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解决的正是土地结构的问题,该技术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给农作物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该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和未来农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总结了机械化深耕深松的重要作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保障,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结构及土壤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机械化深耕深松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打破犁底层,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机械化耕地已经成为农田作业的基本措施,尤其是深耕深松作业,已经成为农民普遍接受的机械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村机械化深耕松土技术是当前我国重点推广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等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的推广力度,对其加强宣传与示范,大力引导对机械化土地深松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得到质的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的增产。一、机械化土地深松的意义(一)减少土壤水蚀和降雨径流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到如今,机械化是不能够缺少的劳动力。只有对机械技术进行使用,才能够实现深耕深松的目的。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是最优质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不过该地区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洪水灾害以及旱稻挤压的情况,因此在农业技术上的优化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描述介绍了深耕深翻技术以及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简述了机械化深耕深松在农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农业机械化深松技术原理、技术要求以及有效实施策略,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化深松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而且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机械化深松,主要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代替传统人工深松,在节省大量人力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深松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指利用深松机械来疏松土壤的一种深耕方法,深松是少耕、免耕保护性耕作的重点内容,是我国旱作农业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深松作业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熟化底土,便于雨水的渗入,便于作物根毛部分的生长发育;不打乱既成的耕作层,利于土壤中生物与微生物的持续生长,有效保证土壤肥力的自恢复,减少化肥造成的土壤酸化、沙化、水质污染等环境危害;降低土壤容重,形成上松下实、虚实相间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中水分、热量、气体的交换,促进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机质的形成;减少降雨径流,减轻土壤水蚀,有效地保护土壤;减轻农机作业造成的土壤压实,目前广泛应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中。深松技术的发明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深松机械是实现深松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深松机械的发展对深松作业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是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助推剂,对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价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模式的保水保肥效果和对甘蔗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和常规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能明显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深耕深松栽培比常规耕作栽培的甘蔗出苗率高17.8%,分蘖率高13.4%;甘蔗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甘蔗成熟期的株高、茎径、蔗糖分、青叶数提高;每公顷增产原料蔗7.22 t,增收2346.5元,增糖1.35 t。机械化深耕深松栽培甘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可在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到今天机械化已是不可缺的动力,只有使用机械化才能达到深耕深松的整地目的。所以对旱田来讲为改善土壤结构每隔几年深耕深松一次是必要的,这对作物的生长是极其有利的。现在无论是人力耕作或是机械翻地,都存在耕地浅的问题,有的深度只有14~16厘米。长此下去,熟土层厚度减少,犁底层厚度增加,土壤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粮食产量就会受到影响。本文对深耕深松的重要意义与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毛思民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38-139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机械化深翻技术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点技术,是促进农作物稳产增产的有效措施.该文简述了农业机械化深翻技术原理及规范,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秋季深翻中的重要性,如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深翻难度、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以期为秋季土壤机械化深松深翻技术的大力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晔 《河南农业》2016,(20):94-95
在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农业产业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及实际操作者能够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合理地利用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处理好生产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农业生产中某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可能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因此,需要扩大深松联合整地技术的影响范围,加快机械化农业的发展速度.基于此,对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土壤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总结了其技术规范,提出了土壤实施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的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视,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农机设备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加强了农业机械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就需要农业人员加强对该项技术的重视,将该项技术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提升产量和质量,同时,要需要加强对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深耕技术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耕地种植厚度,增加作物产量,做好耕地处理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本文阐述了机械化深松技术的意义,并从规范操作管理、明确作业器具、设计耕作目标、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加快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耕作是为农作物的播种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土壤耕作质量,改造耕层构造的两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深耕技术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耕地种植厚度,增加作物产量,做好耕地处理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机械化深松技术具有高效实践价值。本文将结合机械化深松技术概念,讨论规范操作管理、明确作业器具、设计耕作目标、建设人才队伍等应用与推广要点,为加快农业生产效率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地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做好土壤耕作可以有效确保农作物种植产量,实现增产增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形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实行深松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起到消灭病虫害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实际推广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技术要点,确保农机深松整地技术作用的最大化发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彭辉 《新农村(黑龙江)》2012,(7):243-243,266
机械化深松整地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有助于气体交换,矿物质分解、活化微生物、培肥地力,是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之一。机械化深松技术顺应了当前倡导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应用该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村深耕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收获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速度和精确度才能达到。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草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机械化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最多,其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推出的深松翻地机械化技术弥补了传统农耕作业的缺陷。深松翻地机械化技术是通过拖拉机牵引深松机或带有深松部件的联合整地机,可以全方位、深层地翻松土壤。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土壤深松作业中,可以在不打乱涂层结构的情况下,对土壤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加厚松土层、加深耕作层,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土壤满足农作物耕种需求,这对于更好的进行农作物种植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受传统耕作的影响,机械化深松技术还没有被农民朋友所广泛采用。所以需要加强示范与宣传,对农民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