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无花果     
无花果为桑科多年生落叶小乔木,丛生多主干形的也为灌木.直接食用部分为花托膨大成的聚合果实,果实自春至秋陆续成熟,果肉软甜似蜜,味甘如香蕉,香气醇厚浓郁.因其微小的单花埋生于肉质花托内,外表只见果不见花,被误认为不开花而得名无花果.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Ficus carica L.)为桑科无花果属的一种小乔木或落叶灌木,别名天生子、映日果、明目果、奶浆果文仙果、蜜果、隐花果等,因花藏于囊状的总花托内,外观只见果不见花,故称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吴遵耀 《福建农业》2006,(11):17-17
无花果树干光洁,树冠开阔,枝叶茂密,美观大方,因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见果不见花,而具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观果植物。无花果生长势很强,幼树新梢年生长量较大,可能发生二次或三次枝,形成树冠较快。无花果的萌芽力和发枝比其他原产亚热带的落叶果树(如柿、石榴)较弱,主干非常明显。盆栽无花果的营养生长期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到10中旬落叶为止。果实发育期由花托分化到果实成熟需要50—60天,每年有5个月的时间陆续不断地成熟新果实,无花果观果期长。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隶属桑科榕属,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因其花小,藏于花托内,又名隐花果。通过对无花果营养成分的测定从而对它进行正确的评价。采用国标所叙述的检测方法对无花果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主要对无花果所含的维生素C、脂肪、水分、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及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又名蜜果、映日果,为桑科榕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呈掌状,翠绿,有3~4个深裂.无花果的花隐藏在囊状总花托内,不易发现,并在初夏时和总花托一起形成果实.若将幼果切开,用放大镜可看到其中有一丛浅绿色的花,上为雄花,下为雌花.果生叶腋,呈倒卵形,初为绿色,成熟时为紫褐色,立秋至霜降自下而上相继成熟.肉质绵软,味甜如蜜,可生食,也可制干果、果酱与蜜饯,有开胃止泄、清热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正无花果属于桑科榕属无花果亚属,约有300余种。无花果适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对生长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地中海沿岸便是无花果树的发源地。在许多热带森林,无花果都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重要食物。寄生式授粉无花果并非无花。无花果树的花序肉质膨大、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无梗的单性小花,植物学上称为"隐头花序",从而形成无花果树特有的花托。剖开无花果,可以看到形态不一的小花。根据品种的不  相似文献   

7.
<正>花果真的是不开花就会结果吗?不,它有花。无花果属桑科,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在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无花果的集约栽培历史较短,近年来才被作为第三代保健型水果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启了产业化的进程。无花果价值连城无花果药用及营养价值高。无花果被人们称为"抗癌斗士"和"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无花果可食率高,鲜果可食用部分达97%,干果和蜜饯类达100%,其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正> 无花果,又名阿驵,明目果,蜜果等。属桑科榕属,隐花植物。它的花埋藏在囊状的花托里,植物学上称隐头花序。因为人们只见其果,无见其花,而得名“无花果”。无花果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之一,果实有春果、夏果和秋果三种,每年约有5个月时间陆续不断成熟新鲜果实供应市场需求。果实味甜可口,营养丰富,其果实,根和叶均可供药用,既是美味果品,又是贵重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无花果简介 无花果的果实是由花托及小花膨大发育而成的聚花果,为可食用的浆果,因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称之为"无花果".无花果果实风味香甜、口感独特、可食率高.含有丰富的营养,鲜果含糖15%~24%之间,且多为人体可直接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含蛋白质0.6%~0.7%,果胶0.8%.无花果还含有18种以的氨基酸(有8种为人体必需)、多种维生素和大量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亦称榕属),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可食部分是由花托肥大而成的聚合果。干制果中含糖量高达75%左右,鲜果中含糖量15% ̄20%。果实加工品耐储运。我国虽已有千余年栽培历史,但集约栽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无花果     
《天然产物分离》2006,4(5):39-39
无花果(Fellsearica L.),异名品仙果,维吾尔族名安居尔(维药)。桑科榕属(也称无花果属)。落叶小乔木。果实、根和叶皆可药用,其中果性甘味平,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等症。无花果为药食两用水果(一般俗称无花果果实则实为花托膨大而形成的“假果”,此按一般称之)。  相似文献   

12.
洪燕 《农村百事通》2001,(15):44-45
无花果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花托.它不仅甜美富有营养,还是一味极好的治病良药.它具有健胃清肠、消肿解毒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还有抗肿瘤、降血压、轻泻、助消化等作用.另外,无花果叶、根亦可入药 .……  相似文献   

13.
1-特征特性无花果又名天仙果、明目果、蜜果等,属桑科、榕属,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光洁,枝叶茂盛,全株能分泌白色乳汁,叶互生,3~5裂,大且粗糙,背面有柔毛,单性花,隐头花序,花托单生。腋生或顶生,因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名。果实的浆果,呈梨形,肉质浅绿色或兰绿色。有总花托及其他相应的花器组成,成熟后顶端开裂,黄白色或紫褐色,肉质柔软、味美、营养丰富,从夏季至秋季有长达半年之久的鲜果供应期,果可鲜食或成果干、果酱、蜜饯等。2-类型及结果习性无花果原产亚洲西部,现长江流域以南及新疆南部栽培…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花托,不仅甜美富营养,还是一味治病的中药,能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还有抗肿瘤、降压、轻泻、助消化等作用.另外,无花果叶、根亦可入药.无花果生产上一般采用扦插育苗,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无花果又名天仙果、明目果,因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故名无花果.无花果是一种果、药兼用植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对人体有益.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其它产品,如果脯、果干、蜜饯、果酒、化妆品等,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水果.  相似文献   

16.
药用水果无花果毛荣耀在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的自然界里,有哪种植物不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呢?然而,在琳琅满目的百果园中,唯有一种无花果,不见花开,却在叶腋间悄悄地长出一个个果实来。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称此果为无花果为圣果。无花果果实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无花果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布兰瑞克"无花果花芽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小花形成前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花托分化前有积累,但此后则逐步下降;淀粉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可结春、夏、秋三次果。秋末在新梢顶端叶腋内形成花托原始体,至春季继续分化、开花和结实,这种果实,称为“春果”,又称“一次果”。在结春果的同时,继续抽发新梢,并在新梢基部2~3芽向上形成花托原始体,渐次开花发育,就是“夏果”,也称“二次果”。接着就形成“秋果”,又叫“三次果”。  相似文献   

19.
爱玉是桑科、榕属的多年生的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在台湾省,其天然分布在海拨800—1800米多雨湿润的天然林内,藉气生根攀生在树杆或岩石上。每年春夏之间开花,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果实是由多数小花生于花托上形成的一种隐花果。内质的花托形成了一个空心的腔,花分布于腔的内表面,共有3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缫丝花与单瓣缫丝花的根、茎、叶、花进行了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两种缫丝花营养器官形态与结构基本相似,2.二者的花托-托附杯在形态上明显不同,缫丝花呈深碟状,单瓣缫丝花呈壶状,3.缫丝花的重瓣花瓣是由雄蕊和/或者离心皮雌蕊发生瓣化形成的。表明雄蕊,心皮与花瓣在起源上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