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用补肾活血针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JOA)及直腿抬高检测评价3个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VAS疼痛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直腿抬高检测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分别为32.5%、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刀手术配合术后直腿抬高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低温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术后随机分为锻炼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健康指导。锻炼组50例行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对照组50例仅卧床制动,不进行直腿抬高康复锻炼。结果:出院1个月后复诊时,分别汇总腰痛指数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两组优良率比较(92%vs62%,P0.05),锻炼组优于对照组;锻炼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2%vs 10%,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配合术后持续系统的直腿抬高锻炼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捏脊和穴位按压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综合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等方法进行康复,综合组则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中医捏脊和穴位按压。治疗2周后采用JOA评分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周康复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以综合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采取强化康复并结合中医捏脊和穴位按压可明显缓解术后早期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及充填法硬膜外阻滞对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同影响。方法孕32~34周FGR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连续充填法硬膜外阻滞(0.3%罗哌卡因混合液)治疗,导管保留7d;Ⅱ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u皮下注射1次/d,共7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脐血流变化,同时观察孕妇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脐血流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组RI、S/D比值下降幅度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后胎儿腹围较Ⅰ组明显增加(P<0.05),孕妇副反应轻微。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FGR效果优于充填法硬膜外阻滞,副反应少,更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耳穴注射预防妇产科患者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方法拟行硬膜外麻醉与吗啡术后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5例,以手术时间为序,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为地塞米松耳穴注射,对照Ⅰ组为地塞米松肌内注射,对照Ⅱ组不给于预防措施。观察3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程度及发生率。结果皮肤瘙痒发生率观察组为6.7%,对照Ⅰ组为37.8%;对照Ⅱ组为48.9%,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Ⅱ组与对照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耳穴注射用于预防妇产科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皮肤瘙痒临床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单 纯采用牵引推拿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92.1 %,对照组总有效率79.40I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疼 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 减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一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与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31例,Mayo分型:Ⅰ型10例,Ⅱ型68例,Ⅲ型53例。采用治疗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25例,Mayo分型:Ⅰ型15例,Ⅱ型66例,Ⅲ型44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平均18(10~38)个月的随访,MayoⅠ型、Ⅱ型中DASH、MEPS、VAS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度功能丧失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ayoⅢ型中DASH、MEPS、V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肘关节屈曲旋前旋后功能丢失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肘关节。肘关节伸展功能的丢失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MayoⅠ型中对比两组内固定物取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ayoⅡ型中对比两组内固定物取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χ2=8.18,6.63,P0.01),MayoⅢ型中对比两组内固定物取出率,行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χ2=0.57,3.84,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与解剖钢板在治疗MayoⅠ型,Ⅱ型尺骨鹰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MayoⅢ型中钢板组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在两组内固定物取出率的比较上,MayoⅠ型,MayoⅢ型骨折无明显差异,而MayoⅡ型骨折中钢板组内固定物取出率明显低于张力带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Ⅰ组腰麻给予0.75%布比卡因1.5mL,Ⅱ组腰麻给予0.75%罗比卡因1.5mL,Ⅲ组腰麻给予0.75%罗比卡因1.0mL+0.005%芬太尼0.5mL。观察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注药20min后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10,除Ⅱ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Ⅲ组外,Ⅱ、Ⅲ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相当,且均优于工组(P〈0.01)。改良Bromage评级结果显示Ⅲ组的效果最好,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Ⅰ、Ⅱ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性治疗儿童无先兆型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并能很好配合治疗的无先兆型偏头痛儿童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2组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氧氯普胺耳穴注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和治疗无先兆型儿童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长期应用大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梅毒Ⅰ、Ⅱ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梅毒Ⅰ、Ⅱ期患者精神障碍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调神法结合常规针法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针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 腰痛病情(Fairbank J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调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临床效果较好,提示 其可能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意义。方法 102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34例。Ⅰ组术后仅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其余两组除使用PCIA外,Ⅱ组加用0.375%左布比卡因30~40mL行膝关节及切口局部浸润阻滞,Ⅲ组则在超声引导下用0.375%左布比卡因20mL进行患肢单侧股神经阻滞。比较3组术后首次自控镇痛(PCA)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首次PCA时间Ⅰ组<Ⅱ组<Ⅲ组;除术后48h外,其余各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对镇痛满意度的比较,Ⅲ组>Ⅱ组>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组患者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Ⅱ组3例,Ⅲ组2例,均无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患侧股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能明显提高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3D拉钩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2年1月-12月接受3D拉钩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5例,1~6月手术42例为对照组,7~12月手术43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沿用传统的病历书写模式及护理记录;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均优于实验组,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3D拉钩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缩短住院天数、术后患者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强化了医护的分工合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侧卧时间轻比重布比卡因对高龄患者单侧蛛网膜下隙阻滞(单侧腰麻)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 15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均用0.3%轻比重布比卡因7.5 mg进行单侧腰麻,注药后侧卧的时间Ⅰ组15 min、Ⅱ组20 min、Ⅲ组25 min、Ⅳ组30 min及Ⅴ组35 min.观察5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和持效时间、单侧腰麻的比率、麻醉失败率、血压及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1)5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感觉和运动阻滞持效时间,Ⅴ组和Ⅳ组>Ⅲ组>Ⅱ组>Ⅰ组(P<0.05);(3)单侧腰麻的比率,Ⅴ组>Ⅲ组>Ⅱ组和Ⅰ组(P<0.05),Ⅳ组>Ⅱ组和Ⅰ组(P<0.05);(4)Ⅰ组、Ⅱ组及Ⅲ组在变仰卧位后均发生血压下降的情况(P<0.05);(5)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Ⅰ组和Ⅱ组>Ⅳ组和Ⅴ组(P<0.05);(6)5组均未发生麻醉失败的情况.结论 高龄患者行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注药后需维持侧卧时间超过30 min才更安全、可靠,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与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ASA为Ⅰ级或Ⅱ级,妊娠≥37周且产前未服用催眠药、镇痛药。8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40例。A组:用2mg/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8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用10%葡萄糖稀释成的0.0625%罗哌卡因+10mg/L芬太尼共3 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 mg/L芬太尼共6 mL。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且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镇痛前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A组运动阻滞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自控镇痛起效快、镇痛确切,又结合了硬膜外腔持续给药的优点,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双动护理法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辅助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动护理干预,对各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估量表(Low lumbar pain scales,LLPS)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L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动护理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选用180只28日龄且体质量相近的扬州鹅,公母各半,将其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分别饲喂含有粉碎粒度为272.0、301.2和391.3μm的苜蓿草粉日粮,试验期为42 d,研究不同粉碎粒度苜蓿草粉对鹅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9日龄,各组扬州鹅的末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Ⅱ(粉碎粒度为301.2μm)的鹅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试验组Ⅰ(粉碎粒度为272.0μm)(P0.05);在70日龄,试验组Ⅰ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Ⅲ(粉碎粒度为391.3μm)(P0.05);试验组Ⅱ的屠体质量、胸肌质量和胸肌率显著高于试验组Ⅲ(P0.05);胫骨质量、法氏囊质量和腿肌p H值试验组Ⅰ显著高于试验组Ⅱ(P0.05);试验组Ⅰ的鹅心脏质量、肝脏质量和脾脏质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Ⅰ和Ⅱ的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Ⅰ的胸肌系水力和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Ⅱ和Ⅲ的腿肌系水力显著高于试验组Ⅰ(P0.05);试验组Ⅰ的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试验组Ⅱ和Ⅲ(P0.05)。综上表明,苜蓿草粉颗粒料能够提高扬州鹅屠宰性能,促进器官发育和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其中,以272.0μm苜蓿草粉碎粒度饲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影像特征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LDH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MRI影像特征改变及血清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膨出程度、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硬膜外压痕纵轴及血清P物质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SF-36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可显著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P物质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有关。MRI影像特征改变可有效评定LDH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分别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8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的患者,腰硬复合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n =50):0.1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n=50):0.15%盐酸罗哌卡因;Ⅲ组(n=48):0.15%布比卡因。3组均复合吗啡30 mg/L。观察患者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硬膜外腔用药量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的PCE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0.70±0.45)、(0.87±0.46)、(0.75±0.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8.0%、12.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超前镇吐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及对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为托烷司琼超前镇吐组,Ⅱ组为托烷司琼术后镇吐组,Ⅲ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吐药物和措施。观察各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次数和程度,按评定标准以计分法进行评定。结果Ⅰ组患者恶心发生率20.0%,Ⅱ组发生率42.5%,Ⅲ组发生率80.0%;Ⅰ组患者呕吐发生率10.0%,Ⅱ组发生率30.0%,Ⅲ组发生率62.5%;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差异Ⅱ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结论托烷司琼超前镇吐可使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