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病原本病病原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对外界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暴露于夏季日光下30~60天,才能使干痂中的病毒传染性消失。被污染的牧场能保持几个月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又叫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唇皮炎、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该病,我国首先发现于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地,山东省也有发病流行。  相似文献   

3.
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过去称之为传染性口膜炎,以后又改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现在多数国家称之为羊传染性脓疱。它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过去的教科书中认为本病为良性经过,一般无须治疗,而且也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养羊的经济效益和养羊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积极而有效的开展防治是很需要的。曾  相似文献   

4.
以Gen Bank上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B2L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并合成,经PCR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的PCR产物为540bp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同时检测山羊痘病毒,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能检出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最低量为5pg。经证实,建立起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病料检测。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1):94-97
旨在筛选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的最佳耐热保护剂。通过初步筛选,选出符合本试验设计要求的3组保护剂A3、A6、C4,以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为对象,以保存环境、保存期长短、病毒损失量为参数,采用单因子试验对3组耐热保护剂进行优化,优选出对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耐热保护效果最好、且经济实用的耐热保护剂A6组。试验结果显示,使用A6保护剂的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疫苗在37℃保存3周,病毒含量下降0.4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2.4个滴度;25℃保存60 d,病毒含量下降0.3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2.2个滴度;4℃保存9个月,病毒含量下降0.4个滴度,常规疫苗下降3.8个滴度,说明A6可作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良好的耐热保护剂。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很强,接触传染迅速。其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 virus),主要危害幼龄羔羊。以口腔粘膜形成红疹、水泡、脓疱、溃烂为特征。春季发病,季节性较强。患羊吮乳、采食困难,生长发育受影响,易引起继发病而死亡。1966年甘南河曲马场羔羊曾发生本病,现将防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痂皮炎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羊口疮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羊养殖主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疾病。羊传染性脓痂皮炎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羊群正常采食,造成营养物质供给不足,身体逐渐消瘦,抵抗能力变差,易继发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威胁羊群健康。  相似文献   

8.
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引起的一种以绵羊、山羊的口唇、舌鼻和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本文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简要总结,旨在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羔羊传染性口膜炎又叫羊口疮、羔羊传染脓疱性口膜炎、接触性传染性臁疮、恶性口疮、口足脓疱病、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等。脓疱性皮炎(ORF)是很早时萨克逊人使用的病名,指绵羊的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传染给人而引起的疾病。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流行本病。我国的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宁夏、陕  相似文献   

10.
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过去称之为传染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绵、山羊,而以幼羊最易感,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气候干燥时最易发生和传播。羔羊发病率可达100%,常为群发性,无性别与品种差异。感染途径主要是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过去认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为良性经过。一般无须治疗,也没有好的  相似文献   

11.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传染性唇皮炎等,是肉羊场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畸形发疹性皮肤病,特征是口唇等处皮肤黏膜依次形成丘疹、水泡、脓疱、溃疡和厚痂。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很强,其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主要危害幼龄羔羊。以口腔粘膜形成红疹、水泡、脓疱、溃烂为特征。冬春发病,季节性较强。患羊吮乳、采食困难,生长发育受阻,易引起继发感染而死亡。我场在70、80年代几乎每年都发生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1986年产冬羔4400只,发病3700只,发病率高达84.10%,死亡羔羊366只,占羔羊总数的8.32%,造成很大损失。1 症状临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口腔前部、尤其是齿龈部溃烂,呈严重的口膜炎。精神及饮食较好,病变进展快,预后良好。溃烂部较浅,软腭及咽喉部无病变。患部粘膜急性发炎、充血、…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毒价与其保护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苗毒价与其保护率的相关性郭志宏,蒋元生(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自1984年培育出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Ecthyma,CE)细胞弱毒株以来,又成功地研制出弱毒细胞冻干苗...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Contagious ecthyma)、羊口疮(Sore mouth)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Scabby mouth)、羊溃疡性口炎(Orf)、羊传染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羊口疮病毒(Orf virus)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口腔粘膜发生脓疱、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传染病[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筛选羊传染性脓疱皮炎耐热性活疫苗,本次试验共设置了3条不同的冻干曲线,通过培养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弱毒为对象,通过对疫苗的冻型、色泽、质地、水分含量、真空度、冻干时间长短,冻干前后病毒损失量为主要试验内容,筛选羊传染性脓疱皮炎耐热性活疫苗的最佳冻干曲线。结果证明,选择不同的冻干曲线所制备的活疫苗均表现出很好的耐热保护性能,虽然在冻干前后损失适量,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性不明显。最终结合冻型好、冻干时间短,冻干前后病毒损失量小,选择曲线1为本次试验的最佳冻干曲线。  相似文献   

16.
正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口炎、羊传染性脓疱、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接触性常见传染病,患病羊和污染物是其主要传染源。该病经常发生在春秋季节,以口唇等处皮肤、黏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和疣状结痂为特征,传染快,羊群中一旦有羊感染,可迅速波及整个羊群。羊感染后会造成采食困难,如不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为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为羊口疮,是由于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而发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全世界任何养羊国家都能够发生。该病主要特征是唇、口腔黏膜以及局部皮肤出现红疹、脓疱、溃疡、结痂,由于通常在口唇附近发生病变,对采食饲草、饲料和吮吸乳汁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增重缓慢。如果对该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会由于机体衰竭或者继发引起肺炎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两年来,由于我乡牧户从青海省祁连县大量购入藏系绵羊,使该病在我乡频频发生,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44只,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 ,又叫绵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传染性唇皮炎、接触传染性脓疱口炎等。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本病。我国首先发现于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地 ,黑龙江省也有发病流行。2 0 0 1年 9月份 ,我们根据对某羊场的调查 ,怀疑其一批5~ 6月龄羔羊疑似本病 ,鉴于其它羊也陆续发病 ,从中抽检症状严重者 10只进行了化验室诊断。1 症状与病变多数羊初期口唇周围潮红、轻度肿胀并逐渐形成丘珍 ,后成为水疱或脓疱 ,破溃、结痂。严重者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样突起 ,影响采食 ,病羊日趋衰弱而死。羔羊常继发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某些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羊传染性脓疱又叫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脓疱病毒而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在国内外养羊地区普遍发生,长期流行,危害严重。作者从五十年代开始观察到现在,从粤北山区到雷州半岛,凡养羊的地区均见有本病发生。在大力提倡发展草食动物,及一些急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