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棚室栽培的草莓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选用4%四氟醚唑水乳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农药,连续喷药2次,间隔期7d,在喷药后3、5和7d后分别对草莓叶片和果实进行了防效测定。【结果】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叶的防效调查,结果表明,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在施药2次后第7天时防效分别为77.29%和82.78%;通过对草莓白粉病病果防效调查表明,四氟醚唑、唑醚·氟酰胺和阿泰灵防效好于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结论】四氟醚唑和唑醚·氟酰胺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乙嘧酚、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草莓白粉病防效较差,不宜用于北京地区棚室栽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连续2次用药,可大幅提高防效。第1次用药后7天,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为70.34%,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速效性较好,防效整体略优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25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79.98%;第2次用药后7天,各处理的防效普遍达到85%以上,其中,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80倍液的防效分别高达96.37%和97.10%。田间应用时,推荐哈茨木霉菌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3.
茶炭疽病是我国茶树上常见的叶部病害。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和氢氧化铜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4 d,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40.63,187.5,281.25 g·hm-2的防效分别为93.1%~98.2%(2013年)和99.6%~100%(2014年),对照药剂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187.5 g·hm-2防效分别为96.9%(2013年)和100.0%(2014年),相互间无显著差异;4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24.2,155.25,207 g·hm-2的防效分别为61.3%~73.3%(2013年)和82.5%~91.0%(2014年),优于对照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43.75 g·hm-250.3%(2013年)和79.6%(2014年)的防效;吡唑醚菌酯的防效极显著高于氢氧化铜。2年的试验显示,吡唑醚菌酯对茶炭疽病防效优异;氢氧化铜对茶炭疽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早喷药可明显提高其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4.
引进12种农药在温室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500 g/L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嘧菌酯悬乳剂、42.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达82%以上。建议在温室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以上6种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生产中各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型小檗碱对草莓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田间施药剂量和方法。[方法]以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稀释3000倍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10%小檗碱(BBR)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 200和1 600倍喷药3次,喷药间嘧隔7和12 d对红颜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的安全性。[结果]10%BBR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防效与醚菌酯无明显差别。对于发病严重的草莓白粉病,喷药间隔7 d,稀释800~1 200倍防效较佳,在相同试验条件下BBR的防效期较醚菌酯短。预防用药以施药间隔12 d、稀释1 200~1 600倍为宜。[结论]10%BBR可湿性粉剂对草莓安全、有效,可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天然杀菌剂。  相似文献   

6.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1 5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次用药效果显著好于1次用药;常规药剂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25%咪鲜胺乳油300 m L·hm~(-2)的防效较好,仍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推荐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的防效一般;而25%氰烯菌酯乳油1 500g·hm~(-2)和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的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进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相对于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和清水对照,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50、75 g.ai/hm2时防效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5.311 5、4.008 6、3.570 6、3.350 9、3.218 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8种药剂对新疆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筛选出环境友好药剂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叶面喷雾方法,测定25%腈菌唑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武夷菌素水剂对新疆厚皮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和40%福星乳油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72.77%和70.28%;其次是2%武夷菌素水剂,防效为60.1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腈菌唑乳油,防效分别为50.78%、50.55%;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效分别为48.65%、48.3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效为46.88%。由试验得出,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40%福星乳油和2%武夷菌素水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分别达到72.77%、70.28%和60.17%,3种药剂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 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00倍液、3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 EC50分别为5.3115、4.0086、3.5706、3.3509、3.218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漳州铁观音茶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铁观音茶炭疽病在漳州1年发生3次。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大小依次为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第2次施药后,防效大小依次为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450 g·L-1咪鲜胺水乳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综合试验结果认为,30%醚菌酯对炭疽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唑醚·氟酰胺为对照药剂,进行氟菌唑和粉唑醇2种草莓绿色生产推荐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和粉唑醇施用量为农药登记常规剂量时,连续施药2次防效不理想;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180 g·hm-2和25%粉唑醇悬浮剂187.5 g·hm-2连续施药2次,药后7 d 防效分别达74.3%和74.0%,且对草莓安全性较好。在草莓绿色生产中,可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氟菌唑和粉唑醇开展药剂防治,适当提高用药量且连续防治2次可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杀菌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以筛选出适合于治疗烟草白粉病的杀菌剂。【方法】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30%醚菌酯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25%乙嘧酚悬浮剂和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29mg/L,其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4.29%;25%乙嘧酚悬浮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2.88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可达81.57%;对照药剂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15.49mg/L,其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只有31.76%;其他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醚菌酯和乙嘧酚,但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结论】醚菌酯和乙嘧酚均能有效地防治烟草白粉病,且效果优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为生产提供了更高效可供替代的化学药剂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以250 g/L嘧菌酯SC作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18.33~25.0 g/亩,防效均优于250 g/L嘧菌酯SC,且对黄瓜生长安全,是防治黄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药后14 d叶片防效,43%氟菌·肟菌酯SC和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较好,分别为87.08%和82.88%;其次为30%氟菌唑WP、30%醚菌酯WP和4%四氟醚唑EW处理,防效分别为73.05%、72.18%和71.03%。第2次药后14d果实防效,42.4%唑醚·氟酰胺SC处理防效最好,为73.13%;43%氟菌·肟菌酯SC、30%醚菌酯WP防效次之,分别为67.99%和61.86%。综合试验结果分析,防治草莓白粉病建议使用43%氟菌·肟菌酯SC或42.4%唑醚·氟酰胺SC,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均匀喷雾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致使玉米叶片提早干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试验研究了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种药剂的防效较好,可以于大斑病发生初期,分别采用300 g/hm~2、900m L/hm~2、450 m L/hm~2、1 800 g/hm~2喷雾防治,4种药剂须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7.
柑桔黑点病与溃疡病综合防治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综合防治柑桔黑点病和柑桔溃疡病的有效药剂,在伦晚脐橙果园内比较了6个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王铜悬浮剂4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99%矿物油300倍的药剂处理,防治柑桔溃疡病和柑桔黑点病的防效分别为76.3%和92.5%;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的药剂处理,防治柑桔溃疡病和柑桔黑点病的防效分别为79.9%和89.9%;上述2个处理比其他4个处理综合防治效果更好。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倍+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也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均可轮换作为综合防治柑桔黑点病和溃疡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对4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2.8%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悬浮剂1 875倍液隔7 d施药2次,第2次药后7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达93.7%~94.8%,乙嘧酚防效较差,仅为75.6%。  相似文献   

19.
5种药剂对设施栽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乳剂3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无论是从速效性和持效期来看防效均优异,尤其是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草莓白粉病防效最优。药剂使用剂量范围内对草莓安全无药害,对非靶标动物蜜蜂安全,是生产上理想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施药,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达78.1%、病指防效达80.2%;3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42%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分别为73.1%和72.0%,病指防效74.0%和73.6%,以上3种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赤霉清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