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啄癖是指鸡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恶习。啄癖可发生于鸡的任何年龄段,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皮肤被啄伤出血,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重者啄穿腹腔死亡。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导致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2.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时发出罗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季和早春发病率高,病状发生缓慢,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严重危害鸡群健康,因此防治支原体病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呼吸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本病死亡率不高,主要由于淘汰鸡数的增加、生长发育迟缓和产蛋量的减少而造成经济损失。本病易因饲养管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与变化引起反复发作而必须大量投药增加支出。  相似文献   

4.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传染病,病程较长,在鸡群中可长期蔓延。本文简述该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啄癖特点与类型啄癖是鸡互相啄食身体的恶癖。鸡群中只要有一只鸡被啄伤,啄癖便会很快波及全群。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就会很难控制,更不容易根除。任何日龄的鸡都可发生此病,尤以育雏期多发。育  相似文献   

7.
庞立昕 《现代农业》2011,(5):187-187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站兽医门诊鸡病不少,其中鸡慢性呼吸道病为最多。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癣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10.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近年来危害蛋鸡养殖业较为严重的细菌性鸡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鸡主要以打喷嚏、甩鼻、流鼻涕、流眼泪、颜面发生肿胀和水肿为主要发病特征。一般鸡群感染后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短则1~2天,长则也不过4~7天就会导致整个鸡群发病,且发病鸡易反复发作。鸡传染性鼻炎对各个年龄段的鸡群均可感染,雏鸡感染后可影响其生长速度并降低育成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静海县各鸡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疫病、传染病也不断发生,在各种病害多发的同时。还有一种非传染性危害也严重威胁者鸡群的安全,这就是中署现象。鸡群发生中署,不仅会影响鸡群生长.降低蛋鸡产蛋量和肉鸡的增重量.严重时导致鸡群中署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夏季的到来.养殖场发生鸡中署的几率随之提高.因此,夏季养殖户要提高对鸡中署的预防意识,发生中暑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治疗,确保鸡群平安度夏,减少鸡中暑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主要特征为口腔、喉粘膜、眼结膜、鸡冠、肉髯等无毛部皮肤形成纤维性坏死假膜的增生病理过程。鸡痘在鸡群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季节最易流行。夏季也常发生鸡痘,尤其是雨水较多的年份,鸡群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蚊子较多,蚊子是带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13.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农村散养鸡中常见的病症。鸡啄癖一般是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紊乱而导致异嗜的一种综合症,以患鸡啄食通常不应采食的物体为特征。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只全身或局部发生感染的一类疾病。病鸡通常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发生腹泻等症状。目前随着养鸡场存栏量的增加,鸡群大多采取密闭式饲养,鸡群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提高,在密集情况下促使鸡群发病程度越来越严重,给鸡群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笔者根据日常实际经验介绍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和防控方法,希望广大养殖户能科学防控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疫苗接种不可能使鸡百分之百都获得保护,有时鸡在免疫后仍发生发病甚至死亡的现象,从而导致鸡群免疫接种失败。在养鸡厂中,常常会因为免疫失败而引起一些相关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鸡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6.
<正>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新城疫自发生以来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目前我国各地都有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而且这种非典型的新城疫发病均是在具有一定免疫水平的鸡群中发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也不够典型。任何鸡群都可发生,但以成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居多。发病原因很复杂,即有鸡体内在的原因,又有环境条件及社会的外在原因。防控鸡新城疫应日复一日,常抓不懈,并应采取综合的防控措  相似文献   

17.
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各种日龄、各种品种的鸡发病。易感鸡群与发病鸡群或其污染物品的接触可造成鸡群感染;也可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为传播途径感染鸡群。鸡群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状况不良、生物安全措施不严、免疫状况不佳、鸡只散养、发病鸡的淘汰和运输处理不当以及人员流动、活鸡交易行为、环境应激因素等都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原因。防控禽流感,健全和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是基础,实施综合性防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阴冷潮湿季节。主要是通过健康鸡与病鸡接触或吸入了被病菌污染的飞沫而迅速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可在育成鸡和产蛋鸡群中发生,由于淘汰鸡数的增多和产蛋的明显减少而引起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发生鼻炎、结膜炎和头窦炎为特征^[1-3]。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蓬勃发展,本病已成为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病在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20.
鸡群啄癖行为在规模养鸡场常常发生,以笼养较为常见,啄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养鸡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蛋鸡群发生啄癖行为,会导致产蛋率和机体抗病力下降,死亡淘汰率增加;在肉鸡群发生啄癖行为,可导致肉仔鸡皮炎及组织损伤,会降低鸡的抗病力,从而影响到肉鸡的肉质和饲料报酬,严重者的甚至会造成死亡。该文对鸡群啄癖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