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应对我国农民加入世贸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时期,梨树县县委、县政府注重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重大作用,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新兴产业为重点,带动了全县农、牧、多、企各业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2002,(4):33-34
莒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0万人,辖21处乡镇,1260个行政村,现有耕地7.2万公顷。2000年开始,在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莒县县委、县政府确定把实施特色农业“双增工程”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列为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两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双增工程”建设,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3658万元,比1999年增长4808万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73元,比1999年增加588元,增长14.5%。“农业五税”入库1059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5%,比1999年增加3077万元,增长41%。 ——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首先,莒县县委、县政府根据调查研究,确定了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3.
陇川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农业县,农业资源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开发和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辖9个乡镇和一个国有农场,总人口17.3万,有汉、傣、景颇、傈僳、阿昌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4.76%。全县工农业总产值93 506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 3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433元;耕地面积45.78万亩,水  相似文献   

4.
<正>梨树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局自1992年以来,一直负责全县《吉林农业》杂志征订的组织工作。多年来,农资局始终坚持多渠道并举,强力推动杂志发行、学习和通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梨树县《吉林农业》杂志的订阅对象涵盖了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县乡两级农经、农业、农机、畜牧等站所及所有的行政村,同时积极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拓展,每年订阅量都在500份以上。  相似文献   

5.
孟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孟津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产业扶贫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 渠县有133万人口,劳动力60万个,人均耕地仅占520米~2,常年剩余劳动力近25万个,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县委、县政府精心组织,科学引导劳动力转移,每年转移23万人左右,仅劳务收入一项每年全县达到9亿元,人平782.6元。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农房改造率达到58.7%。1998年,农民群众自愿投资1200万元,建设小康庭园、富裕文明新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容量、多层次的转移,我们做到四个结合: 1.转移与产业化结合切实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就地消化农  相似文献   

7.
徐水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蔬菜面积1.06万hm^2,其中设施西红柿面积0.6万hm^2,总产量60万t,实现产值6亿元,西红柿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成为徐水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徐水西红柿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内蒙等地,  相似文献   

8.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一个半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从县情出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努力育产业、壮龙头、建基地、拓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27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增长11.2%。  相似文献   

9.
梨树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将农业由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200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梨树县创办了农村合作经济协会,在协会的指导下。梨树镇高家村自发地成立了以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为主的高家农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正梨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708家、家庭农场266户……2015年,梨树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狠抓农村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全县农经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  相似文献   

11.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一个半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从县情出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努力育产业、壮龙头、建基地、拓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27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增长11.2%.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永年县委、县政府立足永年实际,始终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特色产业,积极培育蔬菜产业化龙型经济,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把这一优势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实施蔬菜兴县战略,通过建设大基地、拓宽大市场、发展深加工、推广高科技,蔬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12个乡镇218  相似文献   

13.
梨树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将农业由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200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梨树县创办了农村合作经济协会,在协会的指导下,梨树镇高家村自发地成立了以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为主的高家农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巍山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结构,扩大实用增产技术措施的覆盖面和到位率,立足抗灾,合理布局,调整优化农作物结构,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业经济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速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平和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平和瑭溪蜜柚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带领全县农民抓山地资源开发,采取了向农民扶持苗木种植、联办果场、引进外资办果园、项目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县、乡、村、户“四轮”驱动,全民动员种植平和瑁溪蜜柚。目前全县瑁溪蜜柚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产量75万吨,  相似文献   

16.
蒋继康 《新农村》2001,(12):32-32
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精神,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科技知识培训农民,加大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力度。至今年8月初,全县对种植、养殖等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分期分批实施实用技术培训,已培训农民2万人次。针对当前发展效益农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我国入世将对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长兴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委宣传部和农经委牵头,从去年12月份开始,对全县农业大户实施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个培训工作做到了“五个有”:一是有计划。我们制定了对全县专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新型业态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磐安县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县,如何依托本地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是县委、县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磐安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超市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异地物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16元,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县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始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对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监督,加强管理,深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稳步增收和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1.1严格资金管理,全面推行了农村财务监管。我县自2004年4月份开始在全县推行了农村财务监管工作,14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监管中心,493个村居都纳入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梨树县委、县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加大领导力度,采取务实举措,切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工作中,重点扶持棚膜特色产业向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真正使棚膜产业成为梨树县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巨大引擎。一、全县棚膜产业发展现状截至2017年10月末,全县棚膜园区已发展到78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园区2个,省级棚膜园区23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为实现这一目标,无极县委县政府决定以生态文明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让农民自愿改变长期形成的不健康、不生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1无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无极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全县辖6镇5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9万人。当前,无极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