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脱贫攻坚、项目带动、融合创新、产业升级、城乡统筹的五大原则,依托县域文化资源和地质资源,深入挖掘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建设成为由"五区两地一环线"组成的文化旅游大县,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支撑。但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按照商洛市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要求,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结合"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商洛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建议,通过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构建美丽商洛,从而为实现商洛突破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74-177
县域经济是黄冈经济的主体,黄冈市旅游资源丰富,县域旅游在全市旅游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研究县域旅游经济差异对指导黄冈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黄冈市现辖的黄州区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个县以及武穴、麻城两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相应指标的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黄冈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分类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黄冈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根据发展现状从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发展县域特色打造旅游品牌、依托武汉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营销提升旅游形象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域旅游是将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为领导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咸阳市礼泉县工业基础较弱,但其全县自然风光保持较好,民俗文化气息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符合咸阳市礼泉县的县域经济状况,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对咸阳市礼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从发展特色农业,开发黄金旅游线路,培养旅游人才等几个方面对咸阳市礼泉县发展全域旅游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当前县域旅游经济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县域旅游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融合发展等方式,激发旅游发展新动力,实现旅游理念、旅游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实现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推进贫困县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解决扶贫问题是系统性的实践难题,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以贫困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产业建设的背景系统进行多影响因素多目标分析,结合贫困县域经济发展实情,研究了全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设模式、系统矛盾和品牌特色,给出了开展全域旅游文化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关于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旅游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作者对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依靠旅游富县强县的典范,如安徽黟县。为了定量地研究旅游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大小,引入了区位商和产业贡献率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以黟县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对黟县旅游经济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定量化分析了旅游对黟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旅游对黟县县域经济贡献巨大。最后,分析指出黟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旅游经济的升级版本,全域旅游能够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革经济增长动力,提高资源有效配置。以全域旅游为出发点,以盐城全域旅游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盐城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盐城建设全域旅游城市具备资源、区位、产业、设施等优势,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知名度大的龙头旅游企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健全、旅游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全旅游产业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盐城市应从加强顶层设计、做强旅游景区、强化整体营销、优化配套设施、致力富民创收、做优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快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卫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是贯彻落实国家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推动中卫市旅游业从行业管理向综合管理发展的重大部署,是积极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以宁夏中卫市旅游经济示范区为例,首先对中卫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然后提出了符合宁夏中卫区域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的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经济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旅游开支也在各家庭总支出中凸显出来。改善旅游产业,是提升城市经济水平甚至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措施。但是舟山主要运行的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海洋经济产业中海洋旅游产业2016年生产总值只占舟山海洋生产总值的17.1%,由此可以看出舟山市海洋旅游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值得我们去考察探究。以舟山市游客为重点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设计、现场调研,客观分析现阶段城市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配套设施、产品结构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系统地反映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整理并提出改革创新城市旅游产业的相关合理可行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完善旅游文化体系,为"创建全域旅游"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喻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8):118-120
将旅游资源优势与城市经济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增就业、减贫困、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旅游精准扶贫,促进旅游业跨越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是"十三五"期间安化县旅游发展的目标。安化发展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初具规模,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该文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化县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域旅游要求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贵州省具有贫困人口分布广,各地产业发展不发达,环境保护要求高,民族、生态资源丰富等特点。基于此类特点,在保护绿水青山和发展经济之间,贵州县域扶贫模式可走出通过全域旅游带动广大深度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从全域旅游切入,从开发战略和发展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9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江苏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高于均值组的城市,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正相关性,江苏省城市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差异显著;旅游产业促进共同富裕,能够实现公平、优化教育、提高开放、保障医疗、居民养老和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文化产业在旅游产业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部分或者完全中介效应的作用;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地理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显著性差异,在以提高社会总收入为优先目标、鼓励发展私营和个体经济、继续围绕江苏省城市建立“文旅”走廊等方面,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加快了共同富裕的建设步伐;江苏省已经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13个地级市之间具有正向区域联动性。“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已构建了“两廊两带两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模式。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县为典型案例,在县城定位优化、景区带动辐射功能优化、乡村旅游片区功能优化、基于旅游风景道构建县域经济廊道、发挥"旅游+"功能带动县域经济整合发展等方面,研究了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39-240
在信息技术体系高速发展的时代影响下,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影响下,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也被业界人士公认为是新时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创新的必然途径,这对于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本文对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探究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对江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并提出其发展策略,推动江西旅游产业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兰芬  史小珍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19-121+125
以嘉兴市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嘉兴市县域旅游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空间分布高度耦合。应依托上海和杭州区位优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强硬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关键路径,是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立足城市及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分析山东省旅游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今后建设生态宜居旅游城市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县域旅游及旅游形象的概念,给出了县域旅游品牌的定义。结合仙游县旅游发展实际,分析其在县域旅游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最后就仙游县域旅游品牌的建设提出3条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乡县着眼县域全境,将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城镇村落、公路河流、风土民情等旅游元素都纳入景观景点设计范畴,初步构建起以景区为核心、城区为骨架、乡村为基础的旅游发展格局,绘制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城乡交融、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蓝图。通过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精品景区,旅游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