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种牛膝     
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牛膝为深根性植物,喜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宜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温暖、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种植。碱土和地下水位高的粘壤土不宜选用,否则牛膝主根变短变细,支根、侧根增多,整个根系呈须根状,影响产量和质量。每667平方米备足优质有机肥5000~6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饼肥80~120公斤,将肥料的23于耕前撒于地表,13撒于垡头。深翻50厘米左右,耙细整平并作畦,畦宽120~150厘米,高20~25厘米。畦面要平,土要细。2.繁殖方法。牛膝用种子繁殖。牛膝生育期较长,年生长周期为200~300天。如牛…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道真县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参照牛膝的植物学特性,采取统计分析学方法,总结出对牛膝种植有重要影响的气候指标。对该地区牛膝种植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得出道真县历年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利于牛膝在其种植及推广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奉节县石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种植方法.在牛膝种植中采用提蔸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提蔸技术就是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人为地干预牛膝生长规律,达到增产的目的。其做法是:在每年牛膝大田移栽完成后的6月上旬,牛膝地上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用手轻握植株,将植株地下部分向上轻轻拔出地面10厘米长度,同时用脚轻踩植株两面。  相似文献   

4.
一、选地备播 小麦收获后种植牛膝的地块,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向阳高燥、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盐碱地、重黏土地、涝洼地和土层薄的地块不可以种植.小麦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把较长的(长10厘米以上)和堆积的小麦秸秆搂在一起,放置一边备用,然后每667平方米(1亩)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旋耕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镇压(表土不可过虚).根据地势,每隔1~2米开一条排水沟.  相似文献   

5.
<正>牛膝(Radix Achyranthes Bidentata)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有补肝肾、强筋骨、祛瘀通经、引血下行的作用,主要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肝阳眩晕等症。牛膝已有数千年的人工种植历史。随着牛膝药用价值的新发现,其用量越来越大。优良的种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种植时期,合理的密度,恰当的肥料配比,适时采收,完善的加工方法等栽培技术是保证其药材品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济南市长清区种植牛膝有利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对搞好种植、开发、生产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怀牛膝标准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怀牛膝又名牛膝、土牛膝,为牛膝属草本植物,根供药用。怀牛膝具有散淤血、消痈肿等功能,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跌打损伤等症。怀牛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种植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下:1选地整地怀牛膝为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种植。种植前深翻土壤60cm,结合整地,每亩(667m2,下同)用腐熟厩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奉节县石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种植方法,在牛膝种植中采用提蔸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提蔸技术就是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人为地干预牛膝生长规律,达到增产的目的。其做法是:在每年牛膝大田移栽完成后的6月上旬,牛膝地上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用手轻握植株,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可用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肝炎、咽喉肿痛等常见疾病,其用途广、用量大、销路畅。近年有不少农户进行规模种植,但大部分药农因经验不足、方法不当,种出的板蓝根一般亩产只有200~250公斤,且有的商品不上等级,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经多年生产实践,采取以下7项措施种植板蓝根,亩产量可达400公斤以上,经济收入可翻一番。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度在日喀则市拉孜县夏杂村开展品种“藏青690”及品系“12-10556”的原种田繁育。原种田种植“藏青690”青稞新品种67.70亩,亩产245.02公斤/亩计,生产青稞原种16587.68公斤;种植“12-10556”青稞新品系74.03亩,亩产261.71公斤/亩计,生产青稞原种19374.48公斤。2019年可向聂拉木、普兰和措美等边境县供种合计35962.16公斤,可供“藏青690”青稞新品种1105.85亩和青稞新品系“12-10556”1291.63亩的示范用种,合计可种植青稞2397.48亩。通过多种技术和保障措施的实施,绿色增产增效效果明显,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传统种植习惯,增强了农牧民注重田间管理的认知程度,为以后青稞种植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定西地区农技站于1996年将膜侧沟播技术应用于谷子种植,亩产量较露地谷子种植田增加60公斤~80公斤。在3年的试验、示范、推广中,有效地解决了播种方式、播种机械、播种密度等关键问题,总结出了一套亩产量上300公斤的综合栽培技术。一、适用范围凡海...  相似文献   

12.
油菜新品种“601”是浙农大选育而成的一个生长整齐.清秀、角饱、粒大,在耳春低温下结角率较高的早熟,高产甘蓝型新品种,适宜于三熟制等劳力较紧张地区水田种植。瑞安市从1986年引入试种,表现为(1)高产稳产。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100公斤以上。1988年荆谷乡七甲村连片种植108亩,平均亩产104.7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可达150公斤。如梅头镇良种场一丘1.13亩攻关田,平均亩产154公斤。荆谷七甲村一丘攻关田1.2亩,平均亩产146.7公斤。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159公斤,最高达到251公斤。自2003年引进推广稻茬油菜免耕技术以来,年推广达20万亩以上,实践证明,油菜免耕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培肥地力、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不同比例条件 下两种植物的竞争表现,定量分析其单株生物量和竞争能力,为探究牛膝菊入侵机理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 果表明,混种时白车轴草的生长受到牛膝菊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和单种时 的单株生物量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不同密度不同比例种植条件下,牛膝菊的相对产量RY>1差 异显著,相对产量总和RYT>1差异不显著,相对攻击力系数A>0牛膝菊有可能通过种间竞争将白车轴草排除 种群在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时,白车轴草处于劣势曰种植密度种植比例及密度伊比例对牛膝菊和白车轴草的竞 争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牛膝别名对节草、山苋菜、土牛膝等,为苋科牛膝属植物,以根人药,生品有散淤血、消痈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病、闭经、痈肿、胞衣不下、跌打损伤;酒制品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四肢不利、风湿痹痛等症。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可以治疗感冒咳嗽、急性,肝炎、咽喉肿痛等常见疾病。由于其用途广、用量大、销路畅,因此,近年有不少农户进行规模种植,但大部分药农因经验不足、技术不规范,种出的板蓝根一般亩产只有200—250公斤,且有的商品不上等级,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我们协会种植基地人员从事板蓝根生产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种植的板蓝根亩产量都在400公斤以上,经济收入翻了一番。现将他们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天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属感温型早稻迟熟、晚造中熟组合。兴宁市自2004年早造种植以来,在宁中、宁新、福兴、刁坊等多个乡镇已累计种植20万亩以上。根据实割实测,平均亩年达589公斤,最高亩产达733.3公斤(2005年早造福兴梅子点)。生产种植表明,该组合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抗倒伏性强、高产优质、熟色好等优势,适宜在兴宁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建华 《吉林农业》2001,(3):23-23
科研人员在研究一种叫“台湾罗汉松”植物的化学成分时,发现有一种奇特的化学物质,它很像昆虫的蜕皮激素,而且也能促使昆虫蜕皮。  这一类化学物质不单单存在于台湾罗汉松中,在蘸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如水龙骨、银杏、苋、川牛膝、伏地筋骨草、桑树等中,都有这类物质存在。有一种名叫“露水草”的植物中蜕皮激素含量非常高,每 100公斤干根中含量高达 2.9公斤,它的主要成分是在昆虫体内活性最强的β—蜕皮激素和β—蜕皮激素的 2位乙酸酯。  其实,植物中不仅含有蜕皮激素。有人发现松,水松、落叶松、枞榕等树木中含有…  相似文献   

19.
苏峰 《福建农业》2005,(4):9-10
近年来,我乡在伍坊、永跃等村推广西瓜一制种一萝卜高优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伍坊村民苏明华等农户上季种植西瓜,亩产西瓜4500公斤,收入1800元,下季制种300公斤,收入2200元,“霜降”时又种萝卜,亩收2000公斤,收入600元,亩产值达4600元,与普通种植水稻相比,亩增产值3000余元。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冬瓜、双季玉米、菠菜、芜荽立体种植可五种五收,一般每亩可收冬瓜3000公斤以上,鲜玉米棒2500穗左右,夏玉米500公斤,菠菜1500公斤,芫荽3000~4000公斤,亩效益在6000元左右,而且投资少、易管理,足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