蛋白质、多糖和DNA的氧化损伤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 of Maize Plumule,EMP)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生理学实验室从玉米幼芽中提取的富含腺嘌呤衍生物的粗提物,在家蚕上的试验已证明该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  相似文献   

2.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o biloba extract,GBE)对热应激致鸡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取12日龄AA肉鸡心脏制备鸡原代心肌细胞,向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板中分别加入0、5、10、50、100、150 mg/mL GBE,CCK-8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将原代心肌细胞以1×104个/孔接种于96孔板,培养48 h,分别加入0、5、10、50、100、200、500、1 000 μg/mL GBE,Hoechst 33258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确定最适GBE浓度。42℃热应激处理(0、0.5、1、2和4 h)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ELISA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细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7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浓度GBE具有细胞毒性,50、100、150 mg/mL GBE能极显著抑制细胞生长(P<0.01),50 μg/mL GBE能够极显著提高细胞增殖率(P<0.01)。热应激后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内MDA、LDH含量增加,SOD活性、GSH-Px含量减少,产生氧化损伤;GBE可以降低热应激时细胞LDH和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Px的含量,热应激2、4 h,GBE处理效果明显。此外,GBE可增加心肌细胞中Hsp72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GBE能降低热应激状态下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提高Hsp7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蔓越橘提取物对高脂大鼠氧化损伤的作用。试验选取50只体重120 g左右的SD雄性大鼠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高、中、低3个试验组,每组10只。饲喂试验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中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中的TG降低显著(P<0.05),且试验组低剂量组的HDL-C量变化显著(P<0.05);饲喂蔓越橘提取物的试验组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均有明显上升,并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试验各组大鼠肝脏中SOD活性明显增强(P<0.01),而MDA的生成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蔓越橘提取物能减轻高脂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和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5.
动物在患病、应激或特殊生理条件下,机体内会大量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机体内的脂质、DNA等产生反应,可对动物造成氧化损伤。唇形科植物提取物中的抗氧化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酚类化合物,它和抗坏血酸及类胡萝卜素能够阻止自由基引发的氧化伤害。本文阐述了唇形科植物提取物对猪、鸡体外和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例与抗氧化功能,分析了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玉米霉变会导致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下降,并对动物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目前使用的防霉剂与脱霉剂效果单一,并对饲料适口性存在一定的影响。植物提取物防霉防腐具有颇多研究成果,但由于使用成本高,在饲料生产中的使用受到限制。随着技术发展,植物提取物应用于饲料生产逐渐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在玉米中分别添加0.5%的大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双乙酸钠,并设置空白组。玉米贮存60 d,在第30和60天观察玉米营养成分的变化,并在第15、30、45、60天检测玉米赤霉烯酮、黄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大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对贮存期间水分含量、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保持具有显著作用|霉菌毒素检测结果显示,3种植物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黄霉毒素B1及呕吐毒素的产生有显著抑制作用,尽管在60 d贮存期内与双乙酸钠存在一定差异,但该类毒素含量并未超过国家标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0.5%大蒜提取物比甜叶菊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效果更明显,建议在玉米防霉中应用。[关键词]植物提取物|玉米|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原花青素(PC)是否对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的小鼠肝脏及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选取40只日龄为8~9周、体重约为45 g的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PC组灌喂100 mg/kg PC,ZEA组灌喂40 mg/kg ZEA,PC+ZEA组灌喂100 mg/kg PC+40 mg/kg ZEA,眼球采血,颈椎处死后采取肝脏样本.测定肝脏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清中尿酸(UA)、尿素氮(BUN)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肝脏及肾脏没有明显的氧化损伤;与对照组相比,ZEA组的小鼠组织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尿酸、尿素氮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提示肝脏及肾脏有严重的氧化损伤;PC+ZEA组的小鼠各项指标(除超氧化物歧化酶外)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ZEA组(P<0.05;P<0.01),提示其肝脏及肾脏氧化损伤程度低于ZEA组,PC对ZEA中毒小鼠的肝脏及肾脏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胃酸环境,探讨玉米提取物对4株猪源乳酸杆菌耐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5模拟胃酸环境中处理3h,约氏乳酸杆菌(L.johnsonii)JJB3、SNZ10,罗伊氏乳酸杆菌(L.reutert)MNZ8、KNZ4分别经90min、30min、60min、30min完全失活;添加玉米提取物后,4株乳酸杆菌在pH2.5模拟胃酸环境中处理3h后,活菌数均未有显著变化,成活率达97.37%~100%。进一步的单因子分析表明,葡萄糖浓度增加可显著提高乳酸杆菌的耐酸性,游离氨基氮含量对乳酸杆菌成活率几乎无影响。结果证明,玉米提取物对4株乳酸杆菌耐受模拟胃酸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用作提高乳酸杆菌制剂成活率的过胃保护剂。  相似文献   

9.
王芳  王汉宁 《草地学报》2012,20(6):1117-1122
试验以150 mmol·L-1 NaCl为胁迫条件,用浓度为0.01,0.05,0.1,0.5和1 mmol·L-1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SNP处理玉米(Zea mays L.)幼苗,研究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探讨NO对NaCl胁迫下玉米生长缓解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外源NO可促进脯氨酸(Pro)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能缓解叶绿素的降解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NO的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以0.1 m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添食色素对家蚕生理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添食不同的色素后,绢丝腺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可使其着色而有的则不能。在对已着色的家蚕绢丝腺进行酯酶同功酶的分析可以看出,添食的色素没有改变蚕品种的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但对家蚕的生理产生了影响。同一个家蚕品种对不同的色素或不同浓度的色素所产生的影响大小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缪云根 《蚕业科学》1989,15(3):165-167
家蚕卵中酯酶A_4与滞育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此酶具有较低的水解专一性,是一种广泛作用于生物体内各种酯键的酶。酯酶A_4能水解结合型胆甾醇的酯键,并且其活性表现与滞育发育的时间进程相一致。酯酶A_4对cAMP的水解作用表现为两个峰,而对cGMP的水解作用,在精制后第10—13日间活性高于其它时间,但变化较缓慢。  相似文献   

12.
家蚕对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抵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生物测定和地高辛(DIG)标记的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初步分析了家蚕对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Bombyxmori densovirus,BmDNV-z)的抵抗性机制。试验表明:供试家蚕品种的消化液、血液中均不存在对BmDNV-z侵染性有影响的蛋白因子;抵抗性家蚕品种的中肠组织蛋白中不存在BmDNV-z的病毒受体蛋白,而感受性家蚕品种的中肠组织蛋白中可能存在对BmDNV-z侵染性有影响的蛋白因子,即感受性家蚕品种的中肠组织中可能存在BmDNV-z的病毒受体蛋白因子,且BmDNV-z与感受性家蚕品种中肠组织蛋白的结合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尝试将红色荧光蛋白(RFP)作为昆虫表达体系的分子标签,克隆了rfp基因的读码框,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该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中,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mNPV-rfp。对家蚕细胞的感染表明,rfp适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在显微镜下红色荧光很明显,说明RFP可以作为杆状病毒表达的分子标签。BmNPV-rfp和另一种插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家蚕重组杆状病毒BmNPV-gfp混合感染家蚕细胞和幼虫的实验表明,二者的荧光很少在同一细胞中发生重叠,说明昆虫细胞大多只感受1次同一来源的病毒。BmNPV-rfp、BmN-PV-gfp与AcNPV混合感染Sf21细胞的结果也证明了该推断,并且还显示AcNPV可以协助BmNPV来源的病毒基因在Sf21细胞中表达以及协助病毒增殖或产生杂交病毒,但尚未明确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体内过氧化氢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对二化性家蚕品种丰一体内的H2O2代谢影响。在催青期,前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中后期呈U型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后期迅速上升;后一种处理的蚕卵体内H2O2代谢水平在第16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后期缓慢上升。在幼虫期,两种催青处理的H2O2代谢基本相似,均是H2O2代谢水平随龄期增加而逐步下降,CAT活性在1~4龄逐步下降,而在5龄期有所回升。在蛹期,前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分别在第2天和第9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分别在第3天和第6天出现峰值;后一种处理的H2O2代谢水平在第4天出现峰值,CAT活性在第5天出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催青条件显著改变了家蚕催青期和蛹期的H2O2代谢,滞育诱导阶段的家蚕H2O2代谢可能与滞育激素(DH)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昆虫肠道微生物功能及家蚕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虫肠道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生长环境 ,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会给宿主带来各种利好 ,在营养、防护方面对宿主产生积极影响.和哺乳动物相比 ,大部分昆虫肠道微生物种类较少 ,但一些昆虫肠道会寄生大量的特定的微生物.昆虫消化道形态、理化环境差异极大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群结构.蚕桑研究人员对不同食物、饲养环境及逆境下家蚕肠道微生物也有研究 ,并在肠道微生物营养补充、抗病防护功能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表明有益微生物在提高食物转化效率和病害防控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家蚕雌蛾体中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在品种、蛾龄、饲养季节间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家蚕雌蛾体富含雌二醇,其含量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供试的17个品种中,雌蛾体内E2含量相差2.34倍;在刚羽化至自然死亡的不同蛾龄间,随蛾龄增大,E2含量逐渐增加,至自然死亡前一天达最高值,死亡后又下降;不同饲养季节间雌蛾体的E2含量是春蚕蛾>秋蚕蛾>夏蚕蛾;交配对雌蛾体的E2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RNA沉默(RNAi,RNA interference)是ds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沉默现象,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它是目前抗击病毒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RNAi的发展、作用机制及在抗家蚕杆状病毒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9.
家蚕预蛹粉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变态发育至预蛹期的家蚕制备预蛹粉及脱脂预蛹粉,并添加至饲料中饲喂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观测小鼠血糖值及基本生理状况和主要脏器指数的改变。试验组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5%家蚕预蛹粉的饲料后,其"三多一少"症状有显著改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血糖浓度均极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其中空腹血糖(FBG)比对照模型组小鼠下降20.38%,餐后血糖(PBG)下降39.07%;饲喂添加5%脱脂预蛹粉饲料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其控制血糖效果明显低于预蛹粉添加组。试验组糖尿病模型小鼠饲喂添加1%、5%和10%预蛹粉的饲料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模型组小鼠,分别降低了31.39%、45.89%和54.42%;5%和10%预蛹粉添加组模型小鼠的血清C肽极显著高于对照模型组小鼠,分别增加了18.97%和29.31%。试验结果显示,家蚕预蛹粉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小鼠的基本生理状况和脏器指数,但总体效果略低于拜糖平添加组;脱脂后的家蚕预蛹粉的降血糖效果显著降低,提示其降血糖活性分子可能存在于脂溶性物质中。  相似文献   

20.
双酚A对体外培养家蚕生精囊形成精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环境有害物质对家蚕生殖发育的影响,利用家蚕生精囊(spermatocyst)体外培养系统,研究塑料工业广泛使用的化合物双酚A(BPA)对体外培养家蚕生精囊精子形成的影响。在5龄第4天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100μg/mLBPA,可使生精囊全部不能伸长,绝大多数在72 h内死亡;添加10μg/mL BPA时,生精囊培养72 h后表现出明显伸长障碍,有核精子束数量减少且长度短;添加1μg/mL BPA时,有核精子束数量减少且长度短,还出现一些退化膨大的生精囊。在上蔟第2天的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0.1μg/mL BPA,可对无核精子形成产生毒性效应,明显影响到有核精子束的形成及精子束的浓缩成熟。实验结果显示:较低浓度的BPA对家蚕精子形成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上蔟第2天的家蚕生精囊体外培养体系对低浓度BPA的毒性反应敏感,可应用于家蚕以及昆虫的生殖毒理体外研究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