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回顾了宁夏大豆育种科研工作的历史、成就.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豆育种科研工作始于1972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区大豆育种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先后自育出5个大豆新品种.经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有13个.使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得到4-5次全面更替.大豆品种丰产性不断提高.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品质性状也不断提高,先后对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创新、利用研究.进行了本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收集研究.最后对大豆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宁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研究历史和现状,综述了适合宁夏大豆间作套种立体复合种植的品种、播期、密度、追肥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宁夏大豆间作套种几种主要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及其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宁夏灌区春(冬)小麦收获后,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土地等资源夏播复种大豆,既解决了粮食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矛盾,又增加了大豆产量和农民收入,本文提出了适宜宁夏灌区夏播复种大豆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宁夏大豆生产的发展方向及栽培途径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75010赵志刚罗瑞萍大豆是宁夏主要的经济作物,过去因大豆产量较低,一度被人们冷落。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膳食结构逐步改善,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对大豆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大豆生产具有...  相似文献   

5.
宁夏灌区大豆除了春播单种之外,结合本地光热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种植业制度可以采取间、套、复种方式,本文就宁夏大豆种植的几种主要方式及技术关键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大豆产区。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大豆生态类型区域。建国以来,在大豆种子科研工作上,通过农家品种整理、引种鉴定,以及农业科研和高等院校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使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不断更新改善,对发展我省大豆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经过省地两级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大豆ms1核不育轮回群体选择育种技术作为种质创新的方法在大豆新种质创新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大豆ms1核不育基因实现了大豆的开放授粉、基因聚集、积累,丰富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文介绍了宁夏春大豆雄性核不育种质基因库基础群体的构建及大豆ms1轮回选择种质创新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体系发展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引黄灌区大豆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分析,指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发展大豆产业化体系的具体措施,对于本区乃至西北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瓜套种大豆是宁夏灌区的一种大豆种植新模式.为改进、示范、推广这种增产增收的新模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站长罗瑞萍副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近期深入到试验站服务区域暖泉农场,对该农场种植的2 000多亩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新模式进行调研和生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基因资源课题组以长农17为母本、冀B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09年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对其后代定向筛选,在宁夏地区采用系谱法经过10年选育而成春大豆新品种宁京豆7号.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高油、稳产和适应性好.2016-2017年宁夏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366.5 kg·hm-...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大豆根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地区主推品种中黄30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通过接种高效根瘤菌,探讨根瘤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大豆根瘤干重、根瘤数量以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大豆结瘤和大豆产量;各处理随着每次施氮量的增加,根瘤干重和根瘤数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加后下降;产量表现为分次施氮各处理产量一次性施氮各处理产量不施氮(B1)产量;接种根瘤菌处理较不接种根瘤菌处理的根瘤数量及大豆产量显著增加;是否接种根瘤菌与施氮量互作、施氮量与施氮方式互作以及是否接种根瘤菌、施氮量和施氮方式互作对大豆产量均产生极显著影响,中黄30产量最佳组合是A2B3C2(接种根瘤菌、施氮量在75 kg·hm~(-2)且分次施氮)的前提下,产量最高,达到6 020.37 kg·hm~(-2),较不施氮增产8.36%。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乌克兰大豆生产发展迅速,成为欧洲的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介绍了乌克兰目前大豆生产和科研的概况、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豆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是人类优质蛋白质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大豆生长期需水量多,是对缺水最敏感的豆类作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抗旱大豆品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豆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大豆抗旱机制、常用的抗旱性研究方法以及大豆抗旱性评价方法4个方面概述了大豆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研究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野生大豆(G.soja)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具有高蛋白、多抗、广适应性和繁殖系数高等特性.本文针对近几年野生大豆考察工作介绍了野生大豆分布现状,并对目前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野生大豆的有效利用,开展野生大豆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以促进野生大豆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兴盛 《北方水稻》2007,(1):19-22,31
从宁夏水稻的生产历史、地理生态条件、生产及科研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发展之展望五个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宁夏水稻。明确指出了宁夏水稻的发展是伴随着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而发展,宁夏水稻高产而上乘的品质是与宁夏独特的生态条件相关联。阐述了宁夏水稻品种、栽培技术演变及其成效。从宁夏种稻所具有的良好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强调了宁夏引黄灌区种稻的重要性,分析宁夏水稻生产发展中的问题,展望了宁夏未来水稻面积、区域优化布局、品种、栽培技术多样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银霞  宋晓华  李英慧  邱丽娟 《大豆科学》2006,25(3):309-313,328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与日俱增,转化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大豆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大豆转基因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但转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自然衰退现象、抑制性土壤发现、抑制性土壤中生防真菌和生防细菌等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对抑制性土壤的研究和大豆胞囊线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电子显微镜能够在超微水平上直观地观察组织、细胞以至于细胞器的变化.目前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大豆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大豆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大豆抗病机制的研究、不良环境对大豆影响的研究以及大豆遗传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以上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