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自1986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莒县为出口花生商品基地,并随即进行出口花生品种及高产技术开发研究以来,筛选出鲁花3号和"78961"更换出口小花生当家品种白沙1016,种植面积10万亩,验收平均亩产250.7公斤,比前三年种植白沙1016平均亩增100公斤,其中高产示范田2941.9亩,平均亩产319.7公斤,最高达408公斤;筛选出鲁花9号和鲁花10号更换出口大花生当家品种花17,种植面积2万亩,验收平均亩产329.6公斤,比前三年种植花17平均亩增129公斤,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辽宁省几十年花生品种的种植情况。现阶段辽宁省的花生品种种植结构大致为:白沙1016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65%左右,阜花系列占15%左右,锦花系列、铁花系列和连花系列占15%左右,省外选育品种占5%左右。提出辽宁省不同地区花生品种种植结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7—2.9亿亩,总产150—180亿公斤。但是,由于种植条件和栽培技术的限制,花生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亩产长期在50—60公斤徘徊。为改变这一局面,人们一直在探索花生高产途径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花生是西华县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67万hm2,田口、东王营、皮营等乡镇均有悠久的花生种植习惯和种植经验,种植模式以麦套夏花生为主。但长期以来花生区产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花生品种老化、施肥不科学、种植密度偏低、管理粗放等,西华县经近几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花生单产由250kg/667m2提高到350kg/667m2,小面积生产示范达500kg/667m2,形成了一整套麦套花生高产优质综合生产技术。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良种是提高花生产量和改善  相似文献   

5.
漯河市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生产现状1.1品种利用现状漯河市地处我国花生种植区域的长江流域花生区和黄河流域花生区的过渡地带,7,8月份平均气温≥24℃,是各种类型花生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目前,漯河市花生种植品种主要是白沙1016、海花一号、豫花4号、豫花6号,搭配有鲁花9号等品种,个别地方还有四粒红、罗江鸡窝、小直盆、徐州68-4等品种。召陵区面积最大,主要品种是海花一号、豫花4号及部分豫花6号,源汇区为海花一号,舞阳、临颍、郾城区主要品种是白沙1016,且种植集中的地方少,多为零星种植。1.2分布和面积漯河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1.1万hm2左右,总产量约3.4万t,占…  相似文献   

6.
黑山县是东北第一大花生种植基地县,已列入农业部“948”花生项目,辽宁“948”项目核心示范区。全县每年花生种植面积40多万亩,产干荚果8万吨以上,商品供应量7.5万吨左右,产品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在国内畅销。随着大中城市人们善食结构的变化,食用营养型特种花生需求增大。过去主栽品种白沙1016,品种单一。近几年来,引进了若干个特种花生新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李莹 《河南农业》2012,(1):50-51
一、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大,单产较稳定 自2005年以来,新野县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在2万hm2以上,平均单产256kg,年产花生约7700万kg.花生主栽品种有:远杂9102、豫花15、花育19、花育20、花育25等.全县花生主要集中在王庄镇和沙堰镇,种植面积约0.6万hm2,王庄镇以春花生为主,主要种植大果花生,平均单产400kg左右;沙堰镇以夏花生为主,主要种植小果花生,平均单产270kg左右.  相似文献   

8.
花生带壳播种对提高花生出苗率及降低劳动力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行了5个不同品种花生带壳播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本地花生的出苗率最高,为78.8%,其次是黔花生一号,为74.4%,最低的是黑丰一号,为21.9%;生育期最短的是吉林四粒红,为126 d,最长的是黑丰一号,为138 d;结果枝数最多的是黔花生一号,为7.6个,最少的是吉林四粒红,为3.5个;单株饱果数最多的是黔花生一号,为25.6个,最少的是吉林四粒红,为12.2个;单株果重最重的是桂花3号,为33.17 g,最轻的是吉林四粒红,为17.49 g;小区产量最高的是桂花3号,为1 536.83 g,最低的是吉林四粒红,为495.75 g;折合产量最高的是桂花3号,为2 561.38 kg/hm~2。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之一,并以其耐寒性强、有固氮肥田以及耐脊薄的能力等优势,在我国被广泛的种植。同时,花生不仅是用地养地的最佳农作物,而且花生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并把花生的种植称为"铁杆庄稼"。本文主要以我国某省的花生种植为分析讨论的对象,分析该省的花生品种的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该省在强化优质品种布局提高花生种植效益中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该省花生产业的发展,推动该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福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24多万亩,福清产区达13.33万亩,平均亩产153公斤。选用抗病优良花生品种,是稳产增收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花生生产需要,我所与福建农林大学、福清市植保站联合组成“花生疮痂病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课题组,2003年引进国内外品种265份,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近几年粮油倍增项目的连续实施和花生价格的上涨,睢县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种植技术不断更新,花生单产逐年提高。根据近几年我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服务实践,笔者探索总结出了睢县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选用品种花生要高产,种子是关键。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适合睢县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有:豫花9502、郑农花7号、豫花9326、开农49等品种。同时要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武平县大禾乡有种植花生的传统,随着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和花生价格的不断上扬,大禾乡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种植品种长期单一,当家品种在产量上、抗性上逐年退化,为筛选适应在武平大禾乡种植的春花生品种,武平县大禾乡农技站2013年春季引进了4个花生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泉花10号进行产量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花生品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阐述贺油系列几个主要品种在富川的种植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贺油系列花生品种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吴娜  吴奇 《河南农业》2020,(13):51-52
近年来,浚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花生种植已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但是,随着花生产业的迅速发展,花生品种利用单一化、抗病虫性差、品质和产量潜力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县花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由浚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牵头,浚县凯瑞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浚县2019年麦套花生品种的展示与试验示范工作,旨在筛选出适宜浚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期加快浚县花生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推动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花生是河南省西平县主要播作物之一,该县花生种植面积广,但品种更新慢,产量低,因此科学的施肥种植已成为农业技术人员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湛油系列花生品种是湛江市农科所近年来育成的花生新品种 ,其育成对我省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有重要的作用 ,该系列品种的适应性较广 ,可在我省花生产区各种类型的土壤中推广种植。阐述了湛油系列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hm^2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总产达1 500万t,居世界第一位。安阳市是豫北地区大果花生的传统产区,年种植面积7万hm^2,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7%左右。2010年由于部分花生品种带有病毒,再加上苗期干旱少雨,导致传播病毒的蚜虫数量多,造成花生病毒病发生。花生病毒病是对花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能引起花生减产5%~10%,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河北省重要经济作物。近些年,随着出口量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增加,种植效益明显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生产上忽视品种的更新,种植上又多沿袭传统的种植习惯,河北省花生种植水平相对较低,花生单产一直徘徊在亩产220kg水平。笔者通过多年的品种筛选试验,选用生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摸索出一套亩增百公斤的实用种植技术,在冀中南各地示范应用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合浙江省慈溪市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对引进的5个鲜食花生新品种进行了春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花育60号"虽生育期一般,但丰产性好、百果重高、口感较好,适宜在春季进一步试验和示范;"改良20号"产量较高,但果实口感较差,不适宜在春季作鲜食品种种植;"大四粒红"产量略高于"四粒红",口感好,建议进行小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一、麦套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品种问题多数农户种植花生一般采用自留种的方式,导致花生品种更新换代周期长,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慢,已成为麦套花生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二)种植密度问题目前,在种植密度上,密度过稀和密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存在。在老花生产区,农民有种植花生的经验,采用花生专用人力播种耧在麦垄间条播,代替了人工穴播,从而使播种密度有了保证,但超量播种也比较普遍。根据生产调查,麦套花生播量达到25~30kg/667m2的农户占26.7%;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花生产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