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溴虫腈与哒螨灵的联合杀螨活性,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溴虫腈与哒螨灵不同配比混剂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杀螨活性,并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溴虫腈和哒螨灵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8.80、17.69mg/L;溴虫腈与哒螨灵的质量比为49∶51、47∶53、45∶55时增效最明显,对朱砂叶螨处理后24 h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7.94、178.49、173.73,LC50分别为6.65、6.72、7.00 mg/L,其毒力分别是哒螨灵的2.66倍、2.63倍、2.53倍。因此,45%~49%溴虫腈与51%~55%哒螨灵混合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对朱砂叶螨具有增效作用的炔螨特与苯丁锡混剂的最佳配比,以玻片浸渍法测定各配比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并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其增效程度。炔螨特、苯丁锡对朱砂叶雌成螨处理后24 h的LC_(50)分别为435.38、93.26 mg/L,二者混剂的增效配比介于1∶0.09~0.83之间,SPSS拟合出其混剂的共毒因子(y)与混剂中炔螨特含量(x)的数学模型,为y=-1 231.14x~2+1 616.29x-378.46(F=13.47,P=0.01,r=0.90),进一步确定其最佳的质量浓度配比为33∶17,该配比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102.90 mg/L,共毒系数为188.28,其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是炔螨特的4倍以上。炔螨特与苯丁锡以质量浓度比为33∶17混合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云南鲜切花主产区玫瑰和香石竹植株上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对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丁醚脲、炔螨特和哒螨灵的抗性。结果表明,昆明北郊和呈贡地区玫瑰上的朱砂叶螨雌成螨对阿维菌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阿维菌素对2个地区的朱砂叶螨的LC50分别为40.25和19.67mg/L,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441.08和1192.86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其LC50分别为118.18和9.24 mg/L,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2805.73和219.35倍。昆明北郊的朱砂叶螨对溴虫腈的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2371.40倍,呈贡和晋宁的朱砂叶螨对溴虫腈的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162.01和173.38倍。丁醚脲对昆明北郊、呈贡和晋宁朱砂叶螨的LC50分别为244.58、385.41和54.93 mg/L,相对毒力指数在3.01~21.10倍。昆明北郊、呈贡和晋宁的朱砂叶螨种群对炔螨特和哒螨灵的LC50分别为155.39、424.49和62.70 mg/L,其相对毒力指数是敏感品系的6.45倍、17.63倍和2.60倍。朱砂叶螨对药剂抗性水平趋势从高到低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丁醚脲>炔螨特、哒螨灵,抗性最高的地区为昆明北郊,晋宁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有效控制朱砂叶螨的发生与危害,并为开发除虫菊素与丁醚脲复配杀螨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玻片浸渍法结合共毒系数法研究天然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和丁醚脲处理朱砂叶螨雌成螨24h的LC50分别为561.82mg/L和154.67mg/L;除虫菊素与丁醚脲混剂的增效配比为1.55∶1~14.45∶1,共毒系数法评价该配比混剂的防效均呈增效作用,其中,5.42∶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处理朱砂叶螨24h的LC50和共毒系数分别为85.20mg/L和469.31,其毒力分别是单用除虫菊素和丁醚脲的6.59倍和1.82倍。丁醚脲和除虫菊素混剂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室内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和叶碟法分别测定了9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其次是溴虫腈,卡死克、噻螨酮、哒螨灵、三唑锡也具有较好的杀螨效果,炔螨特的杀螨效果较差,甲氰菊酯和氧化乐果的杀螨效果最差;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卵的毒力最高,毒力次之的是噻螨酮、哒螨灵、溴虫腈、三唑锡和卡死克,甲氰菊酯、炔螨特和氧化乐果对卵的毒力最差。另外,对朱砂叶螨雌成螨和卵毒力相差最大的是噻螨酮和哒螨灵,毒力分别相差150.27和134.28倍;其次为三唑锡,相差69.80倍;溴虫腈、卡死克、阿维菌素、氧化乐果、甲氰菊酯、炔螨特对卵和雌成螨的毒力差别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1种常用药剂对北京地区蔬菜上朱砂叶螨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最高,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0.0007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氧苦?内酯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0130 mg/L和0.1461 mg/L;哒螨灵和虫螨腈的效果次之,其LC50分别为21.3122mg/L和34.8519 mg/L。其他药剂如克螨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多杀菌素对雌成螨毒性较低,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螨酮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很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虫螨腈与茚虫威混配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增效作用,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两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以及混配后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茚虫威处理24 h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大于虫螨腈,分别为10.135、4.047 mg/L;而处理48 h后茚虫威的LC50值反而小于虫螨腈,分别为3.027、3.406 ...  相似文献   

8.
室内测定了阿维菌素和橡胶籽油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其复配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橡胶籽油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LC50分别为0.01μg/ml和1311.81μg/ml;阿维菌素与橡胶籽油复配对朱砂叶螨成螨增效作用显著,共毒系数最高为293.90;阿维菌素及其与橡胶籽油最优复配剂对经药剂处理螨卵孵化的若螨具有显著的杀灭活性,且相同浓度下复配剂显著优于阿维菌素单剂,但两药剂对螨卵的直接毒杀活性均很低。阿维菌素与橡胶籽油复配剂这一高效、安全生物农药在害螨防治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蔬菜高效安全农药复配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丁烯氟虫腈、啶虫脒、杀虫单、烯啶虫胺4种单剂以及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啶虫·杀虫单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药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单剂和3种复配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存在较大差异。单剂中以丁烯氟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为18.51 mg a.i./L;烯啶虫胺和杀虫单次之,LC50分别为163.85、188.48 mg a.i./L;啶虫脒最低,LC50为260.94 mg a.i./L。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剂比例为4∶1、2∶1、1∶1时对小菜蛾毒力增效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133.65、123.11、120.45;啶虫·杀虫单复配剂比例为10∶1、5∶1时增效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33.18、122.62;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复配剂5个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3种复配剂在药后3 d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均高于75%,药后7 d防效均高于80%,高用量时可以达到90%以上。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600 m L/hm2、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300 m L/hm2、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优于对照药剂5%丁烯氟虫腈乳油450 m L/hm2。3种复配剂以40%丁烯氟虫腈·烯啶虫胺乳油用量最少,防效最高,40%丁烯氟虫腈·啶虫脒乳油次之,与对照药剂相比,这2种复配剂均可以在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达到同样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农药单剂在蔬菜上的残留量,44%啶虫·杀虫单悬浮剂用量较大,但从剂型的安全性和用药成本考虑,也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苦参碱以有效含量的质量比1:24复配,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指数为苦参碱的47.45倍,共毒系数达155.84,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使用5%阿·苦水乳剂1000、2 000、3 000倍液防治朱砂叶螨,药后2~5 d的防效均在93%以上,药后7 d的防效在83%以上,持效期为7 d.  相似文献   

11.
8种杀虫(螨)剂对橡胶六点始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海南白沙及东方两地的橡胶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nculatus Riley.)♀成螨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对白沙及东方两地的♀成螨毒力均最高,LC50值分别为0.09、0.08mg/L;其次为10%溴虫腈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分别为15.48、10.15mg/L和431.90、350.07mg/L,8种药剂对该螨雌成螨的毒力大小顺序均为阿维菌素、溴虫腈、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哒螨灵、甲氰菊酯、三唑锡与克螨特。与敏感种群相比,白沙、东方两地六点始叶螨对克螨特、毒死蜱、甲氰菊酯、哒螨灵与三唑锡均已产生较高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复配剂10%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效应,确定温度与复配剂毒力和增效作用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复配剂10%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及单剂对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的毒力在22~30℃的5个温度梯度下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22~26℃范围内毒力变化较大,在26~30℃范围内变化相对平缓;不同温度下3种复配剂都表现较好的增效作用,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按有效成分96∶4的比例复配在5个温度梯度下均表现出最好的增效作用,按有效成分97∶3比例复配次之,按有效成分98∶2比例复配相对较差。试验表明,温度对复配剂的毒力及增效作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为供试害螨,采用玻片浸渍法,进行川芎油和冬青油的复配增效研究.结果表明:川芎油与冬青油以质量比(W∶W)为1∶1.5混用对朱砂叶螨具显著增效作用,LC50为622.93 mg·L-1,共毒系数达616.94;通过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筛选,确定了40%川芎油·冬青油环保型乳油的配方;质量检测表明以该配方配制的制剂符合商品农药的各项要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川芎油·冬青油环保型乳油对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和山楂叶螨(T.viennensis)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800 mg·L-1处理药后7d防效均在90%以上,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EC 9 mg·L-1处理防效相当,值得在经济作物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6种杀螨(虫)剂对武汉地区蔬菜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螨剂中,1.8%阿维菌素乳油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朱砂叶螨成螨毒力最高,其LC50分别为0.267 8、0.680 5 mg/L;15%哒螨灵乳油效果次之,LC50为17.933 1mg/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40 g/L螺螨酯悬浮剂的效果最差,其LC50分别为3 945.454 1、1 511.591 8、1 067.361 9 mg/L。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73%炔螨特与10%虫螨腈对桑园蛛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虫螨腈1 500倍液防效显著优于73%炔螨特乳剂2 500倍液,对蛛砂叶螨的成虫、若虫、幼螨均有较好的防效,且见效快。10%虫螨腈对家蚕的毒性较低,是适合防治桑园害虫且对家蚕较安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室内采用玻片浸渍法和浸叶碟法分别测定了5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毒力。结果表明,乙唑螨腈和阿维·螺螨酯对雌成螨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4h的LC50分别为0. 248mg/L和3. 975mg/L,联苯肼酯对雌成螨的毒力较差,处理后24h的LC50为173. 780mg/L;阿维·螺螨酯、乙螨唑、螺螨酯及乙唑螨腈对卵具有较强的毒力,处理后7d的LC50分别为0. 0295mg/L、0. 0347mg/L、0. 0450 mg/L及0. 6310mg/L,联苯肼酯对卵的毒力最差,处理后7d的LC50为143. 8800mg/L。联苯肼酯和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相差700. 7倍,联苯肼酯和阿维·螺螨酯对卵的毒力相差4877. 3倍。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联苯肼酯施药后对叶螨产卵及所产卵的影响,在室内通过叶碟法比较了不同浓度联苯肼酯药液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杀螨活性、药后产卵变化及所产螨卵的孵化情况。结果表明:1.25~100.00 mg·L-1联苯肼酯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雌成螨均具有显著杀螨活性,药后24 h的LC50分别为7.52和12.42 mg·L-1,药后2种叶螨的成螨产卵受到显著抑制,其产卵抑制率分别为27%~81%和10%~80%,产卵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16和6.86 mg·L-1。2种叶螨药后所产螨卵的孵化率随联苯肼酯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对药后所产卵的LC50分别为24.26和15.28 mg·L-1。因此,联苯肼酯在杀死成螨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产卵抑制作用,且药后所产螨卵的孵化也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阿维菌素、哒螨灵和阿维菌素.炔螨特对黑李上桔全爪螨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桔全爪螨的室内LC50分别为0.159 6mg.L-1、0.975 2mg.L-1和23.730 7mg.L-1,阿维菌素毒杀效果最好;5.12mg.L-1阿维菌素、64.00mg.L-1哒螨灵和280.00mg.L-1阿维菌素.炔螨特对桔全爪螨的田间防治效果均在90.00%以上,杀伤力较好且无药害产生;3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b值存在差异,桔全爪螨种群的敏感性分布均匀度为阿维菌素哒螨灵阿维菌素.炔螨特。室内LC50、田间防治效果和毒力回归方程b值可作为黑李上桔全爪螨防控药剂引入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叶管药膜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20%虫螨腈·唑虫酰胺微乳剂对豇豆蓟马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 20%虫螨腈·唑虫酰胺微乳剂对豇豆蓟马成虫具有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其毒力回归方程为3. 943 5+1. 5285x, LC50值为4. 91 mg/L,共毒系数(CTC)为196;田间防治试验显示, 20%虫螨腈·唑虫酰胺微乳剂对豇豆蓟马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处理剂量为50 g/667m2时,药后7 d的防治效果仍可达65. 55%,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62. 03%)无显著性差异。20%虫螨腈·唑虫酰胺微乳剂可作为防治豇豆蓟马的专用药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防治烟粉虱药剂增效配方。[方法]采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对5种杀虫剂进行增效配方和最佳配比的筛选并测定最佳配比对5种常见农业害虫的毒力。[结果]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对烟粉虱的共毒系数最高,达317.14,8∶2混配时共毒系数达248.94;阿维菌素与啶虫脒以4∶6和3∶7复配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48.53和107.05。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对桃蚜、朱砂叶螨和棕榈蓟马有明显的增效作用,CTC分别达235.91、210.95、264.59;对黄曲条跳甲和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也有较好的生物活性,CTC分别为177.61和188.88。[结论]啶虫脒和哒螨灵以6∶4复配为最佳配比,且对5种常见农业害虫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