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幼雏鸡和中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以侵害法氏囊为主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近几年,该病广泛存在于各养殖场区,对幼雏鸡及中雏鸡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尽管目前已有良好的疫苗免疫,但是一些不科学的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致使免疫鸡群中仍有IBD发生。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遇到许多免疫鸡群发生的IBD病例,现将免疫鸡群发生IBD的临床特点和应急处理方法及预防经验报道如下。1鸡群IBD免疫后发生IBD的类型特点1.1 IBD疫苗反应所致鸡群发生IBD…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再度流行,给印度某些州的商品肉鸡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报道,自1993年1月以来,在印度该病的暴发不仅见于未经免疫的鸡群,也见于己施行疫苗免疫的鸡群。 IBD是由IBD病毒血清Ⅰ型引起的鸡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因此如何选择免疫效力高、不产生免疫抑制、毒力适中的IBD疫苗,是目前防制法氏囊的关键[1~5].本研究通过测定3种IBD商品活疫苗在病理致病性上的差异以及免疫效力,来确定毒力适中、免疫效力高的IBD疫苗株,从而为防制IBD提供首选疫苗,这对于目前防制IBD的发病、流行以及避免鸡群免疫抑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中等毒力高免疫力无免疫抑制的IBD疫苗的研制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滨州地区是养鸡比较集中的地方,鸡群发生此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疫苗免疫对本病的预防效果不佳,二免后的鸡群仍可暴发本病并且病程更长。通常还会继发大肠杆菌病等,从而加重病情。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胸肌腿肌出血等症状。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委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加速此病的发生及较高的死亡率,这是当前该地区鸡群发生IBD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1989年下半年以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福建省呈暴发式流行.特别是1990年下半年起,IBD毒株的致病力增强.用常规剂量的IBD弱毒苗接种常出现免疫失败.往往不能控制本病的发生。爆发IBD的鸡群常由于免疫抑制继发鸡新城疫,损失更加惨重。我场自1990年12月以来,先后4批鸡群.用IBD弱毒苗免疫过,但均出现免疫失败。为了探讨IBD的防治技术,本人探索出用倍量IBD弱毒苗免疫鸡群,成功地控制了我场IBD的发生。所用的IBD弱毒苗为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北京苗)、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南京苗)和福建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福建苗),福建苗的种毒与北京苗相同。 IBDV有Ⅰ型和Ⅱ型两个血清型。Ⅰ型是鸡的病  相似文献   

6.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入邯郸地区已有五、六年之久,虽然各养鸡(场)专业户都能按一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但还是经常不断发生。因此,我们总结了近几年IBD在这个地区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控制措施。1 IBD的发生情况 由于IBD疫苗的广泛使用,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的病例已不多见,而多数病例是在鸡群中呈散发性发生,随着发病日龄的增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流法三联基因工程亚单位灭活疫苗在白羽肉鸡实际生产中预防ND/H9/IBD的效果,在河南某养殖集团随机选取两栋鸡舍,分别进行疫苗免疫,重点监测免疫后鸡群应激状况.ND/H9/IBD的抗体水平及其生产性能。结果显示:与全病毒疫苗相比,雏鸡免疫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后,鸡群精神状态良好、疫苗吸收完全;ND、H9抗体水平要比对照组高1〜2、2~3个滴度,IBD抗体在21日龄阳转率达到100%;成鸡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0.5%,平均体重高0.05kg,料肉比及欧洲指数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致病特性以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囊迅速萎缩,未见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当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变异毒株侵袭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分离出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变异株,其致病特性以出现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没有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最典型的病变是病鸡法氏囊迅速萎缩,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IBDV亚型(变异毒株)侵袭时,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是当前某些地区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曲传染病,世界上主要养禽地区几乎都有发生。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BDV)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鸡场仪通过消毒和隔离来控制本病是不行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我国自推广使用 IBD 疫苗以来,IBD 造成的损失已大大减少,但近来一些鸡场,使用疫苗后仍有不同程度发病,有的鸡场甚至失败。导致 IBD 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现将查找到的有关免疫鸡群发生 IBD 的原因与防制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 IBD)目前在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防制 IBD,我们在现场 IBD 免疫试验中,摸索出比较科学的免疫程序。兹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雏鸡试验雏鸡由我场孵化厅提供,1.2 疫苗 PBG—98株疫苗,由哈兽研提供,是温和型无反应的疫苗;鸡胚 CT 株疫苗,哈兽研提供;culm 株疫苗,由北京饲料公司购入,  相似文献   

12.
对使用黄芪等药物治愈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后的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试验.通过对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肌注油乳剂灭活苗和新城疫IV系疫苗滴鼻点眼与肌注油乳剂灭活苗联合应用3种免疫方法所产生抗体水平的比较,认为经过药物治愈IBD后的鸡群,采用新城疫弱毒苗与油苗联合应用的免疫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王宝国 《中国家禽》2001,23(10):29-29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鸡免疫器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病鸡免疫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其他病原体感染。目前由于环境中野毒污染严重,致使免疫不当的鸡群常有 IBD发生。现将一例 IBD弱毒疫苗二免后肉鸡群发生 IBD并发肿头综合症的病例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2000年 7月,辽宁省葫芦岛市某养鸡户饲养肉鸡 5000只, 14日龄进行 IBD弱毒苗饮水免疫, 24日龄进行二免。二免后第二天发现一栋鸡舍 (存栏 1500只 )中鸡群开始发病,三天内死亡约 300只,死亡率 20%。 2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排…  相似文献   

14.
种鸡场IBD与ND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学仁 《中国家禽》2001,23(3):40-41
近年来,某种鸡场常发生 IBD(法氏囊)和 ND(新城疫)免疫失败,鸡群常在 22~ 28日龄发生 IBD, 45日龄以后发生 ND。就此,自 1999年 3月以来,对 6批鸡群的 IBD和 ND免疫程序、 IBD免疫接种途径、免疫效果及对 ND免疫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1各批次鸡的免疫接种和免疫效果   第 1批, 3月 24日, AA父母代雏鸡, 8 550只,连云港市东辛祖代鸡场接雏, IBD和 ND均有母源抗体。鸡群饲养总体状况良好。 免疫效果:鸡群未发生 IBD和 ND。   第 2批, 5月 3日,罗曼父母代种鸡 14 000只…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从临床接诊的病例分析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日龄多在4~55日龄之间,肉鸡、蛋鸡、麻鸡及草鸡均有发病,但以肉鸡为主,占发病鸡群的90%以上。有些鸡群多次发病,这在过去少见。所有的发病鸡群,除了个别未接种IBD疫苗外,其余鸡群分别饮水或滴鼻接种了国产或进口疫苗,有些发病雏蛋鸡和麻鸡曾免疫过两次。  相似文献   

17.
影响鸡群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1)疫苗的种类、质量和免疫接种途径;(2)母源抗体或残留抗体水平;(3)鸡群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引起免疫功能抑制的疾病,如IBD、MD及其它疾病如营养障碍、黄曲霉毒素中毒、严重应激等;(4)鸡体产生免疫之前,是否有强毒侵人鸡群;(5)与新城疫疫苗联用的其它疫苗的干扰。有不少鸡群虽经鸡新城疫疫苗接种,但仍爆发鸡新城疫,所以只有对鸡免疫前后的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才能明确免疫效果。因此,免疫监测工作是考核免疫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若不开展此项工作,就会给免疫工…  相似文献   

18.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供试鸡群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及鸡群接种IBD Lukert弱毒苗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抗体水平。结果,IBD母源抗体于28日龄消失;免疫后2周鸡群出现高滴度的IBD抗体,且维持至10周龄,两次免疫后IB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19.
世界出现常见变异毒株有U-28株。GLS株、3232株.GLS株GA株.AIK株、DLL—A、D、E、GALN株、Miss株等。免疫鸡群频频发生IBD,也是由于变异毒株、超强毒株、中等毒力疫苗株在鸡群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是用克隆化N_(70)型Lasota系新城疫弱毒疫苗简称N_(70)型疫苗)和法氏囊弱毒疫苗(简称IBD细胞苗),按一定配比对雏鸡联合饮水免疫。试验分4组:1组是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对14日龄雏鸡1次联合饮水免疫,间隔21天再用IBD细胞苗单独饮水1次,免疫后66天,免疫鸡HI抗体为2.2~3.8(Log_2),IBD琼扩试验4/5出现阳性;2组为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经二次联合饮水免疫,第一次在4日龄,然后间隔3周进行第二次联合免疫,免疫后61天HI抗体为2.2~6(Log_2),IBD琼扩9/10出现阳性;3组是N_(70)型疫苗和马立克疫苗对1日龄雏鸡联合免疫(皮下接种),间隔21天用N_(70)型疫苗和IBD细胞苗联合饮水免疫;4组为对照组仅于1日龄鸡注射马立克疫苗。试验进行二批,这二批试验鸡分别在80日龄和75日龄时,每组抽取10~12羽免疫鸡用新城疫强毒株攻击,结果保护均为100%;二周后再用法氏囊强毒株攻击,结果全部保护。试验表明,这两种疫苗同时免疫对新城疫免疫力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这两种疫苗联合饮水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