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引黄灌区1/3土地有盐碱化问题,而土地盐碱化又制约着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种植耐盐碱的中药材可以改良盐碱地单一的种植结构,同时使得盐碱土地生态环境获得良好收益。简介宁夏主要类型的耐盐碱药材及已在宁夏推广种植的耐盐碱中药材种植,旨在为宁夏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刺是一种固沙植物,经济价值较高,又称“沙漠樱桃”,主要依靠自然繁殖,随着积沙量的增加,会出现多个大小存在差异的白刺包。嫩枝及嫩叶可作为牲畜优质饲料,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利用价值。本文主要选取景泰县白墩子公益林辖区为试验基地,针对半固定白刺沙堆封育效果展开研究,以期更好的维系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优化白刺生长繁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喀什噶尔河流域地处沙漠边缘,属于典型的干旱性大陆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多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造成大面积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环境的恶化,土地沙漠化及盐渍化,可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农作物单产水平越来越低,严重制约了喀什的经济发展。为维持喀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和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果白刺为蒺藜科白刺属多年生灌木,该树种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性,可在土壤含盐量1%土壤pH﹥10的重度盐碱土上生长,也可在年降水量20㎜左右的干旱地区生长,是防风固沙,盐碱地治理的理想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价值,本文通过对小果白刺在西宁地区温室容器育苗及大田容器栽植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小果白刺容器育苗技术及其管理技术措施,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特点及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面积373万hm^2,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区域内独特的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地下水水位及其含盐量等因素作用,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为因素的干扰、盐碱地面积增加,盐碱化程度加剧,重度盐碱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4%的速度扩展,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盐碱化旱田、盐碱化草地和盐碱化湿地的特点,提出采用低洼盐碱地种稻模式,盐碱湿地育苇-养鱼模式,盐碱湖泡养鱼,盐碱化旱田改土培肥、种植耐盐碱作微物或牧草、微咸水淋洗和物理化学改良,盐 碱化草地恢复等多种措施,遏制盐碱化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盐碱土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我国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且有很多土地退化严重,有发生次生盐碱化的趋势。以下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典型盐碱区域土壤土质的调查分析,讨论了盐碱地改良的现状及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到上百亿公顷并且还在不断蔓延,土地盐碱化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已经从西北部逐渐蔓延到东北部乃至华北大部分地区。无论是从盐碱地的治理方面来讲还是从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方面来讲,利用盐碱地改良造林都是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盐碱地区对园林绿化施工及生态环境改造带来的困难,同时提出解决土地盐碱危害的办法,对盐碱地园林绿化及植物栽植技术进行讨论,以期为盐碱地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分布在新疆的白刺科植物的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综合开发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笔者从白刺科植物的分类、生态效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在新疆分布的白刺科植物的生物治理措施,最终达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及保护绿洲等生态效益,同时,药用和营养保健品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应用。其研究结果为新疆白刺科植物的分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耐逆植物改良松嫩平原高pH盐碱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小果白刺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性,可在土壤含盐量1%、pH>10的重度盐碱土上生长,也可在年降水量20 mm左右的干旱地区生长,是防风固沙、盐碱地治理的理想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本文总结出一套小果白刺在西宁地区的容器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室外容器育苗、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同类地区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分布在新疆的白刺科植物的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综合开发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笔者从白刺科植物的分类、生态效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在新疆分布的白刺科植物的生物治理措施,最终达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及保护绿洲等生态效益,同时,药用和营养保健品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应用。其研究结果为新疆白刺科植物的分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濒临渤海,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土壤结构性差,生态环境脆弱,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建设。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滨海盐渍土特点,依托山东无棣野外基地,开展耐盐植物繁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管理使用方便的,近海滩涂盐碱地高羊茅草的栽培绿化技术和白刺资源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可利用土地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途径。目前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有灌水洗盐技术、蓄水压盐技术、化学改良技术、生物改良技术、物理及农业改良技术等,但各技术的使用条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总结。通过梳理几种盐碱地土体再造措施及使用条件,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吉林省西部为研究区,采用时间尺度为10 a的1993年和2003年两期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研、各种图件和文字资料,利用GIS软件人机交互式解译提取包括盐碱地在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通过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确定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移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运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和分析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土地盐碱化保持当前发展状态下,2050年该区盐碱地面积将达到369 877.16 hm2。因此,土地盐碱化问题不容忽视,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该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卡方检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用该模型进行土地盐碱化预测是可行的。预测结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淑清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94-95,97
盐碱地是1种珍贵的土地资源,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1个世界性问题。针对滨州市盐碱地的概况和成因分析,提出了盐碱地的综合整治与开发措施,探讨了通过发展盐碱地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达拉特旗盐碱地改良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基本情况1.1盐碱地总体概况达拉特旗总土地面积约为8241.07 km2,全旗现有耕地面积225.3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面积约56.7万亩,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25.2%,盐碱化耕地中,轻度盐碱化的耕地33.47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水稻、糜子、马铃薯等农作物;中度盐碱化的耕地12.39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水稻;重度盐碱化的耕地10.84万亩,少量种植向日葵。未利用盐碱地4.8万亩。全旗管辖9个苏木、镇,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沿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我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沿海地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分析,全球现有盐渍化土地接近10亿公顷,其中我国的盐碱化土地就接近1/10,足见其严重性。棉花是改良盐碱地的一种先锋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此,研究棉花在盐碱地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在盐碱地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资源短缺以及土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盐碱化的治理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盐碱化的原因以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复合型土壤修复技术的作用机理,可以对盐碱地进行有效的治理改造,从而起到恢复改善盐碱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