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7个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成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桑树资源在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产业中的开发价值,本文对广西7个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富集规律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桑枝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糖酸比、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和叶酸,其含量的富集规律均呈现出上部位中部位下部位的趋势。可以根据桑树品种桑枝不同部位的营养物质含量的区别,选择适合加工的部位,以获得较高营养成分的食品或是饲料产品,为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家蚕品种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富集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来源于桑叶,为筛选对食下桑叶中DNJ有较强富集能力的家蚕品种用于功能性食品及药物的开发,以18个家蚕品种和6个桑树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供试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制备全蚕粉中的DNJ含量。不同地理系统家蚕品种对食下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有显著差异(前者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3007%,后者为0.2469%),中系品种的DNJ质量分数平均为0.288 0%,与日系品种与欧系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眠性(三眠与四眠)家蚕品种间对桑叶中DNJ的富集能力差异不明显。18个供试家蚕品种中,中系品种797对桑叶中DNJ的富集作用最强,其全蚕粉中的DNJ质量分数达0.4345%。选择6个家蚕品种分别取食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分析全蚕粉中的DNJ含量和桑叶中DNJ含量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826 0,全蚕粉中DNJ含量最高的家蚕品种与桑品种组合为家蚕乌2与陕桑403,其次为家蚕武功土种与甜桑、家蚕798与陕桑403。  相似文献   

3.
广西桑叶资源丰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广西主栽桑树品种桂桑优12和粤椹大10在不同季节不同叶位的桑叶及桑叶茶的品质,并进行感官评审,筛选出最优的桑叶和桑叶茶。以总多糖、总多酚、总黄酮、总游离氨基酸、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24个桑叶样本及24个桑叶茶的质量。桑叶与桑叶茶的品种桂桑优12优于粤椹大10,上叶位>中叶位>下叶位,桂桑优12季节上呈现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而粤椹大10呈现冬季>秋季>夏季>春季的趋势。桑叶综合优选的是桂桑优12秋季上叶位,桑叶茶兼备品质和感官最优的原料来源是桂桑优12夏季上叶位。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针对性地选择采摘的季节、桑叶的品种和不同的叶位进行加工,以使桑叶资源优化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合药食用途开发的桑树品种,以广东桑、鲁桑、白桑和鸡桑4个桑种的98份桑树品种资源为材料,分别采用雷氏盐比色法和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品种资源的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进行测定。98份桑树品种资源桑叶中的总生物碱和DNJ含量从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4个桑种间以及多倍体和二倍体桑树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品种资源间差异明显,其中白桑种的育7803的桑叶中的总生物碱和DNJ含量最高,分别为3.74、1.54mg/g,桑叶中的总生物碱质量比>3.00 mg/g的还有广东桑种的抗锈3,DNJ质量比>1.00 mg/g的还有广东桑种的黑皮桑、抗锈2和白桑种的阿2。这些桑树品种资源适合用于桑叶的药食用途专用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桑树遗传因素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101个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力、清除.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总抗氧化活力以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4 8、0.768 1和0.688 5。由此认为:桑叶的药用开发应加强桑品种资源筛选,桑叶总黄酮含量可作为桑叶药用品质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桑树不同品种及取材部位中的主要芪类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芪类物质是桑树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不同桑树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取材部位的桑皮苷A、氧化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等主要芪类成分含量。芪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桑树品种有中生火桑、黑鲁桑、塘10、小鸡冠桑等,4个桑树品种样品中芪类成分的质量比分别为3 228.3、3 162.7、3 049.7、2 462.4μg/g。桑树不同取材部位中,以1年生枝条中的芪类成分含量较高,新梢和桑叶中的含量较低,3个部位样品中的芪类成分质量比分别为3 879.0、813.2、501.6μg/g。检测结果可作为筛选芪类成分含量高的桑树药用材料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沙漠桑树营养成份的分析和药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食品分析法对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的还原糖、氨基酸、粗蛋白、维生素C和酸碱度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分析结果为: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干物质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绿洲桑树,桑叶水份含量低于绿洲桑树5~7个百分点;新疆沙漠桑树桑果、果汁和桑叶有一定的饲料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桑叶生物碱具有降血糖、抗病毒等功效。为了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采用雷氏盐比色法检测分析不同桑树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和生长部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含量最高的是抗青10号,质量比达到3. 55 mg/g,其次是大10(为2. 85 mg/g),含量最低的是69(仅2. 37 mg/g); 3个桑树品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从3月份到4月份均表现为增加,4月份后开始减少,到5月份时含量降到最低,随后一直增加,在8月份时含量达到最大值,8月到10月含量略有减少; 3个桑树品种不同叶位桑叶总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1~2叶位、3~4叶位、5~6叶位、7~8叶位、9~10叶位。研究结果为桑叶食、药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桑树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合桑品种、桑树生长季节、桑树不同药用部位以及桑叶的不同发育阶段等因素探讨桑树(Morus L.)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的积累规律,期望发掘富含1-DNJ的生物资源。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8个代表性桑品种的摘芯芽和2个桑品种全年不同季节、不同发育时期的桑叶以及不同季节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并测定了与桑树亲缘关系相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等7种植物中的1-DNJ含量。在18个供试桑品种的摘芯芽中,1-DNJ含量以秋雨和沙2×伦教109最高,质量分数均达0.328 0%左右,黄鲁的1-DNJ含量最低。农桑14号和陕桑305两个桑品种冬、春季不同发育时期桑叶中的1-DNJ含量以冬芽最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345 3%、0.255 7%,在开叶期和叶片成熟期较高,在缓慢生长期较低;不同季节桑叶中1-DNJ的含量均是嫩芽>嫩叶>成熟叶>老叶,其中嫩芽和嫩叶中1-DNJ含量以晚秋最高,成熟叶中以夏季最高,而老叶中的1-DNJ含量以春季最高;桑枝皮中1-DNJ的含量以中秋和晚秋期较高,夏季最低。测定的7种非桑属植物均不含1-DNJ。结果说明桑树是富含1-DNJ的主要植物资源,其中在桑园管理过程可以大量获得的桑树摘芯芽以及桑树伐条剪下的桑枝(桑皮)中均富含1-DNJ,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广东桑种与其它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效开发桑叶多糖药食功能的目的,对广东桑种、鲁桑种、白桑种的近100份具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进行了桑叶多糖含量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较鲁桑种、白桑种的桑叶多糖含量高,不同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多倍体桑树品种的桑叶多糖含量总体上高于二倍体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药用品质优良的桑树品种,以四川省主要栽种桑树品种的桑叶为原料,提取并测定其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在活性成分上有明显差异,大多数供试品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在2.00%~4.60%之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川98-1(6.619%),其次是丰田14号(6.181%)、丰田2号(4.599%);大多数供试品种桑叶的1-DNJ含量在0.04%~0.12%之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荆桑(0.1804%),其次是无核大十果桑(0.1759%)、台湾长果桑(0.1447%)。研究结果可为药用桑树品种选择与桑树资源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开发我国桑树资源的药用保健功能的目的,采用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不同种的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DNJ含量有差异,其中开远蒙桑桑叶中的1-DNJ的质量比为4.070 mg/kg,其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水桑、开远鬼桑、河口长穗桑桑叶中的1-DNJ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其余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穆莉 《北方蚕业》2005,26(3):39-41
为开发桑叶资源,采用安徽农业大学桑树品种园中5个主要品种叶片,加工成桑叶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得5种品种桑叶茶中15种氨基酸。每个桑树品种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约占15种氨基酸总量的40%左右。g-氨基丁酸的含量最你低的湖桑9001为142.75mg/g;最高的广东桑为227.00m/100g。表明桑叶茶中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不同桑树品种的桑椹制酒效果,通过试验测定分析比较了粤椹大10、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3个品种桑椹发酵酒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种桑椹酒的理化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理化指标中以粤椹大10桑椹酒的总酸含量最高;桑特优2号桑椹酒在口感上较优,且氨基酸总量最高;3种桑椹酒的蛋白质含量均在0.1 g/100mL以上;桑特优2号桑椹酒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桂桑优12桑椹酒钾元素含量最高,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不同桑树品种制成的桑椹酒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制酒原料。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收割时间和加工工艺对饲用桑叶和桑叶枝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测定了不同收割时期及不同干燥方法的桑叶和桑叶枝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9月份收割的桑叶枝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7月份(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5月份、7月份(P0.05);7月份收割的桑叶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P0.05)。3个不同时期收割的桑叶和桑叶枝样品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含量为13.3%~20.22%。9月份收割的桑叶枝和桑叶维生素E和叶酸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7月份(P0.05)。通过不同干燥方法对桑叶枝处理,结果自然晒干样品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直接烘干或酸液处理组(P0.05);自然晒干桑叶枝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直接烘干(P0.05);酸液处理桑叶枝样品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非酸液处理组(P0.05);而直接烘干桑叶中维生素E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晒干处理组(P0.05)。说明饲用桑叶和桑叶枝收割时间和干燥方式对饲用桑叶及桑叶枝有影响,可视畜禽养殖的营养需求而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时期桑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坎下白桑、辽桑和慈山3个桑树品种为供试材料,6-9月间4次采样,以异硫氰酸苯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桑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6月时分坎下白桑明显高于另外2个桑品种,7月分3个桑品种接近,8月分均降到较低水平,9月分均又回升并接近7月的水平。春季含量较高的丝氨酸到初霜时降低,春季含量较低的苏氨酸到初霜时升高。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品种桑叶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挖掘现有桑树品种的药用价值,对生产上现行推广的杂交桑品种进行同品种不同方式剪伐后,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对不同品种间和组织部位间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桑树枝与叶、芽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叶和芽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以桑芽含量最高,叶次之,枝含量最低;剪伐方式对桑树总黄酮含量影响不显著;桑树不同品种间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枝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和桂桑优12最高,桑叶总黄酮含量以桂桑5号、桂桑6号最高,桑芽总黄酮含量以桂桑6号、桂桑优12最高;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枝、叶含量也不同,其中绿枝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硬枝,上部叶含量高于中下部叶,中部叶高于下部叶,上部叶与下部叶差异性极显著,建议选择桑树总黄酮提取和食用组织部位时以桑芽最佳,其次是上、中部叶片。  相似文献   

18.
调查粤椹大10、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桂桑优62、农桑14、强桑1号6个广西常见桑树品种制作的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6个桑树品种制成的桑叶茶在感官品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上都有显著性差异,以粤椹大10和桑特优2号感官品质评价得分最高,且活性物质含量较高,较适宜加工桑叶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择适合开发桑叶药用及保健产品的桑树品种,以山东蚕区栽培的具有代表性的59个桑树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品种春季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的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含量最高和含量最低的桑树品种之间相差3.2倍,鲁桑品种沂源黄鲁和白桑品种红玛瑙桑叶中的DNJ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409 7%和0.382 8%。综合考虑各品种的桑叶DNJ含量以及单位面积桑园桑叶年产量和抗逆性等因素,认为青黄桑和选792两个桑品种的实用价值比较高,适合直接作为桑叶DNJ开发专用桑品种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桑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杂交桑和湖桑品种为材料,采用大棚盆栽自然接种桑叶枯病病原的方法,调查不同桑树品种在高Cd和低Cd浓度胁迫下桑叶枯病的发病率,以及相同Cd浓度条件下大树和建筑物遮荫(低温区)对桑叶枯病发病率的影响,发病率以发病叶片数占整株桑树叶片总数的百分比表示。结果表明:不同的桑树品种,其桑叶枯病的发病率差异较大。在调查的66个桑树品种中,育2号等9个品种的桑叶枯病平均发病率低于5%,为抗性品种;粤桑11号等16个品种的桑叶枯病平均发病率高于50%,为易感品种。高Cd浓度区与低Cd浓度区,高温区与低温区发病率差异也较大,其平均发病率分别为高温高Cd区60.75%、低温高Cd区29.50%、高温低Cd区46.43%和低温低Cd区20.00%,高温高Cd区平均发病率比低温高Cd区高31.25个百分点,高温低Cd区平均发病率比低温低Cd区高26.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