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明确绿豆象最耐受高温的虫态,获得该虫态完全防控温度和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支撑。试验选择35℃、45℃、55℃3个温度对绿豆象的卵、幼虫、蛹、成虫分别处理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处理时间后绿豆象各虫态的死亡率。结果显示:4种虫态中耐热性最强的虫态为绿豆象蛹期,绿豆象蛹期经55℃处理150min后,其死亡率达100%。因此,利用高温方法防治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极限温度对绿豆象及绿豆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建锋  万正煌  李莉  陈宏伟  伍广洪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19-2722,2727
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储藏期间害虫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各虫态对极限温度的耐受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蛹和幼虫耐极限高、低温的能力均大于成虫和卵;蛹是绿豆象最耐低温的虫态,-5℃时完全杀灭蛹需要256 h,-10℃时完全杀灭卵、幼虫、蛹均需32 h,而杀灭成虫仅需8 h,-20℃防治所需时间较短,4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蛹也是绿豆象最耐高温的虫态;45℃处理下完全杀灭需要32h,而50℃防治见效较快,4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极限高温处理对绿豆种子生命力和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利用极限温度可有效防治绿豆象且对绿豆种子无影响,在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储粮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绿豆象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绿豆象对绿豆等豆类的危害,根据绿豆象的习性和发生规律,选择在田间对绿豆构成威胁的重要时期,使用具有熏蒸、触杀作用的药剂,对有豆象成虫活动的绿豆田进行处理。在室内用多种不同的药物和方法对接虫绿豆进行防治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绿豆象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绿豆象各世代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观察及不同环境下绿豆象活动的对比,对绿豆象这一农业害虫和储粮害虫的世代变化及生活史进行了细致观察。结合吉林省气象资料,利用绿豆象各虫态的活动积温范围归纳出绿豆象在吉林省的生活史和一年内发生世的代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仓储绿豆中,绿豆象完成1个世代,所需最短时间为23 d,活动积温为574℃,最长时间为87 d,而活动总天数是153 d,由此可知,一年中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在仓储绿豆中绿豆象可以发生1.5~5.0代。在田间,绿豆荚自鼓粒至收获时间一般在8月1日至9月23日,逾50 d绿豆象可发生1.0~2.5代。经过田间观察,可以确认绿豆象在吉林省产卵时期比有关资料记载晚3~5 d,着卵部位均为鼓粒的豆荚上。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绿豆象的辐照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0Co射线源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的致死效果,以探索其用于防治绿豆象的可行性。通过60Co射线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0、20、40、80、160、320 Gy。结果表明,60Co射线辐照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的LD50分别为19.16、21.19、31.86、73.27 Gy,表明绿豆象成虫对60Co射线辐照的耐受能力最强。高剂量辐照后绿豆生命力和发芽率都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320 Gy能有效抑制卵的孵化(孵化率0)、蛹的羽化(羽化率7.33%)、造成幼虫(死亡率100%)和成虫的死亡(死亡率90.67%)。建议采用320 Gy的60Co射线辐照作为有效防治绿豆象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6.
绿豆象生长发育与温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豆象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相关性。[方法]在17、21、25、29、33℃下,测定绿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绿豆象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同时对绿豆象成虫的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温度不同,绿豆象的发育历期也不同,在17~33℃范围内,绿豆象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反比,超过这一温度范围,绿豆象蛹发育历期延长;绿豆象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7、10.38和11.60℃,有效积温分别为70.38、274.96和118.75d·℃。在17~33℃,绿豆象成虫的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5℃绿豆象平均单雌产卵量最高,卵孵化率也最高。[结论]温度对绿豆象发育有显著影响,绿豆象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24℃,世代的有效积温为413.33d·℃。  相似文献   

7.
以绿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绿豆产量性状及绿豆象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辛硫膦乳油种子处理+喷雾、敌敌畏乳剂种子处理+喷雾、马拉硫磷乳油种子处理+喷雾3种混合药剂处理下的绿豆产量均较高;2)这3种混合药剂处理对田间绿豆象的平均防治效果均达到60%上,此为绿豆象的田间防治技术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由选择法和固定选择法,用米糠油防治绿豆象。结果表明:毛米糠油和精米糠油拌绿豆能有效防止绿豆象的侵害,每公斤绿豆用油3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130多天;每公斤绿豆用油5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330多天,并且色泽鲜艳。米糠油之所以能有效防治绿豆象,是因为它能驱避绿豆象产卵和阻止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9.
低温和高温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绿豆象最耐受低温或高温的发育阶段,得到不同温度下完全防控该虫所需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 h。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40℃时的LT50分别是4.29、17.76、22.33和14.50 h。绿豆象的蛹在低温-5、-10和-20℃下的LT50 分别是30.54、6.50和0.96 h,LT99分别是189.70、33.81和2.90 h。在高温40、45和50℃下的LT50 分别是22.33、3.64和0.85 h,LT99分别是169.43、17.77和3.71 h。【结论】绿豆象各虫态耐低温和耐高温的能力均为蛹较强,据此得到处于不同温度下完全控制绿豆象危害所需时间。因此,利用低温或高温防控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不同蚕豆种质资源的绿豆象抗性,初步鉴定并筛选出抗虫材料。【方法】采用仓储条件下人工接种绿豆象饱和侵染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874份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蚕豆种质绿豆象抗性总体表现为感(S)和高感(HS)材料占比极大,分别为30.9%和64.9%,而高抗(HR)和抗(R)性材料占比极小,分别为3.1%和1.1%;不同粒色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有显著差异,青色、混合色和深色种质的抗虫率和虫重分别为4.8%和96.6 mg、8.7%和91.1 mg、2.4%和120.2 mg;大粒、中粒和小粒种质的抗虫率和虫重分别为2.5%和154.7 mg、3.8%和109.7 mg、8.1%和56.7 mg;不同地理来源蚕豆种质绿豆象抗性表现为国内种质与国外种质绿豆象抗性差异不显著,但国内各省间蚕豆种质中绿豆象抗性有较大差异,其中抗性较高的有重庆、湖南、浙江、安徽和江西,而来自云南、四川、陕西和贵州等省份种质的绿豆象抗性则相对较低。蚕豆资源对绿豆象综合抗性表现为混合色优于青色和深色种质,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随百粒重的增加而降低,小粒种质的绿豆象综合抗性显著高于中粒和大粒...  相似文献   

11.
成家祥 《农技服务》2009,26(12):146-146
种子贮藏期的主要害虫有谷象、麦蛾、绿豆象、玉米象、黑皮蠹等。介绍了种子贮藏期害虫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绿豆象是小豆的主要仓储害虫之一,对小豆生产和贮藏影响很大.筛选抗绿豆象种质资源是抗绿豆象小豆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本研究对120份小豆和20份饭豆资源进行抗绿豆象筛选鉴定,得到了抗绿豆象饭豆资源1份(Tr001)和抗绿豆象小豆资源4份(泰抗1号、泰抗2号、泰抗3号、泰抗4号).将筛选得到的抗绿豆象饭豆资源与不抗绿豆象小豆Y001进行杂交和回交,获得了对绿豆象具有抗性的小豆新株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绿豆品种对绿豆象的抗感情况,以便更好的为抗绿豆象育种服务,通过对不同绿豆品种进行影响绿豆象发生的重要危害因子卵孵化数、幼虫蛀入数、成虫羽化孔数检测,组建一个利用绿豆品种感绿豆象综合指数表达对绿豆象感性程度的模型,结合对检测结果和感绿豆象综合指数统计分析,对7个绿豆品种进行了抗绿豆象综合评价。各绿豆品种对绿豆象的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中绿2、白绿8、中绿5、嫩绿1号、冀绿9、冀绿7、中绿8。  相似文献   

14.
绿豆象是一种严重危害豆类的储粮害虫,在南阳各地都广泛分布。它主要危害绿豆、小豆等,绿豆被害粒率一般11.3%~47.7%,个别贮藏不当甚至达到了87.4%,造成了严重损失,是豆类重要害虫之一。我们根据南阳地区绿豆象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消灭存储环境虫源、控制田间绿豆象侵染、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熏蒸三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12-7813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解剖图对比、解剖镜观察等方法,对菜豆象、四纹豆象、鹰嘴豆象、绿豆象4种豆象进行了区别鉴定,从外形特征和雄性生殖器等4个方面绘制了识别表,并对该类豆象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对4种豇豆属食用豆的9个品种开展去皮和带皮豆粒对绿豆象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绿豆象在绿豆、豇豆、小豆和饭豆上均能产卵,着卵量跟豆粒大小成正相关;受害情况存在差异,绿豆、小豆受害较为严重,豇豆次之,饭豆没有受害。绿豆象去皮豆粒的着卵量均比带皮豆粒减少,受害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绿豆象自由选择和无选择大豆种子两组试验,研究了绿豆象产卵量、羽化数量及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与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关系。在自由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上升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85.00粒增加到352.75粒,羽化成虫数从14.75头增加到230.00头,羽化率从17.34%上升到65.15%;在无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117.50粒增加到到310.00粒,羽化成虫数从1950头增加到198.00头,羽化率从16.78%上升到63.83%。试验数据显示随着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绿豆象产卵量、成虫羽化的数量以及羽化率都在增加,绿豆象更喜欢在含水量大的大豆种子上产卵。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绿豆象自由选择和无选择大豆种子两组试验,研究了绿豆象产卵量、羽化数量及羽化率等生物学特性与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关系。在自由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上升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85.00粒增加到352.75粒,羽化成虫数从14.75头增加到230.00头,羽化率从17.34%上升到65.15%;在无选择试验中,大豆含水量从6.5%到12.5%,绿豆象在大豆上的产卵量从117.50粒增加到到310.00粒,羽化成虫数从19.50头增加到198.00头,羽化率从16.78%上升到63.83%。试验数据显示随着大豆种子含水量的增加,绿豆象产卵量、成虫羽化的数量以及羽化率都在增加,绿豆象更喜欢在含水量大的大豆种子上产卵。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测定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几种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多种酶均有影响。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绿豆象成虫体内羧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花蒿精油进入成虫体内后,同时作用于多靶标,提高了黄花蒿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毒杀效果,也将有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更具有活性的植物,为进一步开发成为植物源农药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以属于16科26种入侵植物作为材料,利用点滴、驱避方法研究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和驱避活性。结果表明:26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和驱避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钻叶紫菀、白车轴草、一年蓬的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97%、79%、62%、62%、52%。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的乙醇提取物触杀活性与相同处理的毒死蜱无显著性差异(P0.05)。垂序商陆、一年蓬的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驱避率分别为43%、57%,驱避等级达到Ⅲ级。说明阿拉伯婆婆纳、刺苋、红花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活性及垂序商陆和一年蓬乙醇提取物对绿豆象的驱避活性均较强,具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