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对生长模型W=a(D2H)b对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林龄的增大,树干的生物量增长的速度最快,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所占全株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减小;6a生林中,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枝〉树干〉树皮〉树叶〉树根;12a生林、22a生林和32a生林中,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灌木层和草本层所占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减小,由6a生林的9.28%和15.72%减小到0.46%。  相似文献   

2.
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生长规律及其分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西北马尾松人工林的单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干、树皮、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以方程W=a×(D2H)b的拟合效果为好,树枝和树叶以方程W=a×Db的拟合效果为好。(2)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分标准木各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出现明显的变化。在不同的马尾松林龄中,各器官的生物量均以树干为最高,同时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所占百分比例出现明显的升高,随着林龄的继续增大,其所占百分比逐渐趋于稳定。与树干的变化趋势相反,树皮、树枝、树叶和树根的所占总生物量百分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3)林分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出现明显的增加。林分树干和树枝的总生物量和所占百分比均出现明显的上升;树皮和树叶的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所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则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下降;地下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兴区毛白杨生物量模型的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大兴区毛白杨为研究对象,结合测量数据和统计学软件SPSS来拟合生物量模型,通过模型评价指标选取各器官的最优数学模型。模型共包括4部分,分别是:总量、树干、树枝和树叶,单位为kg。结果表明,建立的毛白杨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7%以上。最终筛选出总量及各部分生物量模型分别是:总量:W=0.024(D^2H)^1.003;树干:W=0.016(D^2H)^1.007;树枝:W=0.006D^1.99H^1.002;树叶:W:0.002(D^2H)^0.975。由于分量生物量模型具有不相容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平差法即以总量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生物量模型的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积累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5a生和8.5a生马尾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总含量大小顺序分别为树叶树根树枝树干、树叶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分别为NKCaPMgMnFeBZnCu和NCaKMgPFeMnZnBCu;2)2.5a生和8.5a生马尾松树体营养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80.69,617.46g/株。2.5a生和8.5a生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大小次序分别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根。2.5a生和8.5a生马尾松树体各种营养元素积累量大小次序分别为NCaKPMgMnFeZnBCu和NCaKMgPFeMnZnBCu。马尾松幼林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树体各营养元素的分配与各器官生物量不成正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
桂西南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西南大青山林区28a生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和生物量的测定,建立了米老排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和胸径平方乘树高(D2 H)的相关关系;分别选用幂函数等5种模型,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米老排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分别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关系最显著,而树干、树枝、树皮和全株的生物量都与D2 H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胸径、树高和D2 H与各器官生物量拟合的模型中,全株、树干和树皮的拟合效果最好,树叶和树根的拟合效果中等,树枝的拟合效果较差。除树皮外,各器官均以幂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塞罕坝人工华北落叶松生物量建模提供依据,采用样木调查法,对不同径阶和树高华北落叶松的树根、树枝、树皮、树叶、树干木质部的含水率进行测定,计算各器官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及各器官在单株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单株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在胸径达到20cm以前,树干木质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胸径在20cm以上,树干木质部分的生物量所占比例相对有所降低,树冠(包括树枝与树叶)生物量与树干(包括树干木质与树皮)的生物量在单株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而树根所占的生物量比例基本趋于稳定,大约占20%左右;此外,应用2种生物量模型W=a(D2 H)b和W=aDb进行拟合,经比较分析发现,W=aDb模型不仅方便而且精度更高,应为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物量是反映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是研究许多森林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本研究以河北省油松林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Excel、SPSS11.0和ForStat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北省油松单木生物量和分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单木胸径与树高、树叶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根生物量和全树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树高与胸径、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树根生物量和全树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2)各调查地油松各器官的生物量,其中树干的平均值为50.55%,树枝的平均值为18.93%,树根的平均值为15.52%,树叶的平均值为15.00%。(3)随着单木生物量的增加,单木各器官树干、枝条和树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2012年广东连续清查资源数据中木荷的分布为基础,按2 cm、4 cm、6 cm、8 cm、12 cm、16cm、20 cm、26 cm、32 cm、38 cm共10个径阶90株木荷样木,获取树干、树皮、树叶、树枝、树根各器官生物量及含碳率数据,计算90个单株各器官的碳储量。结果表明:(1)广东木荷平均含碳率为0.556 9,各器官含碳率排列顺序为树干(0.565 4)树叶(0.558 4)树枝(0.556 1)树根(0.548 7)树皮(0.508 8),各器官含碳率除树皮外,树干、树叶、树枝、树根差异不显著,树皮含碳率显著低于其它各器官。(2)木荷含碳率与胸径相关性不明显,胸径增加对含碳率的影响较小,天然林的含碳率与人工林差异很小,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其差异。(3)各器官碳储量占全树碳储量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4)随着胸径增加,树干碳储量比例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树枝碳储量比例为先减少后增加,树根碳储量比例上下波动,但变化不大,树皮、树叶碳储量比例减少。(5)拟合出木荷人工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0.007 8D3.164 8,Ct=0.004 3(D2H)1.189 7,R2值依次为0.996 4,0.995 5;天然林胸径、D2H的碳储量模型依次为Ct=1.109 1 D1.511 9,Ct=0.636 3(D2H)0.597 9,R2值依次为0.911 5,0.903 5。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等方法,测定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生物量及其在一个年龄序列上的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生物量分布依次为中龄林(119.39t·hm~(-2))近熟林(94.69t·hm~(-2))幼龄林(31.44t·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关系略有差异,中龄林和近熟林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而幼龄林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应定期采取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了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之间以及胸径、生物量与树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樟子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相关紧密;采用W=aebD模型,地上生物量、树干、树枝、树根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拟合率都大于7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木法对清西陵侧柏人工林林分不同林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单株侧柏因林龄不同,其各器官生物量分布规律也有差异(树干大于树枝大于树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侧柏的树干、树枝及树叶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因林龄的增加而产生变化,其中,树干生物量占全株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会随林龄增加而增加,由11a生的50.6%增加到20a生的54.8%,32a生侧柏林以后的增长趋于平稳;侧柏单株树枝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增加变化不明显;侧柏单株树叶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由11a生的23.5%降至45a生的13.5%。单株树干所占总生物量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大,枝所占总生物量比例有所增大,而叶所占总生物量比例有所减少;林分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人工黄山木兰纯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长情况,分析林分中优势木、平均木、劣势木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长势黄山木兰平均胸径差异极显著,平均树高差异达到显著以上水平;不同长势黄山木兰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率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干生物量分配率均最大,超过60%,而树叶生物量分配低于2%;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状,树枝、树叶生物量垂直方向呈倒金字塔分布;各径级根生物量总体表现为随根系径级的减小而减少,不同长势黄山木兰同径级根生物量分配率与生长势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全株解剖测定各器官的生物量,采用相对生长方程y=axb(CAR)估测单木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树根生物量的模型分别为lnW_T=0.824 7 ln(D~2H)-1.866 3,lnW_S=0.837 9 ln(D~2H)-2.831 9,lnW_B=0.882 2ln(D~2H)-3.902 1,lnW_L=0.765 9 ln(D~2H)-4.017 4,lnW_R=0.824 7 ln(D~2H)-3.649 7.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绥宁县堡子岭国有林场4个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研究了不同林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阶段杉木林单株各器官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杉木林及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和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树干、树根和树枝在碳累积方面优势较大,成熟林和近熟林的乔木层碳储量较...  相似文献   

15.
天然麻栎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铜陵叶山林场麻栎样木地上生物量调查,以胸径、树高为自变量,地上总生物量、树干、树枝、树叶生物量为因变量,选择相对生长式、幂函数式和多项式为生物量回归模型,拟合各模型参数、相关指数、回归剩余离差,并计算生物量估测误差。结果表明:麻栎树干、树枝、树叶和地上总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存在显著幂函数关系,其方程分别为:树干W=6.571×10-4D1.8473H2.411、树枝W=1.163×10-4D2.9497H1.3223、树叶W=0.0032D1.5148H0.8821、总生物量W=9.354×10-4D2.0825H2.1154。树干与总生物量的预估精度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西黄冕林场7年生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De Willd.)人工林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建立了黑荆树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D)、树高(H)及D2 H的相关关系,分别用幂函数等3种模型对黑荆树人工林单株生物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慢生和中生类型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率大小顺序为干>皮>枝>叶>根,速生类型各组分生物量分配比率大小顺序为干>枝>皮>叶>根;黑荆树各器官生物量及全株生物量与D2 H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各器官生物量的拟合方程拟合效果都较好,所选择的回归模型分别为:树干WS=187.689 9(D2 H)1.099 2、树枝Wb=71.786 1(D2 H)1.593 6、树皮Wtb=36.306 7(D2 H)1.025 8、树叶Wl=4.439 1e-8H7.337 8、树根Wr=e0.248 1+3.359 6D2H和Wr=1.281 6×28.777 1D2H的拟合效果相同、全株生物量Wt=313.978 3(D2 H)1.1237。  相似文献   

17.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云龙山侧柏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较低、立地条件较好的侧柏林各器官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林分密度较高、立地条件较差的侧柏林各器官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2)林分密度较低、立地条件较好的侧柏林的生产力以及单位面积生物量、单株生物量都大于林分密度较高、立地条件较差的侧柏林;(3)建议通过间伐、抚育、土壤改良等措施,调整林分结构,提高侧柏林的营养条件.这为今后侧柏人工林的综合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丰顺县不同林龄桉树人工纯林开展研究,旨在阐明桉树林龄的变化对其固碳放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公顷蓄积随着林龄增长均有所增加。1~6 a桉树人工林的保存率由95%逐步降低至90%;桉树各器官生物量随着年龄增长均增加,但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却有不同的变化趋势。1~6年生桉树各器官生物量按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随着林龄的增长,桉树吸收CO_2量、放氧量以及碳储量均逐年增加,在前5 a碳储量平均增量为5.7 kg,生长较快,第6 a碳储量仅增加1.9 kg,增长速度出现变缓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年中龄林、26年近成熟林、43年成熟林)生物量及N、 P、 K、 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的91.594%、94.760%、93.838%,乔木层的净生产力分别为10.391 t/( hm2· a)、10.375 t/( hm2· a)和6.444 t/( hm2· a);3种林龄群落各层生物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各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是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或树皮>树根)>树干;3种林龄华山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含量最高,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K>Mg>Ca>P,其中树叶中的N含量最高,达到16.733 g/kg~21.368 g/kg;3种林龄群落营养物质总积累量分别为1497.993 kg/hm2、2257.161 kg/hm2和2810.246 kg/hm2,乔木层营养物质年积累量分别为77.532 kg/( hm2· a )、76.679 kg/( hm2· a)、58.759 kg/( hm2· a)。  相似文献   

20.
摘要:笔者研究杉木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对研究鄂西地区植被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杉木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在鄂西地区样地每木调查的资料,建立了不同器官生物量预测模型,统计分析了不同杉木林分的乔木层生物量及其组成关系;通过对样品含水量的测定,统计分析出不同林分灌木层和枯落物的生物量;杉木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分别为:W树干=0.010 0(D2H)1.036 6;W树皮=0.013 5(D2H)0.787 1;W树枝=1.223 0(D2H)0.257 3;W树叶=0.851 1(D2H)0.258 7;W地下=0.031 1(D2H)0.736 7;W地上=0.070 7(D2H)0.854 3;W总=0.094 2(D2H)0.838 3。结果表明杉木林生物量主要集中于乔木层,各部分所占比例为:干(52%)>地下(15%)>枝(14%)>叶(10%)>皮(9.6%),灌木层和枯落物的生物量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