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适应性优良的家蚕品种,对15个家蚕资源种(中系品种5个,日系品种10个)进行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筛选试验,调查各品种饲育区收蚁48h的疏毛率、96h和192h的起蚕率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和虫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15个家蚕品种饲料育中,疏毛率较高的品种是RCA、872A和D-2,在78.70%~89.97%;96h起蚕率较高的品种是RCA、D-2和秋白,为65.2%~88.65%,192h起蚕率较高的是RCA、秋白和D-2,为60.88%~88.21%;综合评分排前5位的品种依次为RCA、D-2、秋白、皓月和872A;无论中系还是日系,不同品种的桑叶育(CK)与饲料育间的发育经过差异不大;饲料育全茧量较高的品种是871B、873和限2,茧层量较高的品种是871B、限2和873,死笼率以734、H72和873较低,分别为0.52%,0.38%和0;虫蛹率以限2、826和7532较低。中系种RCA、202黄,日系种D-2、秋白、734、H72和限2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家蚕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选择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2个蚕品种,采取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以24 h疏毛率、3龄起蚕率、各龄发育经过、眠蚕体重、产茧量和茧丝质等为指标,研究了2个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结果表明,2个蚕品种除1~3龄眠蚕体重较低和各龄发育经过相对延长外,其他各项指标与全龄桑叶育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解舒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湖南省现行5对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收蚁24 h疏毛率调查、人工饲料育3龄起蚕体重变异系数分析,证实湖南省现有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稚蚕发育整齐度存在本质的遗传差异.试验表明,在湖南省现行品种中也有对人工饲料适应性强、发育整齐度高的品种资源.通过对家蚕品种种质资源的比较、筛选,能培育出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料育在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家蚕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及饲育技术,对菁松×皓月等11个蚕品种越年种进行了杂交率检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桑叶育相比,人工饲料育具有检验结果准确、减蚕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判断该品种能否采用人工饲料育,取决于收蚁48h疏毛率的高低,疏毛率不低于98%,饲育中不损失蚕,就能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杨海  刘敏  李涛  刘增虎  陈松  李腾芳  崔为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96-15897
[目的]探讨家蚕品种ZHG×春54在云南省秋季气候条件下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的饲养形式,探讨ZHG×春54在云南秋季气候条件下对颗粒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其经济性状。[结果]ZHG×春54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 h疏毛率及192 h小蚕存活率等指标均接近菁松×皓月全龄桑叶育;但2龄和3龄起蚕率以及1~3龄眠蚕体重低于菁松×皓月,各龄及全龄发育经过比菁松×皓月延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不同程度高于菁松×皓月,但是万头产茧量和生命率低于菁松×皓月。[结论]ZHG×春54在云南省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丝1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金丝1号属于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已接近对照品种871×872,强健性和产值高于对照品种871×872。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金丝1号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彩色茧家蚕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拓宽家蚕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崔萍  安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29-131
以24 h疏毛率、发育经过、眠蚕体重、生命率、饲料效率、茧质、产卵成绩等为指标,采取1~2龄颗粒人工饲料饲育、3~5龄桑叶饲育的饲养方式,调查了"9.芙"和"7.湘"对颗粒人工饲料饲育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1~2龄人工饲料、3~5龄桑叶饲育形式下,"9.芙"和"7.湘"的生命率、茧质、产卵成绩等多项指标与全龄桑叶育相比没有显著差异,24 h疏毛率、192 h存活率、1~4龄眠蚕体重低于照全龄桑叶育,但饲料报酬率、茧层饲料效率及上茧率优于全龄桑叶育。  相似文献   

8.
用32个蚕品种杂交形式供试,比较了新老2种稚蚕人工饲料配方的疏毛率;结果表明新配方的24 h疏毛率普遍优于老配方,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4 h疏毛率,老配方中只有6个蚕品种超过了98%,新配方中有21个蚕品种超过了98%,增加了15个蚕品种型式,新配方明显扩大了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和小蚕共育的适用蚕品种范围.从不同龄期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的养蚕成绩和茧丝成绩看,用人工饲料进行小蚕共育基本可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共育到2龄后再改喂桑叶或分蚕出售给农民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12个家蚕品种(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秋丰A、秋丰F、白玉B、白玉C、芙蓉、湘晖、932和7532,代号为201~212)对1~2龄人工饲料育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为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家蚕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蚕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要求,研究12个家蚕品种对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24 h疏毛率、龄期经过、生命力和茧质等的差异,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龄人工饲料育12个家蚕品种的摄食性均较好,24 h疏毛率均达97%以上,其中212、203、209、210和208均>99.50%;1龄、2龄、3龄、4龄、5龄和全龄发育经过分别为120.0~120.5 h、98.0~121.5 h、98.0~113.5 h、118.0~136.5 h、152.0~176.0 h和607.0~631.5 h,其中206全龄发育经过最长,为631.5 h, 203和205最短,均为607.0 h;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分别为72.96%~98.78%、1.14%~27.15%和68.78%~96.23%,204...  相似文献   

10.
不同家蚕品种对低成本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配套家蚕品种问题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制的含桑绿枝粉低成本人工饲料 ,对国内 2 5对杂交种、2 1个中系原种及 2 0个日系原种进行了疏毛率及稚蚕饲育成绩等项调查 ,结果表明 ,杂交种及日系原种总体上对低成本人工饲料有良好的摄食性 ,从中选择适宜品种 ,结合配套饲育技术措施 ,已在大规模农村中试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家蚕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的茧质。[方法]以鲁17、92为供试品种,菁松、皓月为对照品种,采用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2种饲育方法,调查各处理的茧质。[结果]鲁17、92具有较好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茧质明显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受影响较大的是雄蚕,雌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较好。[结论]日系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明显优于中系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和比较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14个不同品种家蚕的室内急性毒性,结果表明: 对毒死蜱敏感性较强的家蚕品种有皓月和7532,其96h LC50分别为1842 6和2145 2 mg·L-1;敏感性较弱的蚕品种有春晓、浙蕾、872、限2和871,其96h LC50为2993 7~3347 1 mg·L-1;敏感性弱的蚕品种有秋实、白玉、CA、菁松、JA、芙蓉和湘晖,其96h LC50为3519 0~4566 5 mg·L-1。说明不同品种的家蚕对农药毒死蜱的敏感性不同,其中皓月和7532对毒死蜱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制约现代蚕业人工饲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将母种经过人工饲料适应性驯化10代以上后进行S菁松×S皓月、SZ9601×929406正反交,对一代杂交种进行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试验,调查蚕体质量和茧丝质量。结果表明:母种经过人工饲料适应性驯化的杂交种,眠蚕体质量显著提高,对饲料的摄食性增强; S菁松×S皓月的虫蛹生命率提高,但茧质降低,而SZ9601×929406变化相反;母种驯化对杂交种丝质无显著影响。表明,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不同,这为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彩茧品种M中的性状及对四川宜宾地区的适应性,于2011年春蚕期以四川省宜宾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71×872为对照品种,对彩茧品种M中进行了实验室春季对比试验和春季农村试养,结果表明:彩茧品种M中品种孵化齐一,2 d孵化高达97%以上,眠性快,眠起齐一,少有小蚕发生,健康性好,食桑活泼,抗病力强;与对照蚕品种871×872相比,春蚕期全龄缩短16 h,万头收茧量高5.5%。5龄50 kg桑产茧量高5.5%,解舒率高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陕西省现行家蚕品种的雄蛾生命时数差异显著。生命时数长短依次为中系品种871(98.69 h)>797×129(95.72 h)>新松(76.15 h)>鲁玉(42.69 h)>129×797(40.17 h),日系品种新月(78.25 h)>872(64.37 h)>798×241(54.99 h)>曙光(42.69 h)。该结果可供蚕种生产中原蚕性别调控和雄蛾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经口添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比较家蚕新品种871C、872C及其杂交种和871、872及其杂交种对BmNPV抵抗性的强弱,结果表明,家蚕新品种具有很强的抗BmNPV性能。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品种进行辅助选择,抗性品种871C、872C显示为阳性,而易感品种871、872显示为阴性;并在抗病品种中扩增出长度为999 bp的DNA片段,推测该分子片段与家蚕品种的抗BmNPV性能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系限性品种871与白河野桑蚕杂交、回交育种和黄色茧色定向选育方法,育成了黄色茧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其实验室成绩达到了全茧量1.6842g,茧层量0.3548g,茧层率21.07%,丝长1107m,净度96分。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催青环境和分段收蚁可以人工调控家蚕的性别比例。在原种催青期中高温干燥处理 ,可使原蚕品种 872和鲁玉 蚕比例分别提高 1 3 %和 2 4% ,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 ;对原蚕 795和871品种分段收蚁 ,第 1天可提高♀性比例 1 0 %~ 2 0 % ,最后一天 (第 3天 )提高 蚕比例 ,795品种最高为2 8%~ 3 6% ,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桑叶粉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的人工饲料中,桑叶粉的含量在35%~55%之间为宜,大豆粉含量不宜低于30%;桑叶粉与大豆粉的质量对人工饲料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饲育稚蚕,春叶与秋叶均可,若要饲育壮蚕,则春叶成绩明显优于秋叶;经乙醇浸提大豆粉可明显提高疏毛率,但2龄后最好改为普通大豆粉饲料;人工饲料育的中系蚕个体的壮蚕饲育成绩优于日系蚕。  相似文献   

20.
家蚕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人工饲料育在我国至今尚未实用化,主要是因为没有培育出摄食性高、适应性强的蚕品种。要培育出人工饲料摄食性高的家蚕品种,必须对其摄食性遗传进行研究,弄清摄食性遗传机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生物统计遗传学的方法,对摄食性较高的日系品种54A和摄食性低的中系品种丰1及其杂交组合等共10个世代进行遗传模式研究,得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一母性影响遗传模式。这一研究结果可为人工饲料高摄食性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